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风骨之嵇康
魏晋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那个时候,社会动乱,新兴门阀士族阶层社会生存处境很险恶。可能在这种环境里生存习惯了,于是造成了许多人不拘于物,不拘小节的性格特征。士人们大多特立独行,率真而又通透,形成了魏晋时期士人特有的行为风格,后世将这种行为风格称为“魏晋风度”。
在“魏晋风度”之下,产生了许多洒脱不羁,文采卓越的人,这些人凭借自己的才气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个时候,有书圣王羲之,一篇《兰亭集序》堪称中国书法之标杆;有竹林七贤,清静无为,洒脱倜傥;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那个时代,文人士大夫风流自成一派,风雅到极致。但要说起“魏晋风度”的代表性人物,我们就不得不提一个人,那就是嵇康。被人称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一曲《广陵散》,奏起千古绝响!
嵇康,字叔夜,三国时期曹魏的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博览群书,广习诸艺,喜爱老庄学说。魏晋在历史上真的是个很神奇的时代,不说文人风骨,只论外貌,拿嵇康来说,他究竟有多好看呢?《世说新语》里就曾说:“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鹤立鸡群”这个成语是有人在看到嵇康的儿子嵇绍时对他的夸奖,王戎听到这话就说那人绝对没见过嵇绍的父亲,可想而知嵇康得多好看啊!听说嵇康上山采药时,砍柴的人看到了他,还以为遇见了神仙。由此可见,嵇康的外貌也是一等一的,有才又有貌,人的魅力就自然而然的散发出来了。
古往今来,有才气的人很多,但像嵇康这种会写文章,会弹琴,还会打铁的人就不多了。“能属词,善鼓琴,工书画,美风仪”,可以说是全才了。嵇康最擅长写的是诗歌跟散文,其写作风格跟他人一样洒脱,黄庭坚就曾说:“嵇叔夜诗,豪壮清丽,无一点尘俗气,”这很贴近嵇康的人设了。嵇康不但在诗文上面有很高的造诣,在音乐上也有自己的见解。他喜欢弹琴,也擅作曲,除此之外,作为一个文学家,还得写几本关于音乐理论的著作,这就是将所学完美的融为了一体。
像嵇康这种不拘于世俗之人,不难想象,擅于书法的他一定在草书上的成就最高,毕竟字如其人,人有多潇洒,字就有多豪放。后人称其书法“如抱琴半醉,酣歌高眠,又若众鸟时集,群乌乍散”,这就很嵇康了。当然,没事的时候画几幅丹青,别怀疑,没有什么是嵇康做不了的,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说的就是这种天才了。
老庄思想的精髓就在于崇尚自然、崇尚自由、崇尚简朴,作为老庄思想的坚实拥护者,嵇康坚持贯彻这些理念。嵇康经常赞美古代隐者达士的事迹,向往出世的生活,所以不愿出仕为官。但是没办法,太有才啊,才名远扬,统治阶级怎么能放过这样的一颗闪闪发光的明珠呢,所以就想要嵇康出仕做官,好友山涛也劝他代替自己的职位,但嵇康是谁啊,如果就这样妥协了怎对得起自己的一身风骨。于是转身而作《与山巨源绝交书》,列出自己有“七不堪”、“二不可”,坚决拒绝出仕,得了,直接跟好友山涛绝交了。
在现代社会,男生只要长得好看一点,身后就会追着一大批迷妹,那像嵇康这种惊才绝艳的,自然就少不了小粉丝了。据说有一个人叫赵志,看见嵇康时惊为天人,从此茶饭不思,日思夜想,整天就惦记着要见一见嵇康。还有一个叫钟会的,因为偶像看不上他,从此记恨上了嵇康,直到把嵇康给弄死了,因爱生恨之典范啊!
说起嵇康之死,大概就是天妒英才吧。“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人太有才气就招人嫉妒,尤其是这个有才的人还不能被统治者所用,那就必须除之而后快。嵇康的小粉丝钟会想要嵇康为他点评自己的得意之作,但是又不好意思直接去见偶像,于是就把作品直接扔进了院子里,但嵇康久久都没给钟会回应。嵇康在干嘛呢,不好意思他在忙着打铁,没工夫看文章,当然也看不上钟会你这个人,所以直接忽视了,钟会知道了,那叫一个气啊,所以直接粉转黑,开始了对嵇康的报复之路。
机会很快就来了,嵇康因交友不慎,一不小心就被损友给坑了。大致就是吕巽这个做哥哥的,看上了弟弟吕安的老婆,并耍手段把弟媳给睡了。吕安知道了,自然生气,就想把哥哥给告了,这两人和嵇康都是朋友,嵇康知道了就想做个和事佬,毕竟家丑不可外扬。谁知道吕巽倒打一耙,说吕安不孝顺,竟然敢打母亲耳光,古人最讲究孝道,所以吕安被抓进牢房了。嵇康知道后非常生气,于是就和吕巽绝交了,但因为牵涉进了这件事,又有钟会在一旁虎视眈眈,嵇康还把皇帝给得罪了,所以直接就给判了死刑,嵇康就这样结束了他短暂而又丰富的一生。
一个人只有在面对死亡时,才能看出他真正的风骨,像嵇康这种神仙般的人,真的是上刑场都跟别人不同。临刑前,嵇康从容淡定,面色不变,还抽空抚了一曲《广陵散》,弹完之后,感叹了一句:“《广陵散》于今绝矣!”就慷慨赴死了,让世间无数人为之感到惋惜。据说行刑当日,三千名太学生集体请愿,请求朝廷赦免他,但是朝廷岂能受尔等威胁,嵇康注定要结束自己的一生了。
魏晋风度,是一种真正的名士风范,如嵇康表现出的“风流自赏”的气度,其仙人之姿,让后世无数人景仰。这个社会一直在发展,可自嵇康之后,却很难找出那般真实的人了,只做自己,不为权贵低头,永远有自己的原则,坚守着自己的道义。
每个人都曾有自己坚持的东西,但是在现实面前,我们都不得不低头,不得不放弃所坚守的原则,直到最后,或许连自己的本心都丢了,变得再也不像自己。可嵇康却始终能坚守自己的底线,哪怕得罪权贵也无所谓,只要不愿意去做的事情,就没人可以逼迫自己去做。“孔融死而士气灰,嵇康死而清议绝。”他是文人风骨之典范,是一个时代的印记,也应是人人学习之榜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