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口中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日出江花红赛火
多年来,东至县大渡口中学认真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狠抓精神文明建设,学校在中学思想道德领域的波峰浪谷一直高标猛进,一路艰辛一路凯歌,崛起成扬子江畔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坚持“自力”与“外力”并举,制度与举措共建
每学期,学校围绕中心工作制定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目标,安排进程、明确范围,形成“一把手”负总责,分管副职及政教团委负重要责任和班主任负直接责任的责任机制。学校不断加强班主任队伍管理,制定了《大渡口中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文明班级评比细则》等,强调班主任跟班到位和班会专题化。同时完善管理考核机制,从而有效地杜绝了“无章可循”和“有章不循”的消极现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实现了“龙头”带动、全校参与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良好局面。
坚持正面灌输,构建覆盖全校的思政“网络”
多年来,学校把先进理论灌输和先进思想渗透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坚持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放在营造人的精神支柱上,大力开展“灵魂”工程建设。
学校不断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文明、法纪和国情教育。每学期新生入学,学校组织他们学习两周,重点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大渡口中学生学生守则》和学校的光荣历史;同时进行为期一周的军训,培养学生的法纪观念、安全文明意识,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学校结合“五四”、“国庆”组织演唱爱国主义歌曲、观看爱国主义电影、参加爱国主义其它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学校还定期聘请社会名流、政法干部进行国情讲座和法纪讲座,进一步强化学生爱国情感和遵纪守法、举止文明的观念;同时在醒目位置设置永久性文明礼貌用语,并利用广播、报栏、墙报、校报和两操三课(班会课、政治课、团课)弘扬时代主旋律,宣传先进典型,暴露批评阴暗面。
学校通过构建覆盖全校的理论学习“网络”,加快先进思想进教材、进课堂和进学生头脑的“三进”步伐,帮助师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三观”,自觉抵制异教邪说和黄赌毒等各种不良现象的侵袭。特别是针对理论学习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学校每年邀请有关专家来校作辅导报告。校党总支十分重视党团活动,积极开展理论教育,支持并办起了“业余团校”每年培训学生骨干200多人;为提高师生的理论学习兴趣,学校引导师生建立了相关理论研讨会,充分利用宣传版块——校报、广播、宣传栏、黑板报开展正面灌输工作。尤其新闻时事,环境与发展,爱心行动,文学艺术、普法园地等大批主流宣传版块,积极引导专题讨论,增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主体意识。
每逢重大节日或重要事件,学校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宣传活动更是轰轰烈烈,学校提出“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领着一级干”,建立校级领导包处室、处室包班级的岗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宣传制度,构建责任共同体,并
按照“需要什么,宣传什么”的原则,及时瞄准时代前沿,分层次,有步骤地举办了各种理论培训班,并积极探索“宣传三结合模式”——“宣传与政治思想教育相结合”、“宣传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宣传与课堂教育教学相结合”。
坚持沟通引导,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学校采取多种措施,疏导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真引导他们接纳一种健康正常的生活方式。多年来,学校努力探索“三个模块,三种途径”的人文教育模块。
通过“校园模块”,把法律常识、公民道德等人文社会科学内容纳入教学计划,组建了多个兴趣小组,并且兴趣小组“课程计划、实施过程和师资力量”三位一体,同步建设,努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
依托“社会模块”,建立了“家长委员会”,聘请了法制副校长,并有计划聘请文艺和社会科学工作者开设系列讲座和报告,内容涉及法律常识、经济纵横、文学漫步等,净化师生的思想,陶冶师生的情操。
凭借“自我教育模块”,学校以每年的国庆庆祝活动为龙头,带动校“文化艺术节”“科技文化节”,广泛开展篮球赛、足球赛、演讲赛、学科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异彩纷呈,寓教于乐,营造健康向上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软环境。学校全面实施《学校卫生包干责任制》,将整个校园划片包干,并实行班主任负责制,做到“每天;两小扫,每周一大扫”,定期评比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发现问题,限期整改,从而保证了校园的整洁有序。学校活化学生管理功效,开展系列活动:
青年志愿者旗帜常飘扬。结合学雷锋活动,每年大渡口中学有200多人次上街参加公益性活动,深入车站、码头等公共场所和社会福利厂,擦窗、抹桌、打扫卫生、清除垃圾,并形成了一支长期的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常年参加公益活动,成为扬子江畔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狠抓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健全人格,促进全面发展
学校实施“榜样激励”“前途理想激励”“目标激励”“自我评价激励”等不同的激励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潜能,促使全体学生有一个较高目标而刻苦追求上进,自觉加压,敢于争先,使班级更加具有朝气勃勃奋发向上的力量 。学校每学期评选“三优一好”“文明礼仪标兵”,并在宣传栏张榜公布,在各个班级评选“学习状元”“ 学年十佳”和“学习进步奖”“学年进步十佳奖”,让每个学生都有获奖的机会。
学校“用文化塑造精神,用机制激活干劲,用制度规范行为,用关怀凝聚人心”,形成融教育、鼓励、约束、监督和考核于一体的科学的现代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网络,逐步实现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由经验型向科学型,由松散型向规范型,由封闭型向开放型的飞跃,形成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良好的长效运行机制,实现了“育一方人才,保一片净土”的目标。
近十年来,大渡口中学高考达线数、达线率一直位居全县市示范高中第一名,在全市所有高中名列前茅。自1993年以来,学校培养了22名高考“市县状元、榜眼”,向清华、北大等著名高校输送了几千名大学生,向社会输送了大批合格人才。
在2018-2019学年度东至县学校目标管理考核中,大渡口中学夺得“综合考核”和“单项考核”两个第一名。
2020年高考,本科达线124人,文化课达线100人,一本达线 30 人,达线数、达线率位居全市示范高中第一;学校夺得全市示范高中理科和文科第一名。
学校荣获一系列光荣称号:
“池州市第八届文明单位”(2018-2021年)、“池州市首届文明校园”(2019年-2022年)。
“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学校”“省交通安全示范学校”“省优秀中学生团校;
“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
仅2020年9月以来,《安徽青年报》《池州日报》《安青网》《池州新闻网》等先后56次报道了大渡口中学。正是,
风清月皓远空碧,明日更是艳阳天;渡中如画,黉门如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