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名荣照片


【原创】旮旯里的光辉
——记平凡人顾名荣
地处江苏省阜宁县最东边的一个旮旯,是吴滩的兴东村二组,因为,是边远地区,截止2020下半年,还有二十几户一百多人口居住的一个村庄没有通公路,还是原始的泥土小路。
人们出行极不方便,比如运输种子、化肥、粮食,总是困难重重。遇到下雨天,路面坑坑洼洼,高低不平,当地的村民就在这条小路上高一脚低一脚走了很多年。
没有好路,怎么能富呢!
这样一个原始村庄,落后是必然的。村里二三百亩地,地势也是高低不均匀,灌溉稻田的时候,高的地方还没有上水,低的地方已经被淹了。
就是这块贫穷落后的村庄上住着一位头脑清醒的老人,他叫顾名荣,普通的老党员,七十二岁了,没有老伴,浑身是病,退休金很少,只有一千二百元,儿孙们都在外地打工,他孤身一人住在老房子里。
年轻时候在乡办企业砖瓦厂做过工,也当过副厂长,算得上见过世面的人,现在在家养老,平时沉默寡言。
就是这样一位名不经传的老人,春夏秋冬,常常孤身只影出现在村庄周围的土地上,乡间的小路上。
经过深思熟虑,一个大胆的设想在老人的头脑形成了,他要为家乡修一段公路,和外界连起来,把生产组里土地有秩序的管理起来,方便村民们种庄稼。
总之,他要在有生之年改变一下家乡的面貌。
想的容易,做起来难哪。
这样一个老人,他不是村官,连组长都不是,就是一个普通老百姓,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手里一没有权,二没有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拿什么去做好事做实事呢?
一个手无寸铁的人想为村民们办一件实事,一件大事,着实不容易。
知难而上,古稀之年的顾老爷子是逆行者。
光靠风浊残年的自己,力量远远不够,老人把自己的想法向新来的顾支书做了汇报。
顾支书很年轻,有朝气,他听了老人的设想,非常支持。
于是一老一少开始干了起来。
这项工程,做起来,有很多困难,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支持的,总之,举步维艰。
一是跑政府,去争取惠民政策
二是做基础工程。
路面的资金向国家申请,路基只能由村民自己负责。
老少做了大量的工作,让久拖不决的拆迁户抓紧拆完,旧砖头旧瓦用来垫路基。为了节省开支,多少活,顾名荣老人都亲力亲为,就是装灯的爬高的技术活也自己上,村民们实在不忍心,劝说”您老下来吧,指挥我们干就行了”。
顾名荣老人的一举一动,村民们看在眼里,感激在心里。
经过努力,一条水泥路终于在寒流到来之前建成了,路边还安装了太阳能路灯。
旮旯里的村民可以坐汽车去看外面的世界了,泥土小路终于成为历史。
高低不平的田地,铺设了水泥管道,采用分节管理的办法来解决,这项工程还在继续,策划人也是顾名荣。
路面竣工了,顾名荣垫支的钱,还没有还上,他说由他个人承担。他的收入很低,大家心里难受,过意不去。
有人问老爷子,为什么吃苦受累坚持干这件难事。
他笑着说:”我做梦都想,在家门口修条公路,方便乡亲。自己就是死了,也要让儿女们能开汽车回来上坟烧纸钱,这样才能瞑目”,他说的是真心话。为大家修一条通到外面的公路是他已久的梦想,这就是一个普通百姓梦吧。
顾名荣是一束微弱的光,这束光照亮了一个村庄。
这一段不长的公路是这个小旮旯划时代的里程碑。
这个地方离我娘家不远,我听三叔娓娓道来的故事,由衷的感慨,心怀激动写了这篇短文,我要讴歌小旮旯平凡人的光辉。
作者简介:网名 阳光心海,女,法院退休。
爱好文学和种地,兴趣广泛,典雅中蕴含凛然正气。
传承正能量是作者的宗旨。

作者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