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作者 觅真(中国)
海外头条总编审 王 在 军 (中国)
海外头条副编审 Wendy温迪(英国)
海 外 头 条总 编 火 凤 凰(海外)
图片来自百度

张印珍,网名觅真,50后,河北沧州人。现为宁波作家协会会员,曾有10多万字的散文发在《文学港》《梁祝》等杂志。曾出过两本散文,《心灵花园》《花开的声音》。近两年爱上小诗,已经在平台发表了
300多首小诗。被贵州作家网选入2016年鉴3首,几十篇散文被《金秋文学》推进百度。世界诗坛选用300多首诗歌。
部分诗歌被选入《上海滩诗叶》进入基尼斯。
雪的记忆三篇
今夜雪又来
张印珍
今夜雪又来,你发来信息“下雪了,天很冷,保重。”谢了。
然而,雪却似爱情,给我一丝活力。我躺着写下了自己心灵的雪夜律动。写下记忆中的雪。
哦,当年的雪,你悄悄的,从天而降,你贴着我的脸,沾着我的唇,像爱轻轻的吻。
我睁开眼,又闭上眼,怕雪花儿你丢失了,又怕你飞走了。那一刻,感觉婴儿的小嘴,小脸在亲我......好幸福!
你的到来,使天地间只有了一种颜色主宰,那是清高,典雅的洁白。
君,当年的那个雪夜,鸟儿收了翅膀,风儿也放慢了脚步。那个雪夜,世界只有一种声音,是我们心灵默默的絮语,喧嚣而无声。
当年的那个雪夜,我们悄悄走在洁白里,此刻无声胜有声。一种浓郁的温情,泛滥了无边的视野。安静,温馨,浪漫。
世界在一片洁白里如浑沌初开。既邈远又实在。我们站在这近且远的空茫世界里。竟不知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的故乡在哪里?
这无际的洁白是一种境界,一种胸怀,是一种梦幻和回忆。
是我们走进了雪原还是雪原走进了我们的心中。那一刻,心底升腾的只是幸福和感动。
那雪犹如一张无际的命运的白纸,我们该如何写下自己的命运?那雪犹如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我们有能力去开垦吗?我只是激动,崇拜那茫茫的白,是上帝之手吗?竟能把世界装扮的如此素雅。银装素裹。晶莹剔透。我们禁不住跌进那雪里,在雪里打着滚儿,哈哈地笑着。
暮然回首,雪地里留下了我们的印迹,直的,弯的,深的,浅的。并且是被雪艺术化了的,放大了的,显形了的。
我们的目光在雪地里闪烁成问号,感叹号?怎么一会儿功夫就没了呢?全被新的雪填满了的,我们的印迹呢?没留下吗?难道我们白走了吗?又是一片完整的洁白。可我想,大地,雪会给我们做证的,我们自己会永远记得的。干嘛一定留下印迹给别人看呢?
雪知道,今夜雪又来,不是又来提醒我们了吗?
故乡的雪
张印珍
冬季的到来,思绪似暖暖的缕缕炊烟又回到了故乡的。
那雪,静悄悄地下了一夜,整个天地似混沌初开,茫茫一片,大地是白色的,屋舍是白色的,河流也是白色的,堤岸是白色的,无边无际的白啊,白色是世界的主宰——
清晨,我从暖暖的被窝里钻出来,哦,窗户玻璃上有漂亮的冰菊花,木格窗的白色窗纸外面隐隐约约堆积了小山似的雪,一只小麻雀也躲在木格窗上,头,歪来歪去,惊呆了!我穿好衣服,悄悄地靠近窗台,小心翼翼地伸出一只手,说时迟,那时快,嗖一声,窗纸破了,我捉住了一只小麻雀。
爱不释手,找了娘纳鞋底的细细柔柔的白绳子,拴住小麻雀的一只小脚,绳子的那一头儿拴在风箱把儿上。给它撒点小米。小麻雀飞啊,跳啊,吃啊,走啊,它的表演是我童年快乐的记忆。
娘用铁勺砸院子水缸里的冰,舀水做饭,洁白的世界里家家户户屋顶的烟囱里徐徐升起了墨色炊烟,那似暖暖的大写意的一幅水墨画!
鸡窝里的鸡们吓坏了,叽叽咕咕地不敢出门,还是那只大红公鸡英雄气概,带头钻出鸡窝,那些年轻漂亮的鸡娘们也跟着出门了,高兴地在雪地里写着一行行的“个字诗”。
早饭后,孩子们在打谷场上撒欢地打雪仗,堆雪人。雪人也乐开了花。
屋檐上的冰凌长长短短,似垂挂着的小冰灯一串串的。
村里勤快的男人们,赶紧地将院子里的雪用铁锨装进独轮车车的柳条筐里,推进麦地里,麦苗儿喜滋滋地喝着甜津津的雪水,做着绿色的梦——
而今南方的我,写着北方故乡雪的文字,也做着雪的梦。生活需要梦境,梦是浪漫的,美丽的,使无聊的时光快乐起来!
雪夜想起火的温暖
文/张印珍
今晚下雪了,冷风裹挟着雪粒儿,打在窗外的雨棚上,啪啪作响。空调的暖气把书房包围着,把我的身儿心儿包围着。
此刻,我思绪的触角儿,丝丝地伸到了故乡那个生我养我的小小的村庄,我虽然多年没回去,但我的心里时时想念着她,那个带给我幸福,带给我苦难,带给我忧伤,带给我快乐的小村庄。
那年月,在北风呼啸的寒冷的冬天,行走在寒风暴雪中的人们,心里期盼的是家中暖烘烘的火炉以及火炉里发出的噼啪作响的那种温暖的声音。于是,心不再荒远,一种被温暖包围的感觉弥漫全身,无以言说的幸福感从心底升起。
家里有火,火的热和火的光陪伴着我们的生命。于是渴望火的味道,还有火炉中跳跃的那种美丽的蓝色火苗。
然而,这会儿我却想到了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姑娘》,那火柴只是一束束小小的短暂的光焰。在那个美丽而凄切的故事中,火光便是温暖,便是希望,火光中会有烧鹅,有祖母的慈爱,还有那棵绚丽的圣诞树……
而当火光熄灭之时,便是寒冷的长夜,便是生命的终结,没有了光亮,剩下的只是黑夜和死亡,那是怎样的挨着无尽的凄凉与哀伤,那是怎样的令人心碎的夜晚,我的心儿疼痛无比,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
我也经历过因为没有火的恐惧和无助,生命遭受威胁的时刻:那是父母死后,那个寒冷的冬天,我从沧师放寒假回来,本是准备在那个长期无人住的冰冷的房子里凑合着住两天,年初四就回学校图书馆整理书籍的,虽然也生了炉子,可不幸的是我得了伤寒,炉子灭了。大哥家孩子们多,没我住的地方,我在那间寒冷的屋子里高烧了三天三夜没人知道,我在昏迷中喊着娘啊——你在哪里,爸爸——你在哪里——
第四天上,大哥和侄子们把我抬到了小叔家,因为他家里有个大火炉,我在那里打针吃药半个月才算好些了。是小叔家的火炉,大哥,大嫂,大叔大婶们的亲情救了我的命。所以,今晚想到了火炉,我就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我在故乡做班主任时,为了50个孩子们的温暖,多次为他们生炉子,教他们生炉子,教室里有了火炉,孩子们的心里就有了温暖。
明亮与温暖是与人类的生存需求分不开的。最古老的那个原始部落,人们总是手持着火把,他们害怕黑暗,害怕火焰的熄灭,害怕烛光的熄灭,害怕生命的熄灭。
以色列万千祈求和平的人们高举着手中的蜡烛,为推进和平而献身的伟大战士拉宾默祷。在英国,在肯辛顿宫前,在鲜花中为美丽的戴安娜王妃送行的那首永恒的安魂挽歌,便是她生前最爱的《风中之烛》,永别了,英格兰的玫瑰,你的一生就像是风雨中的烛光,而今烛光已尽……
今夜,在这个下雪的夜晚,又有多少灾民露宿街头,地球村里成千上万的新冠病毒患者和死者,他们会雪上加霜吗?他们冷吗?
我感谢那创造火的智慧的先人们,是他们带给人类温暖和光明。
在下雪的这个寒冷的夜晚,我的心儿似被那一炉火温暖着,被那温暖照亮着。我祈祷,世上所有的人都能得到温暖和光亮。祈祷那火驱走新冠病毒,世界平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