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组诗)眼科病房
白内障
来到这里的
都是为了讨回光明的人
比如我
被那个叫“白内障"魔鬼
逼到最模糊的角落
不得不到这里
来走进失去的清晰
但是我知道
即便是人工晶体
给了我最好的视力
也照样看不清
人世间的险恶、无耻
与构陷
视野
医生说
下一个检查项目是“视野"
好一个诗意词语
让我由医学想到文学
我曾经在诗歌天地
拥有过辽阔视野
海平线是那样的笔直
大草原无边无际
此刻我伏在精密仪前眼前是一片辽阔的黑
遵医嘱,手握摇控器
星星出现一颗
就掐灭一颗
这多像人的一生
有些星斗为你而升起
却被你自己一一熄灭

(二)
尤其是我年轻吋代
有一颗羞涩的小星
因我清纯升起
那是上天赐予我的
最初的星斗
没有没有
原本可以伴我一生
亮着
却被我青春的盲撞
给熄灭了
坠入到残酷而甜蜜
无休无至的
初恋梦境
“冲洗泪道"
又是一项
头一次听说的检测项目
难道一个人流泪
还需一条隧道
或者一条公路高桥
检测报告
我的泪道是通畅的
没有一星儿点阻挡
我想告诉医生
关于我的泪腺是否畅通
早已经无关紧要
因为思念我的母亲
它的使命
早已完成
想起患白内障的老姨
一位耄耋老人
带着最新的光亮出院了
病友为他送行
医生护士为他送行
祝他晚年光明无限
这一幕让我想起乡下的大姨
她当年在穷困中
活到八十四岁
但最后的一段路
是摸着黑走完的
我善良的,内心明亮的乡下大姨
至死都不知道
白内障为何物

光明天使
(一)
为了他人的光明
他们日夜忙碌着
他们并不知道
自己已经被上帝化为被祝福的行列
后来在某一个瞬间
我发现
他们越勤奋
会被越多神赐的光明
追随

(二)
在这里
“光明天使"不只是一句形容词
而是一些忙碌不停的身影
是刚刚查房离去的医生护士
是正在为我
轻轻滴眼药水的
青岛小姑娘
头一次坐轮椅
从手术室出来
头一次被白衣天使着坐上轮椅
回病房路上
有条上坡道
有一个路人
上前帮忙推轮椅
我眼睛蒙着
看不清那人是谁
但是
我看到了一颗
如我一样自愿施善之心
轮椅上了坡道
一路平稳
我记住了
那返回生命绿洲的
一臂之力
还是一笔必须要偿还的债
有一天,我的手
会全力奔向
一座落难的轮椅上

第三只眼
术后第二天
我从病房十四楼窗口用一只眼看海
原本是一片模糊
我却突然看到
另一片湛蓝
另一片辽阔
与清晰笔直的海平线
原来我拥有
第三只眼
我还看到童年的礁石
那高矗的礁峰
后来被我称为
我诗歌的喜玛拉雅
我用这第三只眼
看到少年时代
那个穿红泳裤的少年
怀着兴奋从礁头跃入海浪
在海底,不小心呛了一口水
是人生第一次在大海呛水
那海水一直在我口中含着
吐出来,是湿透的岁月
咽下去,是咸涩的泪水
我选择
终生含着

护士站
早晨病房走廊
被冬日阳光照的雪亮
护士站
一个穿绿色小花衣裳的姑娘
正在埋头写着什么
她和我一样
熬了一个光明的深夜
现在,她在伏案疾笔
新一天的体温与血压
是从一个小姑娘
飞快的笔锋开始的
诀别
向晚,带上最新的视力
带着酒
独自坐在海滩上
海空渐渐暗下来
远方只有一粒渔火
为我亮着
羽绒服遮挡着海风
却挡不住浪花的絮语
反复叮嘱我
这个世界的善良与恶毒
我的呼吸已溶入海的呼吸
那粒渔火
忽然变成万盏灯光秀
召示我一一
余生,要继续闪亮
把酒一饮而尽,回家
做一场最后的
醉生梦死
2020.12.29定稿。青岛颐景园。

毛秀璞简历
1955年出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青岛市文联专业作家,(国家一级作家)。十五岁考入解放军铁道兵文工团,从事舞蹈专业近十年。十七岁开始写诗并发表。
出版诗集《倒流的时光》《母亲的黑头发》《“库尔斯克号”挽歌——中俄文对照》《一百单八将新诗譜》等。主编诗集《中国当代诗选——中俄文对照》等。部分作品翻译成俄文、英文、波兰文等发表。
2004年由俄中友好协会授予“俄中友谊勋章”。
2006年由俄联邦政府授予“国际友谊勋章”。
2014年受中国作家协会委派,出席42届波兰“华沙之秋国际诗歌节”作品 《辛波斯卡 一一中波文对照》获最佳作品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