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潮涌动
——深圳编年诗之1984
陈昌华
1984,一个不同
寻常的年份
元旦刚过,乍暖还寒
小平突然决定到南方看看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第一站就选择了深圳
马不停蹄,走遍了特区
小平一路上只看只听
梁湘汇报,袁庚汇报
小平还是默不作声
随行的人员有些不解
深圳的同志感到纳闷
时间来到了2月5日
小平的题词才给出了
答案和结论
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
我们建立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他把落款的日期提前了五天
意味着他题词的地点还在深圳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深圳和广东松了口气都
明白了这位老人的良苦用心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中国和世界都回过了神
读懂了总设计师的一言九鼎
春雷于无声处响起
大潮从南中国海开始翻腾
工农兵学商,经商
成为最红火的职业
东西南北中,生意
成为最爱念的真经
二线关前,人头攒动
千军万马,与日俱增
有人白手起家,当上了
摇身一变的老板
有人大发横财,打开了
阿里巴巴的大门
遍地淘金,成为
最痴心的妄想
到处倒腾,成为
最拿手的本领
贩玉米的王石,创办了
万科前身的企业
干旅游的徐刚,酝酿着
仓储连锁的打拼
卖水果的陈怀洁,当上了
深圳的鞋业大王
搞文化的黄宗英,应聘在
蛇口呼雨唤风
扩建的深南大道50米宽
惹得北京广州冷嘲热讽
落成的孺子牛奋力拓荒
引得市民百姓纷纷合影
一年之中,三位国家
最高领导人亲临视察
迎来送往,十几位省部级
高官参观取经
一个盒饭,缩短了
机关一小时的午休
调干考试,驱逐了
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
国贸大厦,旋转着
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
蛇口彩车,驶出了
特区人时间和效率的年轮
小平你好!打出了
北大学生游行的横幅
军旗猎猎,招展着
国庆阅兵威武的方阵
50年不落后,梁湘的预言
是那样掷地有声
特大型城市,中规院规划
是那样有先见之明
391.7平方公里的特区
2000年达到110万人
在1984,是谁能想到
一个似乎遥不可及的愿景
竟如此之快之准地降临
陈昌华,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协会员,深圳市文学学会诗歌委员会秘书长。著有诗集《印象与烙印》《旗帜咏叹调》《深圳编年诗》等。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