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小说
知青岁月(九)
作 者:好人一生平安
吴英回到了宿舍,小姐妹们问她到哪里去了,她说到游大姑家去了。晚上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游龙的影子一直在她面前晃着。怎么这样像呢?就像双胞胎一样。高高的个子,大大的眼睛,自然卷的头发,尖尖的的下巴,白白的皮肤。就连说话时的神态表情也一模一样,只是比他看老一些。
她说的“他”,就是她的同班同学李文海,她的学习和工作上的亲密伙伴,也可以说是她心中的偶像。他是班长,她是学习委员。同样的理想抱负,同样的正直善良,同样的爱好文学。校园的小河边,树荫下,经常留下两个人倩影。两人一起讨论唐诗宋词,讨论莎士比亚。也谈论国家大事,谈论美好的未来。有时也有争论,但最后都是她服从了他,因为最后她认为他是对的。毕业前商量填志愿,两人不约而同地都选择北大中文系。这时的他和她,心里充满了幻想,充满了阳光,充满了幸福。就等着高考的那一天了。
谁知文化革命一声炮响,断送了所有六六届高中生的一切美梦。更没想到的是,他竟然在一次全市范围的大规模的武斗中不幸被对方的刺刀刺中心脏而倒在了血泊之中,再也没能站起来。听到这个噩耗,她顿觉天旋地转,山崩地裂,她昏死了过去。醒来时发现自己在医院里躺着,身边围着许多同学,她又一次放声大哭。后来几个月才逐步慢慢恢复平静,但他的容貌,他的声音,他的笑声,他们之间的友谊和感情,永远地留在了她的心里。
今天在游大姑家里怎么又见到了他?难道这是天意?是上帝派他来安慰我?来照顾我?来陪伴我?他说话是那么通情达理,那么善解人意,那么充满人情味,没有高谈阔论,没有夸夸其谈,不像那位苏校长。他又同样爱好文学,爱好诗词,难道......,她不敢再往下想了。
后来一段时间,吴英一直在矛盾中挣扎和煎熬。她本来只是想敷衍一下游大姑有个交待就过去了,没想到第一次见面竟然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让她又看到了李文海,她怎么能立即把他忘了呢?苏强还是一、两个星期来一次,给她们带来好吃的东西,也带来许多新闻、传闻和大道理。但他明显看出来,吴英的态度越来越冷淡。
游龙没有到知青组来过。总是通过他的姑妈约吴英出来,在姑妈家里聊天。每次和游龙在一起,吴英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觉得又回到了李文海身边,和他一起讨论,一起争论,但不同的是游龙总是让着她。
当时已经到了1969年的冬天,那年的冬天特别冷。吴英还要经常和大队的文艺宣传队一起到河工上去慰问演出,也曾经和知青们一起参加过短时间的挑河工。每到外地,她就想起和游龙在一起谈话交流的情景,更加迫切希望下一次的会面早点到来。她从心里觉得越来越离不开他了。有时甚至放下女孩子惯有的矜持,主动约游龙出来。
一天晚上,北风呼啸,天冷得很。游龙又约吴英到游大姑家。这种情况下,游大姑一家就到外面的厨房里去做事,把堂屋留给他俩说话。外面正刮着呼呼的北风,把窗户震得吱吱的响。游龙开口了:“听到北风的声音,我想起了一首唐诗,你猜是哪一首?”吴英想了一会儿。说道:“唐诗里描写冬天的多呢!我怎么能猜到你想的哪一首?不过我想起了陈玉兰的一首《寄夫》”
说着,用低沉深情的语调读了起来。
夫戍边关妾在吴,
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
寒到君边衣到无。
“哦,我俩想到一块去了!我想到的就是这一首。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
说着,游龙来了兴趣了,详细的说明了自己对这首诗的感受。说这首诗突出的特色表现在句法上。四句的句法有一个共同处:每句都包含两层相对或相关的意思。在大致相同的前提下,又有变化。“夫戍边关——妾在吴”,这是由相对的两层意思构成的,这一对比,就突出了天涯相隔之感。下面三句都从这里引起。“西风吹妾——妾忧夫”,充分表达了对丈夫的深厚感情。相思之切,相思之苦,均在不言中。
“难道仅仅是相思吗?我看虽有相思,但无怨言。”吴英接着表达了自己的理解。“因为丈夫是在戍关,所以少妇更多的是表达了对丈夫的无微不至的关切之情,因西北风呼叫而忧念丈夫的冷暖。本来风是吹到自己身上,但却置自己于不顾,首先担忧远征在外的丈夫是否着寒。全篇的感情都凝聚在忧这一字上,写出了无限疼爱与牵挂之情。”
游龙为吴英的深刻理解而感到高兴。也可以看出吴英是一个十分具有同情心的女孩子。对她更加喜欢了。他进一步谈了自己对这首诗的艺术感染力的体会:“一行”与“千行”构成鲜明对比,纸短情长,蕴藏着无尽的恩爱之情。末句“寒到君边衣到无?”这是“忧”的具体内容。猜想、焦虑、疼爱,种种复杂感情,都从这一问中无微不至地体现出来,写得细腻入微,真挚感人。
吴英也为游龙的文艺天赋而感到欣慰。
游龙告诉吴英为什么他想起了这首诗,因为他想起了远在北大荒的那些北京、上海知青,他们的父母此时此刻正是这种焦虑之情。这是不同于夫妻之情的又一种更深切、更深沉的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忧虑之情。他还对吴英说:“你的父母现在也是这种心情”。吴英说:“我也想起了我的父母,他们的新屋还没盖好呢!这个冬天不知怎么过呢!”
游龙和吴英两个人就从对一首诗的理解上更加深了对对方的了解,进一步拉近了距离。
人逢知己千言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很快又要到分手的时候了,吴英坚持要把游龙送到两个大队的分界处。到了那里,游龙又坚持把吴英送回来,就这样折腾了好几次,最后还是游龙坚持不准吴英再送了,两人才分手。
没想到,两人走在一起并分手告别的情景被一个人看到了,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