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则独善
文/米家明
贫穷是个国际性问题,二、三世界国家普遍面临。有史以来,中国的贫穷人口如影随形,积贪积弱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当家作主,由于基础簿弱,仍然不能摆脱贫穷落后的窘境。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国家发展了,大多数人民群众的生活进入了小康社会,但,仍有几千万老、少、边地区的农村群众因各种主客观原因长期处于绝对贫穷的状态。因此,国家十三五规划将脱贫攻坚提到重要日程连续攻坚好几年。期间,派出了大量扶贫工作队进县驻村,着手改造基础设施、整体搬迁环境恶劣的村寨、改变村民的落后观念、投入大量资金发展现代农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副产品和乡村旅游、固基强本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等等。通过艰辛努于,终于在2020年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艰巨任务,让几千万农村人口享受到改革开放的红利,彻底结束了世代贫穷的可悲日子。这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时代制度优势的又一体现,使中国成为了全世界实现整体脱贫的唯一国家。这一伟大创举,可圈可点,可歌可泣,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笔者动情之余,拟小诗一首,以抒感赋:

七律.脱贫千秋伟业感赋
文/米家明
自古贫穷伴黎庶,
身寒饥腹度平生。
水山葱郁无人赏,
漏屋半遮难见晴。
忽入一朝春意涌,
峥嵘数载志终成。
笙歌霓舞民欢畅,
德政千秋西域惊。
2020.12.30

作者简介:贵州省安顺市人。贵阳市工作至退休。长期从事国企高管工作。工作之余,喜欢民乐演奏、体育运动、休闲旅游、文化活动等,尤其对近体诗情有独钟。诗、文作品散见于《中国乡村》、《贵阳晚报》等刋物。将在创作的艰辛之路矢志不渝,力争出好作品,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