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英雄杨开慧 (叙事诗)
谨以此诗献给中国共产党诞辰100周年!
作者/王应礼
主播/紫气东来木蝴蝶
四、开慧入党
杨开慧婚后在学校继续宣传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想,
在杨开慧带领下福湘女中反帝反封建斗争开始高涨!
杨开慧和进步同学一起在长沙城里办起了贫民识字班,
同学们轮流给那些没钱上学的穷人家的孩子去把课上!
学校害怕留着短发有“过激派”特征的杨开慧搞学生运动,
试图以违反校规处罚她不允许上课让杨开慧大失所望!
杨开慧用嘲笑的口气发出声明:“书可以不读,学生运动非搞不可!”
她毅然选择从福湘女中退学去追逐自己幸福的梦想!
杨开慧从福湘女中退学后毛泽东又多了一位得力助手,
毛泽东立即把争取湖南劳工会的工作提到了日程之上。
杨开慧和柳直荀、夏明翰一起陪同毛泽东到第一纱厂考察,
发动纱厂工人反对商办,订立条约,为合法斗争树立了榜样!

一九二一年十月十日,党的“一大”后湖南中国共产党支部成立,
中国共产党犹如一轮冉冉升起的红日,照亮了杨开慧前进的方向!
一九二二年初,杨开慧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党的历史上第二位女党员,
入党后的杨开慧信心百倍,周身充满了昂扬向上的力量!
为搞好党的理论阵地建设毛泽东在船山学社创办了自修大学,
杨开慧积极参与筹建工作,协助毛泽东让党的理论阵地早日启航!
杨开慧积极踊跃地参加了湖南劳工会领导的工人运动,
杨开慧在血与火的洗礼中经受锻炼,在锻炼中迅速成长。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工人阶级已逐步登上历史舞台,
工人阶级的现状迫切需要用新的知识、新的思想武装!
一九二二年,毛泽东组建了粤汉铁路、安源路矿、新河铁路工人俱乐部,
开出了工人夜校这剂文化教育和政治思想启蒙的甜蜜“良方”!
杨开慧因有平民识字班的教学经验自荐去夜校讲课,
她手提马灯,夹着书本,步履轻盈地踏进了工人夜校的民房。
课堂上,杨开慧娓娓道来全是工人阶级翻身得解放、扬眉吐气的故事,
她从国外讲到国内,从长沙讲到路矿,工人们听得心花怒放!
杨开慧在夜校启发工人们说: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不平等的社会,
列强、军阀、资本家、土豪以及外国侵略者像一座座大山压在中国人民头上!
咱们工人贫穷绝不是因为我们生辰八字不好命中受苦,
而是因为反动分子、资本家把我们劳动成果剥夺净光!
只要我们团结起来拧成一股绳就会拥有幸福的明天,
工人们听了杨开慧入情入理、深入浅出的讲课豁然开朗!
大家由衷地佩服“杨先生”的讲课内容精彩,生动形象!
杨开慧和毛泽东根据铁路工人的实际又自编了教材,
持续向工人传播马克思主义,介绍工人运动的走向!
工人夜校的及时创办使学员思想政治觉悟大大提高,
为日后无产阶级工人运动熊熊地火的燃烧积蓄了能量!

一九二二年中共湖南党支部建立了中共湘区委员会,
毛泽东担任书记,委员有何叔衡、易礼容、李隆郅、郭亮。
区委早期秘密机关设在毛泽东租住的清水塘二十二号,
这是长沙城郊小吴门一栋偏僻的青砖青瓦的平房。
房子紧靠火车站,与全省各地党的组织联系比较方便,
清水塘附近安全系数较高,夏秋时节还有瓜棚绿荫掩映。
杨开慧担任了区委秘书、机要、文印、联络、总务等多种职务,
每当夜幕降临,杨开慧便忙于警戒安全、会议记录、材料整理,收拾会场!
毛泽东创建和发展党组织、发展工人运动许多工作需要杨开慧帮助,
杨开慧常常顶风冒雨把文件、指示传递到湘区各个党支部秘密联络的地方!
一九二二年湖南全省遭受自然灾害,粮荒严重,铜元贬值,物价飞涨,
长沙泥木工人工资依然是一九一七年张敬尧定的标准,
工人一天只有一角钱微薄收入,难以果腹,面临饥荒!
工人发的工资都是湖南官钱局印着鸟的图案的“鸟票”,
这官钱局坑人的“鸟票”贬值速率早晚各异更是荒唐!
长沙五六千泥木工人的行会“鲁班庙”始终由勾结官府的痞子把持,
泥木工人要求上涨工资的强烈呼声被“鲁班庙”搁置一旁!
杨开慧提出先建立工会,彻底斗垮“鲁班庙”,再组织工人上涨工资,
杨开慧的提议与毛泽东不谋而合,实施中顺顺当当!
毛泽东帮助泥木工人成立了工会组织斗垮了“鲁班庙”,
工人们依据毛泽东起草的《长沙泥木工会章程》涨薪有了保障!

一九二二年十月二十四日,毛泽东在欢庆泥木工人斗争胜利的时刻,
杨开慧与毛泽东的第一个儿子毛岸英在湘雅医院剖腹产来到世上!
毛泽东领导湖南工人运动的显著成绩受到了党内外高度关注,
总书记陈独秀赏识毛泽东的才干,于四月份调他到上海中共中央!
党的“三大”毛泽东被选为中共执行委员会和中央局委员、中央局秘书,
三个月后,毛泽东到湖南指导中共关于共同合作决议的贯彻回到了清水塘!
毛泽东看到了正在学走路的宝贝儿子岸英和久别的妻子开慧,
为了革命事业毛泽东又很快结束了与家人团聚的幸福时光!
年末回上海时儿子岸英抱着父亲的大腿号啕大哭,
杨开慧心里柔肠千转,难舍难分,显露出惜别模样!
鲁迅先生说过: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毛泽东火车上将自己的离别情怀吟成了一词《贺新郎》:
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
这首词充分表达了毛泽东与杨开慧离别时的痛苦心情,
更是一对情深意笃的青年夫妻离愁别绪爱的感伤!

一九二三年十一月十三日,次子毛岸青在板仓出生,
第二年六月开慧同母亲携带岸英、岸青来到十里洋场!
这是杨开慧一九二〇年从北京回来后第一次坐船远行,
抵上海全家住进了慕尔鸣路甲秀里毛泽东办公的地方!
杨开慧在上海主要负责中央局报纸的传阅和资料剪辑,
闲暇时常帮向警予做女工工作兼而处理些内务文档!
杨开慧来上海后经向警予批准带儿子去照相馆照相,
这就是现存下来最珍贵的杨开慧与岸英、岸青的合影一张。
随着女工运动兴起杨开慧被邀请到女工夜校当了教员,
她经常晚饭后同邓中夏等人到沪西工人区去了解情况!
杨开慧在夜校向女工们介绍长沙工人罢工的经验,
宣传只有团结起来,成立工会组织,斗争胜利才有希望。

一九二四年一月国共合作使中国革命的局面焕然一新,
毛泽东所在的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却出现了斗争异常!
在执行部共产党、国民党左派和国民党右派较量十分激烈,
共产党的总书记陈独秀的态度对国民党右派步步退让!
在统战策略、农民问题上毛泽东与陈独秀产生了分歧,
此时担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长的毛泽东积劳成疾,大病一场!
杨开慧担心毛泽东的身体劝他回湖南休养一段时间,
陈独秀同意了毛泽东回湖南边养病边工作的设想!

王应礼,笔名红雨,山东嘉祥县人,硕士研究生,教授级高工,中国古典诗词学会会员,作家协会会员。曾历任世界五百强企业兖矿集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党务工作处长、总经理助理。多年来,曾在山东人民出版社、山东文艺出版社、解放军文艺出版社、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中国社会文献出版社发表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多篇。中篇小说《左邻右舍》收入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太阳》一书。长篇抒情诗《太阳畅想曲》被收入《中国诗歌作品选》《夏》卷。长篇古体诗《歌女怨》、《万泉河怀古》、《月夜品茗》、《五指山放歌》被收入《中国诗歌经典》一书。2005年7月本人《红雨文集》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后被山东省图书馆收藏。长篇传记文学《洪宪皇帝》、历史题材散文集《千佛山读史钩沉》正在付梓中。本人诗集《烟雨芳华》指日将与读者见面。

主播简介
紫气东来.木蝴蝶
出生于山西,在山东沃土上生活了三十多年的辽宁人。幼儿园保健医是我的职业。自幼只会读书,不会看书,只愿用声音彰显文字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