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继往开来
——深圳编年诗之1986
陈昌华
一年之始,万象更新
一月号的红旗昭示着风向
阳春三月,春回大地
人民日报播报着万千气象
看似偶然,实乃必然
两家喉舌,不到半年
连发两篇市长
李灏的署名文章
心照不宣,熟悉国情的
人都明白,两颗红色的
信号弹意味深长
这年5月,书记梁湘离任
市长李灏接替上岗
深圳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改革的窗口继续开启
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
实在争气,在香港举行的
广东经贸博览会上
深圳一鸣惊人,签下
1082项合同,1.73亿美元的
金额震惊了会场
华南第一城的广州相形失色
小老弟一举超过了老兄长
吃在广东,增添了新花样
新春来临,喜上喜从天而降
一道百姓餐桌上的新品种
一种深圳产的广式腊肠
不胫而走进入了千家万户
一举登上国家优质
食品奖的大雅之堂
先科破土动工来
天下谁不识君王
九万台VCD畅销大江南北
350万张唱片唱响全国城乡
兵来将挡,第二届中日
围棋擂台赛蛇口打响
一盘没有下完的
围棋仍然在下
一场民间高手的赛事
继续较量
初出茅庐,深圳影业的
少年犯一炮打响,摘下了
第九届电影百花奖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粮
在这片改革的热土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沒有什么不可以生长
千树万树,荔枝树
荣登市树,一枝独秀
百花争艳,勒杜鹃
独占花魁,力压群芳
一花引来百花开,首届
中国城市市花展倾国倾城
不似春光胜春光,65个
城市市花在深圳竞相怒放
相映成趣,第八届亚乒赛
在深圳开打,代表了中国
崭新的形象
如鱼得水,深圳图书馆
书海泛舟,扬帆起航
标志着特区的乘风破浪
脱颖而出,在140个
全国双优项目中获奖九项
后生可畏,与150岁的
休斯敦挽起了友好的臂膀
冲出亚洲,不再只是
一句空洞的口号
走向世界,正在架起
越来越多的桥梁
陈昌华,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协会员,深圳市文学学会诗歌委员会秘书长。作品见于《诗刊》《解放军文艺》《飞天》《光明日报》《工人日报》等。著有诗集《印象与烙印》《旗帜咏叹调》《深圳编年诗》。主编诗集《诗路花语——洛阳七十年诗歌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