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壮哉!尼亚加拉大瀑布
——绚丽多彩的加拿大之旅
文/何华晃

2019年4月16日,我与老伴到加拿大旅游探亲,探望加拿大满地可的女儿。
离别多年,女儿在加国生活得怎样?一直是我们的牵挂。到了滿地可,只逗留了几天,便急不及待向女儿提出到多伦多目击加拿大的尼亚加拉大瀑布。这世界级著名景区,太吸引人了。所以,到加拿大第一时间就要去看大瀑布。为了让女儿女婿留假期陪我们一段在加拿大的长时间,我只让他们送到车站就俩老自己出发了。因为我的行囊中还装着几句应付问路的番鬼话。上午八时的车票,下午五时便到了多伦多车站。早年在大陆的同事和学生早已在车站等候了。旅途一路很顺利。

翌日一早,我便急不及待,食了早餐便与同事、学生夫婦一起驱车前往我魂牵梦绕的尼亚加拉大瀑布。这天,观赏瀑布的游客特别多,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整个景区像汹涌澎湃的潮水。很不容易,我们挤进几乎无缝可插的人流,找到一个覌赏点,直击它的全貌。创造世界奇观的那一条横跨美国纽约洲与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尼亚加拉河,是一条连接伊利湖和安大略湖的一条水道,河流蜿蜒曲折,全长54公里,海拔却从174米直降于75米,上游河段河面宽,水流较缓,但从距伊利湖北岸32千米起河道变窄,水流加速,在一个九十度急转弯处,河道上横亘了一道石灰岩构成的断崖,水流丰富的尼亚加拉河流经此地,骤然陡落,水势澎湃,声震如雷,便形成了世界上最狂野的尼亚加拉瀑布。我们站的观赏点,近距离目睹了急流在断岩持续大面积跌荡而下的狂野姿态,此时此刻,我被那震耳欲聋的“隆隆”跌荡声和飞溅的水花震撼了,如置身于一个炮火连天的战场,如进入一个万马奔腾,狂狮怒吼的壮烈场境,我拿着手机,不停地拍摄,我要将这壮烈的世界自然景观定格在手机镜头,留作永恒的纪念。
当年古巴流亡诗人玛丽,为反抗西班牙殖民暴政,争取独立流亡来到这里,对美如仙境,震魂撼魄的瀑布写下了《尼亚加拉瀑布颂》:哦,狂潮!令人心悸地奔腾,一如命运不可抗拒的怒涛……读着这诗,面对眼前景观,心潮澎湃,一股沸腾的热浪在心中涌动。它那铺天盖地的磅礴气势,飞流直下的壮观场面,一直留在心中,无法忘怀。尼亚加拉瀑布,太美!太震撼了!

加拿大的尼亚加拉瀑布,世界奇迹,令人叹绝。但奇迹一直不为世人所知,直到1678年,一位法国传教士来到这里传教,发现了这一大瀑布,禁不住为它“不可思议的美”赞叹不已,并精心考察,用文字记下了自己的见闻,对这绝妙的人间仙境传神描述,把这仙境介绍给了欧州人。但让尼亚加拉瀑布响誉世界的是法国皇帝拿破仑的兄弟吉罗姆.波拿巴,带着他的新娘子来尼亚加拉瀑布度蜜月,回到欧州后在皇族中大肆宣扬这里的美景,从此,欧州兴起了到尼亚加拉度蜜月的风气……加拿大瀑布从此声名鹊起。年已古稀的我和老伴,来到这人间仙境,也如年轻的恋人度了一次甜美的“蜜月”。
几年来,我两度到美国,但对其瀑布不感兴趣,我一定到加拿大,零距离目睹它的正面狂野景象,这是多年来的夙愿。这积聚心中的夙愿,今天,终于实现了

【作家简介】何华晃,台山市汶村人,1944年出生,华南师范学院中文专科函授毕业,台山市教育局退休干部。退休后,坚持在各级文学报刊发表散文小说评论纪实文章。至今已在《江门作家》《侨乡文学》《侨都新观察》美国《台山文化之友》《微篇小说》等文学刊物和《台山文学报》《台山文化》《台山文评报》江门五邑《孔雀花》报发表文学作品100多篇。作品在县市级征文比赛多次获奖。小说《真爱》获中文在线五邑原创文学大赛短篇小说优秀奖,散文《川岛行》获省征文比赛一等奖。2010年,由中国县镇年鉴社出版短篇小说集《情向何处》,2013年再版《情向何处》(增订本),2017年由团结出版社出版文学作品选集《侨乡放歌》。作者现任《台山文评报》副社长,《台山文学报》美国《台山文化之友》顾问,是江门市作家协会、江门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微篇小说作家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