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三清
东莞战友寄深情,珍贵礼物最温馨。
五十春秋风云过,军旅生涯脑海印。
2020年12月30日,刚经过一场突降气温变化的武汉大地,虽然艳阳高照,风和日丽,但寒风依旧刺骨,让人少了外出的欲望。
突然,手机的玲声打破了心灵的平静:老战友好,我寄来一件特殊的礼物收到了吗?哦,这不是东莞市同年同月同日生,又冋年入伍同部队,十几年前在博客中认识的退休局领导卫兆元战友吗!我开玩笑说,“双胞胎”兄弟今年又寄来什么好东西给你三哥了?哈哈,话未说玩,忽然接到快递员的电话去拿邮件,我来不及细问,也知道卫兆元兄弟爱故弄悬殊,就放下电话,立即骑上电瓶车赶到三公里外的航空总部附近的叶子邮件转发站。
当我打开邮件,一梅沉甸甸,金光灿灿的“参军50周年八一纪念章”,背面雕刻着陆军一军一师王三清字样,摆在我的面前。顿时,让我心潮澎湃,热血奔腾。那一幕幕火热的战斗生活展示在脑海中:
1970年8月1日,年仅18岁的我正值青春年华,为了实现报国的梦想,不顾家庭成份偏大,写血书寄信湖北省军区政委、武汉部队曾思玉司令员,全面呈述了个人的情况,和保家为国的决心,终于得到曾司令员的批复:“如情况属实,同意入伍”的首肯。通过体检和政审,于12月23日领取了入伍通知书,24日穿上了新军装,30日乘车来到了河南商丘市驻地陆一军二师六团新兵连,后到八一八六部队六十七分队,实现了人生的第一个转拆。
五年的部队生活,在指导员蒋贡法,连长王书礼和景连高等连排首长、及班长段炳生和战友们的呵护下,逐步从一个新兵走向成熟,并成为连队的骨干,第二年就担任了六班长。带领全班战友,驻郑阁桥头,到曹县黄河故道训练;穿济宁村庄,冬闯黄河大堤拉练;扎根民权庞龙寨,武装泅渡显英豪;赴太康农场收割,盛夏烈日比高低。后转战湖北沉湖,踏雪破冰机耕忙;抽调马口集训队,带领骨干练精兵;晨雾实弹去靶场,谁料翻车失战友。
几多记忆刻骨铭心,难忘商丘火车站爱民的身影,难忘民权烟厂的冲锋陷阵,难忘沉湖农场团部抢救档案惊险,难忘与战友的风雨同舟的友谊。
感谢部队大熔炉的千锤百练,感谢部队大学校为我们拟订了人生座标,也感谢部队给了我八次立功受奖的殊荣。使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任何时候不忘初心,使记使命的理念,使我终身受益。
由于两次救火中,导致右眼受伤,最后含泪离开了部队,在商丘市火车站告别之时,更难忘战友们握手相拥,泪洒双脸的场景,一直在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思绪在脑海中翻滚,泪花随着寒风凝固,纪念章彰显着最高的荣誉,也是心灵的最大的慰籍!
我突然想到,这梅纪念章出自何手?通过询问,才得知是东莞的战友们自发组织起来,筹措资金为一军一师参军50周年而定做的非凡礼品。卫兆元战友考虑到三哥虽然不是一个师,也是一个军,经他力争后,为我特别定制的纪念章啊!
感谢你们,东莞市一师的战友们!感谢你,我的“双胞胎”好兄弟!
武汉三清书院三哥随笔
2020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