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 地 瓜
秋天出了地瓜,本村的人揽过以后,再派个半大劳力看坡。在火红的年代,地里来、地里去,土地几乎是生活的全部,那些沟沟坎坎、边边角角,该谁的就是谁的可倒是一清二楚,地里那一草一木都是胜利的果实。
河东的沙土地里种地瓜,一座大桥是通往河东的路,桥那头的一群人,专门朝着那些抗撅、拿布袋的使劲,拦着不让上庄里去。要想去河东,绕一段路到河边,挽起裤管、光着脚丫、走在沙滩上,时值深秋,河水已是冰冷刺骨。
七十年代弥河大桥
拎着个破布袋、抗着撅,嘠伙成团伙,人多了壮胆,一拨又一拨揽地瓜的,比漏在地里的地瓜多。揽地瓜又叫倒地瓜,说来,这揽地瓜的活也是正儿八经的营生,起码能为家里添点口粮,也为光明正大的出去玩耍,找了一个正当的理由。其实,揽地瓜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担惊受怕的感觉不好受和偷差不多,是菜就揽在筐里,捎着带着摸点瓜菜撑撑布袋,鼓鼓囊囊的回家也好交代。
出了地瓜的地,漏下的本来不多又经过了复收,再找到地瓜的概率超低,有的就是些地瓜蔓、地瓜根。我常听说:为了揽地瓜,有些人都出去好几十里地。漫无目标的轮着撅,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满地里胡刨,能刨出个地瓜来就算扒了个老参,纯属瞎猫碰上个死耗子。也说不定交了狗屎运,顺着那地瓜根刨出几步远,掏着个大飞瓜,这绝对会是一个大的惊喜,也足以让在场的人嫉妒。
一出去就是一天,安分守己的也揽不了几个地瓜,布袋扁,怕回家挨嫌,逼着想办法找门路,看看四下无人,转悠到那没出地瓜的地瓜地里,扒几个地瓜也是无奈,听着有人吆喝,做贼心虚就吓的满坡里窜。
晌午一般不回家,农闲时候吃饭没个准,平时在家就是摸个煎饼,就着咸菜、喝碗汤也就打发了。到了下半晌,大伙跑到河滩里,在沙滩上挖个窝当灶,拾些柴禾,点上火,扔上地瓜烧着吃,半生不熟的时候就抢着吃光了。
天渐黑了,扎紧布袋,用撅把挑着抗在肩上,回家转。回家清点战利品,挑些稍大点的留着,其余的就喂了猪。
如今,生活条件好了,也不会为了生活再去揽地瓜了,再说,想揽也待有块地瓜地,现在谁还种地,又该去那里找那地瓜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