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
文/詹勇
午夜,
深沉、安宁。
劳作一天了的心,
早已进入梦乡。
夜色,
不因无人欣赏而褪色,
就像思念一样,
不因无人知晓而惆怅。
那一缕思绪,
随着午夜清冷的风,
在空荡荡的宇宙间,
游曳着。
没有高山大川,
没有雷雨风云?
搜寻,
一颗颗树古,
一株株小草。
一枚绚烂的心,
踏着若定的红尘,
踏着皑皑白雪。
孜孜的,
寻找着。
寻找着灿烂的早春,
还有早春佩戴的那领红纱巾
作者:詹勇
🍃🍂
---
格律吟诗
五绝.薪火相传
赵秉礼
滴水汇江流,人生不用愁。
孩提闻长大,诗野鹿鸣呦。
——2021.1.3
(平水十一尤)
……🍃🍂…………………………………
🍃🍂
---
格律吟诗
五绝.昨《新闻联播》
赵秉礼
非演双城记,双城现实耕。
成渝融发展,经济大联盟。
——2021.1.4
(平水八庚)
……🍃🍂…………………………………
天问一号
文:陽光
渺远无际茫苍空,天问一号奔火星。
探索宇宙新世界,寻觅地球老弟兄。
展翅穿越陨石雨,昂首冲破以太风。
四亿千米何足论,九霄乾坤再启程。
2021-01-03
附注:天问一号(代号:Tianwen 1)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执行中国第一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的探测器。
天问一号的名称来源于中国古代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长诗《天问》,表达了中华民族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体现了对自然和宇宙空间探索的文化传承,寓意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不断创新永无止境 。
2020年4月24日,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正式命名为“天问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后续行星任务依次编号。
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其计划于2021年2月到达火星附近,实施火星捕获。2021年5月择机实施降轨,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分离,软着陆火星表面,火星车驶离着陆平台,开展巡视探测等工作,对火星的表面形貌、土壤特性、物质成分、水冰、大气、电离层、磁场等科学探测,实现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技术跨越。
2020年12月16日,“天问一号”入选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新词语”。
截至2021年1月3日6时,“天问一号”探测器已经在轨飞行163天,飞行里程突破4亿公里,距离地球约1.3亿公里,距离火星约830万公里。
《雪深文学社》
一,文学社
社长,丁雪深
副社长 张洪涛 徐克 李雪山 胡国华
办公室主任 何俭功
二,编委会
总编 丁雪深
常务副总编 徐克
副总编 侯尚培
编辑部主任 胡国华
副主任 何俭功 了凡
宣传部长 王东民
编委 梁豪杰 张森 李忠奎
了凡 胡国华 何俭功 徐克
侯尚培 李兰金 丁雪深 晴天格格 东武散人
三 总顾问 丁雪深
顾问 李治廷 李兰金 张洪涛
徐克 胡国华 李雪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