(本网山西电:记者:任 文)链接:煤矸石是煤炭的一种共伴生矿物,是一种含煤高岭土,产生于煤炭的开采和洗选加工过程。煤矸石的大量堆放带来了非常严重的社会、环境和经济问题。大量土地的占用,造成耕地、林地等面积的减少;因自燃产生SO2、NOx等有毒有害气体,有毒有害元素也会随着雨水淋溶和渗滤而污染地下水体和土壤,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而且煤矸石中含有一定的可燃物,在适宜的条件下发生自燃,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氧化物和烟尘等有害气体污染大气环境,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

近日,本网不断接到举报称:我们是吕梁市文水县凤城镇村民,当地最大国企金地煤业,十余年来,为了节省运费和填埋成本,将煤矸石倾倒在凤城镇土堂等村附近,深达数十米,坡底已经堆积有十万吨煤矸石,沟内植被全被倾倒下来煤矸石掩埋覆盖。金地煤业类似的矸石处置点,在凤城镇方圆数十公里的山沟前后到处都是,整座山的各条沟内已经露天堆放了数十万吨废弃的矸石。也没有任何覆盖物,更没有按照环保要求采取相应措施处理。形成数十米高的矸石山。矸石山均未做分垫层处理,也没有做栏杆护坡,均未采取防渗措施,未做环形排水系统,煤矸石肆意堆放,随时有滑坡的重大安全隐患。严重损害国家与村民的利益。附近村民敢怒而不敢言。

事情果真如此吗?经过本网数日调查后惊人的发现,在腐败的大本营山西吕梁文水县,由于监管部门主要领导不作为,而且涉嫌为重污染充当“保护伞”,导致违规倾倒处置矸石频频发生。

2020年11月24日,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异常的寒冷,整个城市被雾霾笼罩。本网在举报人带领下来到凤城镇土堂村附近的乡村山路上。大约走了数公里后,看到一辆接一辆的自卸车装满煤矸石固体废物向后山大面积四处倾倒,沿途路上粉尘、灰尘漫天飞扬,遮天蔽日。大山两面的沟内全变成固废倾倒场。运送煤矸石往返车辆越多,车辆过后扬起阵阵灰尘,使原本的雾霾天空,污染程度更趋严重。本网在现场看到,并无明显标示的土堂村固废倾倒场紧靠金地煤业。从矿区正门向西南方向沿路而上,入山的路口是一个不太显眼的拦杆,门口也无标示,这是运废车辆通往巨量固废倒场的必经之路。


这里的固废倾倒场,完全未按相关环境影响报告或批复所要求配建防洪、防渗漏等相关防危、防污设施。根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环评报告要求,企业涉嫌违规违法。
根据2013年6月修定的《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在对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场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应重点考虑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产生的渗滤液以及粉尘等大气污染物等因素。《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十七条也明确规定,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固体废物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采取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或者其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不得擅自倾倒、堆放、丢弃、遗撒固体废物。
下午,本网来到文水县生态环境分局,在主任办公室,本网说明来意后,该主任告知此事归凤城管辖,你们到二楼找他们吧。本网提出找局长后,主任讲:吴局长下乡了,应该暂时回不来,我给你们局长的电话,你们自己联系。……随后本网拔打吴局长电话一直无人接听,本网使用短信进行了实名举报。数小时后文水县生态环境分局吴局长回电称:你们反映金地煤业违法倒煤矸石一事,我以经安排下面去办了,不过这几天他们手里还有些事,七.八天后就处理了。……
为了证实吴局长的话,本网于12月13日上午第二次赴文水县进行调查暗访。在固废倾倒现场本网使用无人机进行了航拍,首先进入视线的是,金地煤业赤峰矿矸石运送通道,数辆未遮篷的严重超载自卸车陆续驶入,大量煤矸石积聚堆存,储量惊人。而此处地形西南高东北低,沟内无任何防渗漏措施,如遇阴雨天,雨水冲刷煤灰等固废渗排下去,会渗入地下水源,污染途经下游的地下水源区域。 几天后变化一眼可见,煤矸石上面只是简单地覆盖了一层黄土,并没有彻底清理整改。本网拔打吴局长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国家对煤炭生产中的废弃物煤矸石的处理作了明确要求,对于煤矸石堆场,首先要有“三防”:防渗、防漏、防尘。然而在此煤矸石堆场看到的却是:已经堆积了几十米高的煤矸石山,地面并没有做防渗、防漏措施,而是直接堆放在山沟里;煤矸石堆场表面,也没有作防尘处理。按照环保要求,每一平米矸石上面,至少要用三十公分的土壤压实。更没有看到用土壤将该煤矸石堆场地进行覆盖处理。
新的《环保法》对涉及责任承担的各方是否建立了相应的追责机制.总而言之,面对人人都将成为受害者的环境污染,监管和治理,不仅要有法可依,更要法出必行。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企业重污染能如此猖狂,公然与蓝天保卫战“叫板”。看来文水县环保这潭近乎绝望的“死水”,缺乏昂贵违法成本的束缚,缺乏强力有效的责任追究,缺乏广泛的监督参与,缺乏切实可行的约束机制……山西省政府指出为打赢蓝天保卫战,环境问题根本没有商量余地.铁的手腕治患、铁的心肠问责、铁的办法治本”在文水县是否能真正能落实? 口头上的革命,僵持之下,尚有拯救可能的环境危机,最终或成为不可逆转的灾难。文水县环保问题是否能得到真正治理?本网继续关注。
编者按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2018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分类处置。前不久,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坚决遏制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和倾倒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的通知》(环办土壤函〔2018〕266号)要求,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认识遏制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和倾倒、加强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工作的重要性。要强化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扎实推进有关工作。生态环境部将对各地落实情况定期调度督导,对责任不落实、工作不作为的,将通过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等机制严肃追责问责。
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写入了党的十九大报告,总书记牵挂此事,政府部门强力推进落实。可见其问题的紧迫性、重要性。因为它关系到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国策。早在2006年,山西吕梁市就按照“谋求新跨越、实现新发展、建设生态吕梁”的战略目标,市委、市政府以吕政发[2005]14号文件出台了《吕梁市人民政府关于在全市推广“一企绿化一山”的实施意见》。十年过去了,山西吕梁文水县依然对此问题似乎并未重视起来。多个随意存在的固废堆场,不考虑场内产生的渗滤液、粉尘等污染物因素,任由大量运输车辆涉嫌将未经环保处理的固体废物擅自倾倒、堆放,周边空气污浊,百姓苦不堪言;监管形同虚设。这都涉嫌违法违规。而面对本网采访,有关人员百般推诿、回避,又是为了隐瞒什么呢?这些问题的根源,是政府部门不担当、不作为。如再不重视和解决,继续放任污染,后果是严重的。希望有关部门提高政治站位,从增强“四个意识”、建设美丽中国的高度,严格按照法规,认真调查处理文水县这一事件。还百姓一个蓝天,还大地绿水青山。
文章来源:法治山西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