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的小木屋
——呼伦贝尔游记之四
海子那句著名的“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每每读来总感觉是那么得明媚,温馨,浪漫,给人以无限的欣喜和遐想。面朝大海,鲜花环绕的这座房子我很固执地认为一定是一座小木屋。读过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依然觉得“恰似眉梢痣一点”的“空中楼阁”只能是小木屋才够意趣和情致。
对于木屋,一直有很多梦想和期待。这一次的呼伦贝尔之旅,住宿几乎全是木屋,这也是内蒙古很多建筑的一大特色。地处大兴安岭,就地取材,省工省力,何乐而不为呢。不管是平房还是楼房,外墙就是直径三四十公分的原木一剖二固定上去,粗犷大气,如同一位阅历丰富的老者,历尽了无数岁月洗礼才沉淀出沧桑的质感。所有内饰也是原木或者加工成长条贴上去,相比外墙精致了很多,但都努力保留了木头本来的颜色和花纹,特别是那些瘤疤,花朵一样美丽,还丝丝缕缕散发着木头本来的清香味道。
美林山庄,就在根河市,是一座二层的木屋,总共就二十几间房子。背靠一座葱绿的山坡,山坡上长满了枝干挺直的樟子松。木屋的左右两侧是几棵高过屋顶的大杨树,细而密的枝叶伸展在木屋上面,浓荫把小屋笼罩起来,使小屋显得娴静又优雅。楼前铺了宽宽的木栈道,一直延伸到停车场和餐厅,质朴温馨而又浪漫。
我们到达时正是“日落西山红霞飞”的黄昏时分,天地万物沐浴在一片柔和的金辉里,又是新雨刚过,青草树叶,鲜亮欲滴。恍如童话,恍如梦境。美得让人热泪盈眶。
沿着木栈道拾级而上,去我们的208房间。淡淡的松木的清香和着雨后泥土花草的味道,一路弥漫。木屋里面的楼梯,墙面,屋顶,包括家具全是木板木条的组合,明亮又典雅,古朴又脱俗,是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气息。
房间不大,采光极好,推窗而望,满目青山,浑身的疲惫焦虑瞬间烟消云散,通体清透,宁静悠然。到了晚间,月光从窗外轻轻猫进来,与墙上的油画细语,与床头的花瓶亲昵,满屋都是月光的生动活泼。躺在宽大松软的床上,和嫦娥谈天说地,和牛郎闲话家常,在这远离繁华和喧嚣的地方,逍遥自在得很空灵,空灵得近乎不真实。
喜欢极了这样的木屋,真想永远留在这里。去山上采野花,去河里捉鱼虾,去森林听鸟鸣,到田野播种收割。夏访雨,冬探雪,草原纵马,山林狩猎,木屋里听风听雨听林涛。沐浴星辉入梦,拥抱朝霞醒来。大雪封路时,在门口挂上几盏大红灯笼,约三五知己,小坐小酌,也来个白居易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呵呵,“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恨只恨怎么我就没有如此的缘分呢,哪怕有个“座山雕” 收了我呢,也是甘愿的 。
二十多年前我曾经写过一篇《小屋》,那时候是孤零零一人来到这陌生的城市,所有的劳苦和迷茫,《小屋》可窥一斑,“想家的时候,就那么默默地坐着,默默中沐浴小屋无限的爱——宽厚如父,慈善如母,温暖如友,那种幸福是欲哭的感动…… 这小屋是我在这陌生城市中的栖息地。也只有在这小屋,我才能将自己安放妥帖”。
当然,这样的小屋,只是我梦中的。我懂得,这世间很多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谓成功与失败,利弊与得失,有时,就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要原始的简单朴素,就要抛舍现代文明的便捷;要都市的繁华就要忍耐喧嚣,要山野的宁静就要耐住寂寞。所有的,只要是你想要的,只要是你选择的,就应该承担到底。徐志摩说“得之我幸,不得我命”。旅行中意外有了小木屋,圆了我一生的梦,也将留在我一生的记忆中。
人说,幸福就是得到了比你想要的更多,这次旅行便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