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读》在《结婚、不结婚,你都会栽进这个坑!》一文中推荐了我的新书:
“职场、家庭两不误的刘红燕有两个儿子,在子女教育方面更有自己的独门秘诀,并在《妈妈的勇气》一书中分享了如何在身兼数职的前提下,既拥有自己的生活,又给孩子们树立好的榜样。
教育的灵魂是自由,教育的途径是感染。
这不仅是妈妈们需要借鉴的书,更是无数将家庭、职场、个人生活割裂开的男女强人们需要了解的内容。”
作为写字路上的新人,我当然需要这样慷慨的鼓励;虽然自己不过是一个想要努力过好小日子的普通人。
在评论区,我看到一条有意思的留言:
“《妈妈的勇气》这种书难道不也是贩卖焦虑不断内卷吗?妈妈就得家庭和职业都得顾好?孩子上了剑桥就是很成功?做个普通人太难了”
我瞬间笑屏了,我很理解这样的评论是因为对方还没来得及看《妈妈的勇气 引导孩子找到自己》一书;在本书的第一章《不焦虑的父母,更自由的孩子》里的第一节“工作和家庭真的可以平衡吗”,我的答案是“不能”。
接下来的章节里我谈到了自己的时间管理法、让家人参与、花钱买时间等等,这些内容是为了说明妈妈不是超人,更不是“妈妈生妈妈养、全家来观赏”,而是希望妈妈、全职妈妈、职场妈妈、单亲妈妈、单身妈妈能得到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去年初冬,我带着凑凑去昆明和先生会合,原本希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能多一些父亲的陪伴;没想到,早出晚归忙着年终冲刺的娃爹,一周能陪孩子的时间也不过是周末的半天。我和先生曾经是同事,我能理解行业的辛苦和压力,在43岁时以高龄高危产妇身份生下二宝也是我的决定;相比育儿更热爱工作的我选择全职当妈妈兼职去工作,走过三年又当爹又当妈的育儿路,是我的家庭当时和目前唯一的选择。
频频收到申请晚归的信息之后,我在一个下午的六点多发了一条朋友圈:
“不要问我为什么老了十岁…。话说,我也是凌晨三点开始哄娃,折腾到现在没有午睡也没来得及翻一页书;那些鼓吹一个人带娃还要美貌与事业并存的完美女性小文章,还是女人不要为难女人吧。”
这是我的自洽,是我在努力寻找的平衡;人到中年,接受自己是普通人、接受孩子是普通人,懂得能平凡走完这一生已是人生运气。
大儿子上剑桥更不是“成功”的标准,这只是孩子有机会看到更宽广的世界;我在书中也有写到“非上剑桥大学不可吗”,关于择校、专业等方面的思考和讨论,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新书上市的第一天,我发了一条微博:
“百般滋味,人生第一本书。二十多年前,来自台湾的导师引导我们进行人生规划,依稀记得其中一项“三十岁时出版一本专著”;四十六岁了,跌跌撞撞出了一本小书,当然谈不上“专著”,只是勉强实现了一个小目标。之前,把稿件发给一位好友,这位女青年反馈“未婚未育的我,居然看哭了;这本书让我去回观自己和父母的关系,更多去理解他们的行为和不容易”。这样另类的读后感,给了我一点信心;“我就站在,你的眼睛和这一页之间”,或许,这书还不是太差。所有的感谢,深藏心中,感谢你们鼓励我拿起笔,走过这三年的无望和暗夜。“
我轻描淡写了宅家三年的不容易,因为我不想把自己的不开心发出来让大家开心呀。
十年前玩微博时,我的微博“刘大壮119”不想被认证;现在很想给自己拉流量,却不知为何自我认证没被通过。当天的我只有1600多人的关注,而这条微博在朋友们的转发下有将近九万的阅读量。虽然转化成购买率还是有限,但我非常感谢朋友们对我的支持;毕竟,养两个孩子实在太贵啦 。
我的身边有事业与家庭兼顾、美貌与智慧并存的优秀女性,而且不止一位。
比如,为我的新书写推荐语的席越,她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也是中国女性的TEDtalks”遇言不止“创始人;因为疫情,两个女儿和孩子的父亲在加拿大生活,她带着一岁多的小儿子在国内创业、各地签售新书《席越的沟通课》并且坚持高质量地更新公众号。有一晚,因为工作上的事情和她沟通,爽朗的她三言两语便和我达成一致;然后问我有没有时间和她通话。没想到,这个曾经五百强上市公司的高管、如今风风火火的创业精英,在电话的那头,哽咽了,“我太想两个女儿了”、“以后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全家人都要在一起,再也不分开…”。此处不接受抬杠,因为签证、机票等问题,分隔两地的他们是回不来、过不去。
再比如,同为三胎妈妈的宁远,曾经的“金话筒”主持人,自创服装品牌“远远的阳光房”、同时还是畅销书作家、话剧演员。我北漂时,她也曾有大半年的时间带着两个女儿在北京学习服装设计;当她的小儿子出生后,我在朋友圈目睹了她因孩子生病发热、摔倒受伤时的难过、焦急…。
她们遵从内心、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我很敬佩。这不仅仅是因为她们所取得的成就,更多是自己深知作为妈妈的不容易。
一位朋友在招聘员工时,提问“你为什么来我们公司?”,九零后的姑娘回答“我不想在家带孩子”。朋友当作玩笑来讲,我表示很理解这位姑娘。
如果不是为了让自己在屎尿屁的间隙有一点喘息,我怎么会拿起笔,写作《妈妈的勇气》一书呢?!
当电脑打开、屏幕闪烁时,我长吁一口,然后开始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如同阅读,写字成了另一个“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无论在书桌前、地板上还是床边,只要凑凑入睡,我就开始写字。不继续在职场打拼,不意味着我放弃自己的生活。
写字是缘起于2018年1月4日,经历了收到凑凑的两次病重通知书之后的自责、心碎,在一轮又一轮的泵奶换尿布消毒的间隙,蓬头垢面蹲在马桶上的我,疲惫、沮丧、走不出眼前这条看不到光亮的隧道…。想起好友曾进(骑象小学堂创始人、畅销书《跟着诗词游中国》作者)的鼓励“多听音乐、多阅读、也可以拿起笔来写字,像谁谁一样…”;走出卫生间,我便找出一张大白纸,开始写下自己想写的要点。
唠叨这么多,是想自我安慰:天资平庸、勤奋有限的自己,只是做事比较认真而已,所有的能量只能支撑自己走到现在这一步。
幸运的是,身边还有那么多美好的女性,无论是否已为人母;是她们让我看到人生的更多可能性,并能将其作为参照,努力接近更好的自己。
接下来说一点作为家庭主妇的事情。
有一位读者提问“你在时间管理中提到用好家用电器,快速端出一桌菜,可以推荐一下家用电器的品牌吗”。
我在书中这样写到:
“时间是可以用金钱买到的。
方法就是合理利用家电来为全家节省时间,尤其是智能家电。然而不仅是老年人,很多年轻人也还不习惯用洗碗机、扫地机器人、吸尘器、智能电饭煲等家用电器。其实,只要利用好这些工具,日常工作的完成效率和效果都远远胜过人工。
比如我家的老人和阿姨喜欢用大火猛油烹饪,多多在我这个“懒妈妈”的督促下,很快就学会了使用蒸箱、烤箱等家电,并耐心地教会了阿姨和老人们如何使用,我自己也会利用这些家电开发新菜品。对家人,我不会惹人烦地说教,而是用实际行动帮大家改变固有的观念。要知道,用传统烹饪方式给我们这样一个6 口之家做饭,至少需要 1 个小时,通常 2 个小时都不止。而使用蒸箱,30 分钟就可以一次性端出米饭、鱼、鸡蛋羹和凑凑的辅食等,用蒸箱蒸一次馒头,可以解决全家一周的早餐;用烤箱,20 分钟就可以完成三四个菜,鸡翅、排骨、蘑菇和西蓝花都可以做得很美味。
这样一来,我们既能健康饮食、低碳生活,也能兼顾降低厨房清洁难度和提高时间效率等方面,这样日积月累就可节省出大量时间。”
我列出了自家的家电品牌,必须声明的是,这不是给任何品牌做广告,只是在当时的情况下综合考虑后的购买;没有万能的家电,只能在有利有弊的局限下相互补充。其实,我也有不少悲催的经历。比如由于洗碗机的售后安装不到位,在三年前大年三十的晚上,洗碗机的进水管爆了,等我们醒来发现时,家里的一楼、负一楼全被淹了;厂家拒不赔付,我只好自掏腰包更换了木地板。这是我作为家庭主妇所教的学费,在拉锯的投诉之后,尽快让自己的心情和生活恢复正轨也是一种“及时止损”。
我如实列出了自家的家电清单:
蒸箱/烤箱 德格
空气炸锅 菲利浦
洗碗机 西门子
扫地机 Robert
吸尘器 戴森
洗地机 必胜
这段对话发生在一个育儿群,于是,大家展开了各种讨论:
烤箱和空气炸锅哪个好用?
烤箱的容量更大,空气炸锅适用小份餐。如果两个孩子一个吃辣一个口味清淡,可以把分别腌好的羊排、鸡翅分别用锡纸包好,放进烤箱一次完成。
烤红薯条怎么做?
红薯切粗条,橄榄油抹匀,空气炸锅调至180度,15-18分钟;如果量大,中途需要拉出拉篮、筛颠一下。
红薯怎样烤会更好吃?
洗净,两端切头,淡盐水浸泡30分钟后再烤。
烘干机的声音能忍受吗?
不能。家里夏天用除湿机、冬天用暖气,节约了烘干机。一定要说明,我更不能忍受暖气片上放满衣服,所以把卫生间里的暖气架用到了极致。
空气炸锅能烤肉吗?放到油里炸的那种?
没做过,我用bruno来吃烤肉。
我在书里也讲到“不要心痛把一部分收入交给阿姨”、“我是一个不擅长做饭的妈妈,而且我也并不打算和阿姨抢活干,更没指望自己成为一个 365 天早餐不重样的“早餐女神”级妈妈。”
我只是想在保证营养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好统筹安排,给自己多一点翻书刷剧的时间。

周六中午来一锅花胶炖鸡 凑凑的晚餐就用鸡汤米线解决了

多年前发明一锅清水、几根葱、几片姜,沸水之后开始涮肉的懒人涮锅,现在已有各种升级:火锅、羊羯子涮锅、羊肉汤锅…
多多更是喜欢亲手做寿喜锅
去年在昆明待了一个月,帮忙的林姐,在简陋的厨房里,凭借一个炒锅一个汤锅,做出了我这一生吃过的最美味家常菜。
看到这里,你能明白一个厨房小白的内心戏了吧。

我的新书《妈妈的勇气 引导孩子找到自己》已在当当、京东、天猫全网发售,这是写给大家的0-18岁系统养育指南。
手把手教你解决工作家庭难兼顾、代际关系难处理、日常作业难辅导、学习游戏难平衡、习惯养成难沟通、性别差异难跨越、二宝问题难启齿、焦虑情绪难解除等养育难题。
(来源: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微信公众号gh_21ca395111d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