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福区人武部马栏山大点兵
全国首支基干民兵新媒体大队挂牌出征
中国民兵新媒体5月8日讯 ( 特约记者陈静、摄影 傅聪 通讯员、张贻龙、陈月亮、彭达 ) “我是开福民兵,我光荣,我自豪!” 5月8日,伴随着新入队民兵、湖南卫视新闻主播魏哲浩铿锵有力的表态代言,“传承红色基因,争当优秀民兵”第二届长沙市开福区民兵集中点验仪式,在浏阳河畔拉开序幕。
40余支队伍、千余人员,数千套(件)装备,分别以支援保障、应急救援、防空行动等为基本内容进行整组大点验。全国首支基干民兵新媒体大队也同时挂牌成立。
新质力量成靓丽风景
智能控制的无人机、一应俱全的综合救援装备,水下侦察机器人、专业化的宣传车……在点验仪式上,18支齐装满员、蓄势待发的新质民兵分队刚一亮相,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近年来,开福区人武部积极响应中央军委号召,精准对接国防动员任务要求,充分利用辖区宣传媒体等资源优势,大力开展新质民兵队伍建设,成果斐然。
除了组建无人机民兵排,配备无人机飞行器、操控平台、综合救援装备等高精尖装备。开福区人武部还紧抓宣传力量整合,发动驻地湖南广播电视台、湖南日报社、马栏山视频文创园等媒体机构和文创单位,抽调业务能手、精兵强将组建了全国首支基干民兵新媒体大队。马栏山新媒体大队位处湖南媒体融合新地标,“中国V谷”马栏山视频文创园。下辖传媒排、法理排、无人机侦察救援排等分队,队员百余人。
传媒排主要由湖南日报、湖南广电的编辑记者组成。
担负着弘扬社会主旋律、宣传普及国防教育等职责。润物无声,成风化人,已成为民兵队伍中一抹亮丽的色彩。
法理排都是由具有法律职业资格的专业人士组成,主要担负执行法理宣传,以理服人,依法治区。
无人机侦察救援排由马栏山当地22名无人机操作手组成,重点执行空中侦查、图像传输、森林防火、防汛抗洪、巡逻检查等任务,进一步提升了民兵遂行多样化军事行动的能力。
与此同时,水上搜索救援、智能机器人侦察救援、生物支援保障、卫生防疫、爆破工程技术等一支支新质民兵力量队伍也快速组建完成。
专业、高效、智能……一个个振奋人心的词汇标志着开福区人武部新质民兵建设,正加速实现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由传统领域向新兴领域转变。
开福区人武部政委陈松华说,未来在抗洪抢险、抗震救灾等急难险重救灾等任务中,这支新质民兵力量将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并推动民兵抢险救灾从人力型到智能型、专业型的转变。
光荣属于开福民兵
“我是民兵,此时不上更待何时……”在整组点验仪式上,民兵钱招昕结合亲身经历讲述的战“疫”故事,让参加点验的许多人“泪目”。
钱招昕是开福区人武部支援保障分队民兵,也是湘雅医院院办主任,今年2月初他带领130位医护人员奋战湖北战“疫”一线。
“我对像钱医生这样的民兵心怀敬意,他是我们学习的标杆。”新入队民兵雷剑听完钱医生的战“疫”故事如是说。
开福区人武部领导告诉记者,之所以在整组点验仪式上安排这项内容,旨在通过分享英雄故事激发新入队民兵的使命感和光荣感。
翻看点验活动议程,六个“专属荣光”赫然在列:入队欢迎仪式、为优秀战“疫”民兵颁奖、媒体专访英雄民兵、发放《基干民兵证》、发放民兵困难服务卡和民兵优抚优待指南,满满的民兵荣誉感无处不在。
智能通信分队民兵曾卫峰告诉记者,为新入队民兵举行隆重的入队欢迎仪式,开福区已连续举行了两届,区委书记致欢迎词,鼓励他们入队后苦练军事技能、增长才干,积极投身强军伟业。
为擦亮“民兵”这张名片,开福区人武部下一步还将推出《开福区民兵优惠优待暂行办法》,从民兵子女入学入托、家属就业、景区免票参观、就业创业、培养使用等17个方面进行探索,打造民兵荣誉体系。
“当民兵的荣誉感越强,民兵爱武装、干武装、强武装的积极性就越高,民兵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就更强,更能激发民兵像现役军人一样的担当!”。开福区人武部领导信心满满的表示。

观 澜
树牢时刻准备打仗的意识
文丨湖南省长沙警备区政委 曹友华
民兵,亦兵亦民。较之部队,民兵战斗力建设是一项更为庞大繁杂、更富有挑战性的系统工程,搞好总体设计尤为重要。打造一支适应现代战争需要的民兵队伍,就要在进一步融合军地资源优势、全面提高科学化建设水平、大力提升战斗力上下功夫。
以使命任务为牵引实现体系重塑。进入新时代,民兵编组编什么、怎么编?新兴领域这么多,在哪些地方拓展组建民兵队伍?必须紧盯任务要求,紧跟战争形态变化和社会科技发展,深耕包括非公企业、社会组织、科研机构在内的厚土,使所建能用、管用、好用。技术推动时代进步,思想则引领时代发展。思想的产生首先需要有一批“仰望星空”的人。民兵编组既要脚踏实地编为所用,又要对接部队补短补盲,加快实现与现役部队的优势互补、功能耦合、协调发展,提高对我军体系作战能力和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贡献率。打赢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作为支前保障力量的民兵,在编组建设时也要从过去重数量、大呼隆走向基于质量效能的精确精细。只有把握不同领域的共性和个性,瞄准专业保障、精确动员、精准对接,才能提高建设精准度和实效性。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进编组改革。紧贴时代特点创新编组模式,抓好分类建设,科学编配专业力量,推动民兵编组向城市新地域、专业新领域、经济新组织深化拓展,使民兵工作持续保持旺盛的生机与活力。做好准备打仗的精神准备。从世界最近几场局部战争和近年来部队遂行的多样化军事任务看,往往事发突然。强化准备打仗意识,必须着眼这一特点引导广大民兵做好精神准备。着眼未来打什么仗,以及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需要,搞好针对性教育培养。激活准备打仗的持久动力。当前,部分民兵对“备而不战、练而不打”的价值产生模糊认识,当先锋、打头阵的动力有所减弱。近年来,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尖锐复杂,国家和军队改革不断深化,稳定官兵思想的工作压力不断增大;各类自然灾害和生产、交通事故频繁发生,非战争行动任务日趋繁重。增强准备打仗的持久动力,就要引导广大民兵不断强化多样化军事任务执行能力,做到能够随时一声令下、立即出动、完成任务。
以经济发展为契机实现转型升级。民兵是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在新兴领域编建民兵专业分队,要深刻理解把握民兵的本质属性,特别是要紧紧围绕“不脱离生产”这一特点规律出思路,找出生产力和战斗力同步提升,生产经营与练兵备战两不误的钥匙。角度决定深度,思路决定出路。新兴企业民兵建设之所以会出现编兵不确实、训练难保证等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没有适应时代发展的特点。企业自身发展和履行国防义务,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项选择,最终必定是生产力和战斗力同步提升的多选和双赢。这就需要军地各级转换角度、调整思路、寻找方法。比如,在空间上,通过把训练场向车间班组转移,破解企业“出兵难”的问题;在效果上,通过提高专业对口率,实现生产与训练的精准匹配、无缝对接;在人员上,通过吸纳优秀技术骨干,达到为军地发展锻炼储备人才的目的。变则通,通则久。新兴企业民兵建设,绝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还有很多现实问题需要破解。这就要紧跟形势发展,学会换位思考,切不可心浮气躁、急功近利。要始终抓住战斗力建设这个根本,围绕民兵使命任务探新路,出实招。要始终坚持教育为先,一手抓训练质量,一手抓国防教育,努力调动新兴企业民兵训练热情,并营造出浓厚的训练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