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桥.流水.人家
飞呀飞,飞不过“沧海”;走呀走,走不出“大山”……这是她看罢题目后脑子里闪现的一句话。
她该如何形容自己此刻的心境?
不知从何时起,她开始抗拒与人接触,尤其是看到褴褛的衣衫窘迫的家境时,她更是低到了尘埃里。在走出家乡与外面的人接触时,她是惶恐的,很多事情她掌握不好尺度,于是她选择了保持沉默。
二十岁那年,不知什么原因,她写了一篇《我理想中的生活》,她选择了去大山深处做一只流萤。绵延起伏的大山深处,有潺湲流淌的溪水,她栖身于一座木质小屋,里面有她生活的物质保障。门外有一棵硕大无比的梧桐,天气好的日子里,她带领孩子们在室外上课;凄风苦雨的日子,他们静处小木屋内感受季节的流转岁月的变迁。她所求不多,只想在此过着躬耕自织的生活,虽然文学世界里接触了太多光芒耀眼的大腕儿,但她只喜欢陶渊明的简单,愈发向往陶渊明的世外桃源。“买只牛儿学种田,结间茅屋向林泉。也知老去无多日,且向山中过几年。为利为官终幻客,能诗能酒总神仙。世间万物俱增价,老去文章不值钱。”这首诗被她写在毕业留言册的扉页,与同学的豪气冲天相比,她真的没什么大志。
后来的她执教于乡间,回到了生她养她的那片沙土地,真心不喜欢这里的风与沙,可是她从未有过任何改变性的举措,似乎也就注定了于此了结一生。为人妻为人母……顺次完成了一个个角色的过渡。她却来到了城市,那个在祖国版图中的十八线小城虽然没有多少人,却也给了她太多挑战……她似乎真的不适应这样的模式。
好在她真的别无选择,所以也就开始了适应之旅,好难!!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滴汗水,铸就了艰难的每一程。她不会走捷径,更不会逢迎,她不圆滑世故且又不聪明,她骨子里还有几分坚守,她更不屑于“事在人为”所带来的巨大利润,她依旧葆有几分自知之明,所以注定她走不上通途,踏不平荆棘丛……血与泪铺就的路,汗与水书写的歌,被她不厌其烦的重复着……年年如是,周而复始,她成了世人眼里的笑柄。
直到此刻,她开始擦亮眼睛审视生活,哦,原来是这个样子的,原来是这么回事儿……傻傻分不清的自己直到此刻才有了思考力鉴别力,她本以为尽力就好,做好自己即可,她亦相信凭着满满的赤诚可以赢得一份尊重,可是她错了……于是她选择了放弃。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她追随心的感觉过起了余生。来日原本不方长,世事更是难料,所以她甘愿选择放弃曾经构建的幻梦。
钢筋水泥的寒凉世界里,她构建了一片桃花源,那里有她的绿水青山明月清风,那里亦不乏亭台轩榭楼阁小桥,她置身于喧嚣红尘,却于人到中年后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秋与冬。这一份简单一份悠然于她来说胜过人间四月天。心中若有桃花源,处处皆是水云间。她完成了这一次重建!
余生不长,无须苛责;善待自己,用心过好每一天!仅此而已,就此别过!!爱的恨的苦的涩的……都是过客!小桥流水的江南已然在她心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