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说 文/赵君山
桥与渠
平地一声惊雷,吕庙村王支书放出个狠话,要一家独修“幸福渠”上一座木石结构的危桥!
前天,该村大辫子女知青艾芳去管区小学校教课,途经此桥突遭石板断裂而陷落水中,虽被人救了性命,但手指肌腱剌断,伤情严重。
管区主任亲自调查事故,得知断裂石板原系吕庙村铺设的情况后大发雷霆,连批带骂将王支书剋了个狗血喷头,限他霜降前更新桥面石板,否则,哼哼!
自尊心深受刺激的王支书在村修桥动员会上说:为了不让石断人漏的事故重演,造福“幸福渠”两岸百姓!咱这个穷村就是砸锅卖铁当裤子也要修好这座桥!他这番豪言壮举感动了桥那边的磨山村魏支书,他找到了王支书,说:这座危桥由你一家独修怎行!咱两村联手共同改造此桥,好不好!
在两村支书的带领下,两村劳力齐上阵,木石老匠人监督施工,吕庙村打制了最好的石板;磨山村改造了原桥支架,终于在霜降前将危桥改造竣工,社员村民安全通行,圆了造福一方百姓的梦。
面对改造后的大桥,魏支书对王支书说:为纪念这桥落成,我从咱村名中各取一字叫“磨吕桥”好吗。王支书说:这名不成,磨吕磨驴,磨道之驴,不太好听吧!取何名最有意义呢?两村支书陷入了沉思 。突然,伤愈归村的艾芳说:就叫它“幸福桥”吧。没有渠就没有桥,离开了桥就过不了渠,“幸福桥”和“幸福渠”多像一对亲兄弟。珠联璧合的命名令两村支书喝彩称奇。
从此,桥与渠的周边流传着一段佳话,两村支书也由此结为亲密无间的好兄第。
2016年老知青会有感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