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谷登山送目远,过路钻洞悟自然】
诗经故里文化传媒总第1078期

铁裕,云南人。笔名:一荒玄,系《散文悦读》专栏作者,《作家前线》、《世界作家》、《霖阅诗刊》等多个平台的特邀作家。96年开始散文创作,先后在《柳江文学》、《华商时报》、《合肥日报》、《中央文献出版社》、《清远日报》、《边疆文学》、《昭通作家》、《昭通文学》、《昭通日报》、《鹤壁文艺》、《文苑》、《乌蒙山》、《中国青年报》、《作家驿站》、《作家前线》、《世界作家》、《世界作家园林》《网易》、《凤凰新闻》、《首都文学》、《作家》、《江西作家文坛》、《湖南写作》、《当代作家联盟》、《中国人民诗刊》及各文学公众号发过诗、文二千余篇、首。

越谷登山送目远
过路钻洞悟自然
铁 裕
周未,昭通山野徒步群进行了一次很有意义与特色的行走,貝体行走路线是:
自乘6路公交车到北闸镇,于8:40分集合,徒步人数为69人。自北闸镇开始徒步,钻过山洞、越山梁,直翻阿巴鲁,挺进老尖山,路过苏家沟,而后向北沙行走,穿过打狗店,再从沟槽折返白沙附近,穿过高速公路,又上白沙梁子,最后直抵青岗岭,徒步结束。
8:40分,各小组长清点人数完毕后,哨子一响,69人的群员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开始了徒步。这是一次高强度的行走,山大、路滑、弯急、林深、寒冷。
当我们走到北闸水库时,骄阳已东升,温柔地照射着大地。那温馨的阳光四射,使得水库泛起点点金光。但见粼粼碧波中,荡漾着一轮红日,高贵而优雅,仁慈而清纯。那景色真是美到极致,美得让人目眩,丽得让人惊心。
而从不远处的山垭口,则有一缕缕雾霭奔泻而来,似欲与那清幽的水相汇聚,然而又流淌不到水库, 正在山脚流连、踌躇,去意彷徨呢。
不一会儿,我们就开始爬山。只见远山连绵不断,裸露出各种姿态:
有的像一条条长龙,正在飞向天边;
有的如妩媚的静女,正在临风沉吟;
有的像缄默的老者,正在低首沉思;
有的则仰望着苍穹,狂妄而又自大。
总之,那群山姿态各异,令人赏心悦目,缠缠绵绵,逶逶迤迤,直抵天涯,在苍茫的大地上,形成无数的奇峰、异景。

当我们转入另一山弯时,气候有些寒冷,但阳光依然高照。自一小峡谷穿越过后,我放眼望去,那嵘黛峨绿的山野纵横连绵,山中的树木蓊郁苍翠,与湛蓝的天际连成一片。天宇中有几朵白云在漂浮,远远望去,仿佛在向山谷间轻盈地流动。缥缈中,恰到好处的构成了一幅充满禅意、诗情、雅趣、盎然的淡墨山水画,悄然展示在天地之间。
看着看着,我不禁想起元好问的一句诗:
此景只应天上有,岂知身在妙高峰。
行走在山中,除了山,还是山。处处山峰挺拔、沟壑幽深。最养眼的是那苍松附壁,独自勾勒出一道独特的风景;而那清溪流涧,鸣出声声低唱,则又是一番韵味;悬崖径险、险象丛生,倒也看到白云飞渡,让人赏心悦目;岩石嶙峋,千奇百怪,但不失为一幅立体感极强的写意的画展。
在山中行走,左一个拐,拐出了诗情;右一个弯,弯出了画意。虽然路滑、路幽、路窄、路弯、路陡,但让人走出了好心情,走出了对世事的感悟。
李白诗云:
天涯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不一会儿,就到了过山洞。群员有的从洞中穿过,有的绕道而行。其实,这个山洞并不算大,但步入洞中,总使人感到有股诡异、清凉的风在洞中吹拂着,令人有些彻骨、冷涩。在岩石的缝隙间生长着一些不知名的野草和一些苍苔,以此印证了山洞的古老、幽静。
穿过山洞后,又见高矮不一的山野在大地上奔涌、列队、蜿蜒、恒贯、起伏。
那场面,宏伟、壮观;
那声势,浩大、激昂;
那境界,深邃、幽远;
那意境,美丽、清新。
而山野一山重着一山,山山相依相畏,似在遥相对望,又似在亲密无间。
这情景不是有点像李煜的词所云:
一山重,两山重,
山远天高烟水寒,
相思枫叶丹。

正当我冥想时,只见老尖山早已在迎候我们的到来。老尖山在众山丛中危然耸立,静默无言,如一世外高人,以冷漠的目光俯视着茫茫雾霾、滚滚红尘。当我们走近时,但见苍松翠柏如浪似浪在涌动着,而云雾在其间袅袅娜娜的缭绕,轻轻盈盈的笼覃,神秘莫测。老尖山在缥缈中,仿佛在向另一座山对望着,又似在叙旧,在不断的斟酒而吟,此情此景有些像李白诗云: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静坐于山中,默默地眺望着这自然的美景,想到了人生,想到了这纷繁的尘世,想到了漫漫旅途,不禁想到了刘长卿的诗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休息了一会儿,我们又开始行走。这时路是那样的险峻、坎坷,甚至充满着危险。
这一处是耸拔的峭壁,青黝黝;
那一处则如龙盘虎踞,冷飕飕;
这一段峰峦叠嶂奇异,千姿态;
那一段是深幽的峡谷,险象生。
不远处,只听小溪潺湲而流,音如妙语入耳;丛林虽幽深,但也闻鸟儿相鸣,噢噢成韵。
行走到一山顶后,我们坐下来休息、吃饭,补充能量。我默然看着苍茫的大地,悄然沉思:

我们行走在这烟火缭绕的浮世,虽有诸多的苦恼与失落,但应当屏弃心中的浮躁与贪念,独爱这时光倒影的浮尘。
正如布赖恩所说的:“到广阔的天地中去,聆听大自然的教诲”。
是啊,大自然把人带到宇宙这个生命的磁场中来,我们不仅只是欣赏宇宙的美丽、壮观,而是要探索宇宙的奥秘、遵循自然的法则。
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在这纷繁的世间,还有什么真正的能让我们挽留住?只有踏实的走过去,才不枉此行。正如我们徒步一样,涉过的是清幽的水,爬过的是坚挺的山,而流逝的是无价的光阴。
人生在世,心在路上,魂在梦里。
清贫并不可怕,怕的是失志;
孤独可以忍受,怕的是虚空。
我们可以清清白白地来,两手空空的回归,但不能让空虚灵魂在路上茫然飘泊。
我们生存于这世间,就应当感悟自然、顺其自然。无论外物如何引诱,只要心不动,世风又怎奈何于我;面对逆境、不幸,心若不伤,岁月自然无恙。

生命也许是痛苦的,但过程是美丽的。如果我们把这痛苦的生命赋予其满腔的激情与热血,就会使我们感到这种痛苦也是美丽的。它也许会给我们启示:
被我们浪费的今天,是那些老死的人们的奢望与梦想;
我们所厌恶的生活,竟是一去不复返的曾经与回忆。
我们感悟自然,我们才懂得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
我们顺其自然,是一种心灵的洒脱,我们不计较个人得失,不畏惧艰难,能够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我们亲近自然,就会淡然处世,活得轻松、惬意,过得乐观、豁达;
我们拥抱自然,就会以平和的心态应对万事,以无畏的精神行走,以无为的境界活着;
我们热爱自然,就会领略大自然的灵、真、空、奇、妙,就会陶醉于风的动、虚、清、爽、快,就会保持一颗淡然、宁静、随缘、随性、随行的心境,从而达到心灵的纯粹之静美。

一声哨子响起,打断了我的沉思,行走又开始了。我们翻过一座山梁后,只见山谷间的白云汇聚在一起,形成了场面壮观的云海。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如此之浩大、壮美的云海。它平静而温柔,祥和而美丽。它确实有着海的浩瀚,海的气势,海的辽阔,海的度量。
一会儿,那云浪雾涛又从天宇间倾泻而下,直向云海中飞滚而来,是那样的气势恢宏,是这般的激情澎湃。
不一会起风了,那云海开始躁动、翻滚。时而像一团团锦绣,在天宇间拉开;时而又似长长的绫罗,在各个峰间飘来荡去;时而又如飞溅的雪浪,一浪高过一浪;时而又如滚滚的波涛,以排山倒海之势,向着山野、向着峡谷惊天动地的呼啸着狂泻而去。
我们沿着山梁往前走着,只见满遍野都是乳白色的云雾,犹如惊涛骇浪,在奔泻、在急流。那架势,仿佛要将整个大地都吞没。而在滚滚的云雾中,隐约见到一山峰在云海中漂浮,我又想起李白的一句诗:
际天云海亦无涯,径从一叶舟中渡。
雾气越来越大,大得让人无法辨认方向。此时,我才深深体会到,这才是真正的弥天大雾。
由于天气骤变,气温急剧下降,许多群员都身着单薄的衣裤,不觉寒冷起来,此时真可谓:高处不胜寒!

我们开始下山了,由于雾大,几乎看不清前行的路。但群主沉着、冷静,处变不惊,带领群员们有条不紊地往山下走去,而群员们也相互关照,体现了山野群的团结、友爱、互助精神。
当我们路过一山野时,由于气温的寒冷,漫山的树木、荒草都结成了冰花,在丛林间猎猎盛开着。
虽然花不算温馨,但却很美丽;
虽然花没有芬芳,但却有个姓;
虽然花不太窈窕,但却很醉人。
群员们不畏天气寒冷,个个在冰花前拍照、留影。尽管天气是那样的寒冷,但群员们没有一个叫苦喊累道冷。
我想,山野群真是野,野出了豪情、壮志;野出了团结、友爱;野出了气吞万里如虎的胆略;野出了面对困难、艰险的无畏精神;也野出了独有的热情、奔放;野出了旷达、洒脱;野出了对未来的追求与企盼;也野出了对人生与自然的热爱与感悟。
到了山下,雾依然茫茫弥漫着。在经过一岩洞时,我仿佛感觉到了那苍古疏幽的气息,听到了那盈盈天籁的鸣唱。洞前有一山野在沉睡仿佛被我们吵醒,它睁着惺忪的眼睛看着我们。我想:在若干万年前,这里定然是幽静而美丽,空旷而祥和,山野也无人惊扰。然而,只因我们这些红尘的过客,才惊扰了它的美梦;只因世间的凡夫,才撕碎了它的宁静;只因乡野的俗子,才点破了它的寂寞。
正当我冥思时,只听从不远处传来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我们顺着声音走去,只见朦胧中有许多推土机在推土,农用车在运泥,工人们在忙碌着。一些楼房在朦胧中隐现,许多地方堆着些钢管、角铁。一打听才知道,听说这里要建个电解铝厂。其工程之浩大,占地之广阔,对自然的破坏力之巨大,令人咂舌。在迷濛中,我仿佛听到了大地痛苦的呻吟着,山林在幽怨的哭泣,我仿佛看到鸟儿在向远方飞去,野兽在四处奔逃。
而那茫茫迷雾,似乎怀着一种愤怒的情绪,将整个工地层层围住,时而在涌动,那是带着悲愤的颤抖;时而在翻滚,那是带着怒气的狂暴;时而在怒吼,在那是带着不平的呐喊。那雾霭仿佛在为丛林申冤,仿佛在抗议人为的对大自然的破坏。
而在这时,由于雾大,我们迷路了。在那儿转来转去,看不到方向,辩不清山形,导航也失灵了。但群主和领队非常沉着,先询问了工地上的工人,然后又重新定位、导航,终于找到了一条可走之路。
过了一个多小时后,我们上山又下山,越岭又过坎,终于走出了迷雾。只见不远处又是山野相连,起伏逶迤,山峰攒簇,如蛟龙升腾,似蟒蛇蜿蜒。此时,雾渐自散去,又见一片天地。
走着走着,我又想起李白的一句诗: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这次徒步,由于在山中一度迷失了方向,尽管山茫茫,雾濛濛,但仍然顺利的完成了徒步计划。
下午6点多钟,我们才走到青岗岭,乘公交车返回。

图片由作者提供
投稿请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