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
这是异国的土地
震耳欲聋的炮声
伴着中国军人
阵阵的喊杀声
回荡在历史的天空
我还是在银幕的
枪林弹雨中认识你
这烈士鲜血
无数次浸染过的土地
"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再熟悉不过的旋律
总让人想起
想起那一群群,一个个
血性男儿
英雄儿女
用信念创造的战争奇迹
用生命写下的不朽传奇
有人说,上甘岭战役
是唯一收入美国
军事教科书的中国战例
选择中国军队课题时
他们认为
把上甘岭战役
这个问题搞清楚了
才能真正了解中国军队
才能取得真正胜利
这么多年
直到今天
美国人依然不明白
为什么
当年无数的大炮
世界一流的火力
却无法征服
无法征服一个小小的高地
在上甘岭
美国人想不通
当时只有两个连守卫
却能抵御世界最强悍的军队
他们不明白
为什么成千上万的"勇士"
进攻数百次
几十天攻不下
一个小小的弹丸之地
当年,上甘岭
不到四平方公里的阵地
倾泻炮弹近两百多万发
出动飞机三千多架
投弹五千余枚
超过二战以来最高水平
山头被足足削低两米
阵地变成焦土
表面阵地放弃后
我们的战士转入坑道
以另一种作战方式
严防死守
寻机毙敌
上甘岭的坑道
没有亮光,空气混浊
硝烟味,血腥味
屎尿味弥漫坑道
让人窒息
坑道缺水
压缩饼干咽不下去
没水喝
没给养
有的是相互的鼓励
和战胜困苦的勇气
坚守阵地
直到反守为攻
绝地返击
这场战役
震撼了美国人
“联合国军”总司令
把上甘岭称为“伤心岭"
美国人不知道
一个苹果的故事
一缸水的故事
一个战士用胸膛为战友
开辟胜利之门的故事
不知道
中国人为什么
能表现出
前所未有的民族精神
一个民族
迸发出如此巨大的凝聚力
我们的战士视死如归
战士们回答
因为,身后就是祖国
那里有父母、有妻儿
有可爱家乡
春夏秋冬的美丽
为什么美军攻不下上甘岭
因为上甘岭上
个个都是英雄
人人都在倾尽全力
麦克阿瑟晚年回忆录里
写着这样一句话
“谁要和中国陆军开战
他的脑子一定是有病!”
当年,美国人在朝鲜
在太平洋的西岸的土地
认识了中国军人
见识了中国志气
又是一年秋风劲
又是大雁南飞时
曾经的铁血军魂
跨越时空
历久弥新
一直被后人铭记,传颂
江山不老
山河无恙
曾经的誓言
曾经的号角
曾经的喊杀声
气壮山河,感天动地
所向无敌
作者简历:王世达,笔名书童,四川巴中人,曾在武警咸阳市支队服役,服役期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陕煤集团澄合矿业公司从事宣传工作,中国煤矿作家协会会员,陕煤集团职工作协会员,澄合矿业职工诗文协会会长。
电话:15592371898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