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昏天又暗地忍不住的流星,烫不伤被冷藏一颗死心。苦苦的追寻茫茫然失去,可爱的可恨的多可惜。梦中的梦中梦中人的梦中,梦不到被吹散往事如风。空空的天空容不下笑容,伤神的伤人的太伤心。不去想不去问何处是我家。爱也罢恨也罢算了吧,走天涯望断了天涯,赢得了天下输了她。任贤齐的一首《天涯》总能听的泪流满面。
可是有什么办法呢?故乡容不下肉身,他乡安不下灵魂。欲把他乡做故乡,终究还是异乡人。就像南飞雁,一年四季温暖的南方终究不是它的家。避过寒冷的冬天,春暖花开终究还是要返回故里,繁衍生息,哪怕千里迢迢翻山越岭,年年复年年。
我们是有故乡情结的,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乡愁”让人午夜难眠,潸然泪下了。落叶归根是我们融入骨血的情结。唐王的一句,宁恋家乡一捻土,不爱他国万两金。让多少游子梦回故乡,热泪汹涌。
小时候不知愁,总以为家乡的贫瘠,吃不好穿不好。每次进城,哪怕是小县城,繁华的模样让眼睛都不够用,让心生向往,小县城就这么美了,外面的大都市是不是更繁华?于是和当时的教育口号不谋而合,生发出考上大学走出大山的豪情壮志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十年寒窗苦读,一朝榜上有名故乡知。挤过了独木桥,走进过象牙塔,在大都市的柏油路上踩下了一个浅浅的脚印来。刚毕业就进了老国企,领导问我选择,坐办公室还是下工地跟着工程项目走?最大的区别是坐办公室工资800,下工地2000多。刚毕业的毛头小子谁愿意在小小的办公室一方小天地熬日月?再加上本就农村出来的,风吹日晒那点苦算得了什么?更吸引着我的是薪资的三倍之别。于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跟着项目走。
第一次工作是重庆西南铝项目的安装工程。由于公司一直延续80年的规章制度,刚刚毕业的科班出身要下班组和工人师傅一块干半年,作为实习期。一块去的四个刚毕业年轻人一个月内就跑了仨。我倒觉得没有什么,农村出来的,谁没有干过农活?无非是种庄稼的伙计换成了工业活计而已。再说理论不和实践相结合,以后当了技术员、工程师、建造师等等的级别越来越高,怎么去有效管理,纸上谈兵吗?不是要犯大错,万劫不复。更有一点的是,我当时的女朋友一位湖北女孩正好毕业,义无反顾地陪着我。

于是也就安下心来,和工人师傅们一块干活,讨论学习。一块吃饭喝酒,聊天聊生活。相处也都融洽的很。时间久了就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大多数吃苦耐劳,工资也高,人品还好的工人师傅大都离婚了,一个人过。我就奇怪了,说怎么可能呢?2000年的时候,大部分正常工资也就几百块,可我们的工人师傅一月都四五千的收入了。百思不得其解,后来一个老师傅喝了酒后说,咱们的工作性质是跟着工程走,全国各地到处跑,除了挣俩钱一年四季都不沾家,离婚也没有办法啊?!我看到老师傅眼里有泪光闪烁,什么也没说,一口闷干了半杯酒,烧喉烧心烧肺。
晚上我给女朋友学说了老师傅的话,问那时正你侬我侬热恋的姑娘,你愿意跟着我东奔西跑吗?仍记得那个姑娘信誓旦旦地说,你不离我不弃,夫唱妇随。誓言犹在,人随风逝。这也是后来我毅然辞别公司的一个原因。更主要的是一个跑大了的心,想去更远更大的江湖。

随后就是农民工的大进城,和曾经的知识青年下乡是多么的相似。只是,当年的知识青年下乡是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到农村广大天地进行劳动教育,带动广大农民群众共同致富。而今天的打工浪潮只是自发的到大都市挥汗如雨,用侍弄庄稼的大手去建设大都市的富丽堂皇。换得的那点辛苦钱,苦苦挣扎着跟上物价飞扬的脚步。不禁地又想起来叶圣陶先生的《多收了三五斗》来。
幸运的人在大都市安下了家,扎下根期盼着下一代开花结果,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城市人。而大多数人只是候鸟一样,到大城市取暖而已,最后还要返回自己的窝里去。倦鸟有归林时,泊人无回家日。在他乡挣扎,拼命,只为了亲人的笑容多一点。
爱也罢恨也罢也没有办法,挥别的种种挥不去的种种,
挥不去被淹没的那份乡愁。忍无可忍恨不得别人,挣扎、牵挂也不是办法。走也罢留也罢能有什么办法,今天涯明天又天涯,狠狠一巴掌继续吧。

作者简介:韦海民,笔名韦嘉豪,1979年6月出生于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赵村镇西陈宋村。2004年毕业于河南科技大学,现旅居河南省会郑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