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清彦,邯郸丛台区人,中学高级教师,华语文学院院士,河北省散文学会会员,河北省民俗学会会员,河北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交流协会会员。获河北省第六、七、八、九届散文名作优秀奖,阳光邯山杯征文第一名,中国散文学会“当代最佳散文创作奖”。著有散文集《静心看世界》。


墙角数枝梅(二)
张淸彦
很快,半年一晃就过去了,二人都违背了自己的诺言。梅香没给他发信,也没收到他梅杰的来音。现在,她的工作有了着落心情好点儿了,就又思起了他——朋友好同学。梅英同学最近来信时也曾打听他,问到她与梅杰如今情况是怎样的。
她怎么能忘记,梅杰对她的帮助关心和爱护。上高中在学校时,她对他就一直佩服和仰敬。她敬慕他的品行与才华,尤其是他那突出的文学知识和才德,老师夸赞他,校长也高看他。数理化竞赛总优秀,校报上作文他总有,校长青睐他这个好学生,专为他照相拍下了最美时刻的倩影像。而且,他还会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比电台播音员不落差。
尽管他高考落选了,分行异地处。可是,她好像处在一个强大磁场的包围中,而这个磁场的磁极便是梅杰。所以,她的身心总是不由自主地倾向于他。
二人虽然居异地,可她总希望能得到梅杰一点好的信息。她对他十分惦记和挂念,心目中,一颗晶莹未出土的珠。她很想知道梅杰毕业以后的情况,可是,自从高考分别后,他一直杳无音信不光顾。看眼下,春节快要到来了,可他仍然失联无音讯。她再等不到明年了,心里总牵挂:他究竟在干啥?
万紫千红花艳过,
众绿逝去无秀色。
苍宇凋零旷野场,
万物蕴能无声响。
墙角枝梅幽香飘,
拒寒迎春送欢笑。
就这样,梅香思索良久终于发去了第一封信,向他去问询。
梅杰从县中毕业,回到了他的家乡辞欢庄,他在遭受着与梅香相同的“梅”运。
回到家后,梅杰整天呆在家里不出门。邻居、伙伴前来看他,他就像跟人家生气似的,脸上总是笼罩着一层厚阴云,难看又怕人。别人要是问他其他的事,他还哼哼哈哈的随声应附几句话,倘若提到学校的事他就无语不答话。
原来高中毕业前,家长从他的试卷、家长通知书中就得知,他是班里出类拔萃的优秀生。从当时的情况看,参加高考没问题,所以,当时他说了些夸口话“不考虑上中专”。然而情况恰相反,连他自己也没想到,会有如此惨结局如此反常“戏”。他咋给别人说?怎么给家里人谈?在临近高考那时期,由于他精力偏移有分散,再加上考场思想高度紧张……总之,他高考落选了。他没有考上,连个中专也没考上怎能不心伤?他为此烦恼和苦闷,终日躺在家里边悄声哀气叹。
“上大学的希望毁灭了。……可是,原因在哪里,这究竟该怨谁?”
“还能怨谁呢?只能怪自己!”每当他烦恼过去后,就生气地斥责自己。
可是,眼下一切都晚了。怨,又有何用呢?总躺在家里傻生憋闷气,谁会改变眼前糟糕状,会青睐你梅杰而再仰望……?
梅杰就是这样反来复去地思想着,无论如何也找不出好的办法和出路。他在困境中挣扎;在苦闷中煎熬;他身心处在潭地里迷茫难逃离,不能驾驭自已。
一天,家里忽然来了名老年妇女。听口音,是老太太的语调。来人说话一串一串的,尽用褒义词,听起来口才不错。这是干什么呢?梅杰躺在里间的床上心中纳闷想。他仔细一听,“噢,明白了。”原来这是给他提亲的媒婆。不提亲事便罢,一提这个倒使她想起了田梅香,想起了他在学校的生活。她……,他不敢再想下去。他知道,他目前困境的来历。于是,他不由自主地冲出里间,一口说定现在决不谈这些事情。
就这样,接二连三的媒人全都被梅杰打发走了。
他终日少言又寡语沉默无声息,整日沉着呆面孔没露过一丝笑容。父母亲人看在眼里怎能会不焦急?然而,对梅杰无论怎样开导都不起作用,父母感到束手无策不知该咋做。
后来,在别人劝说引导下,他到近村的一个砖场去上班了。梅杰心里很清楚,虽然没有干过重体力活,现在必须得“干”!现实的情况就摆在脸前,哪有救世主?谁能来改变?他要学适应新环境,学融入新生活。
梅杰今年十九岁,在县中上了三年学,身体显得有些虚弱。他中等身材纤细身条,瘦板板的身子,细嫩的面孔,一双浓眉大眼睛显得很聪颖。他那匀称标志的身材把他的整个身形融为一体,走过之处,引人注目。说起话来,条理清楚耐人寻味,俨然是一个书生样。他在教室坐惯了,回到农村刚参加劳动就到砖场去上工,自然有些不那么适应。然而,他又不得不去适应,而且必须要适应。

顾问:李振刚
作者:张淸彦 /主编:墨客刘恒
投稿微信:177347179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