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了半个世纪的爱情
作者/蓝波
朗诵/张松松
一份手稿
八篇 4000多字
行草体 竖排
岁月侵蚀 纸页发黄
字迹斑斑
如泣如诉
书写了一个妻子对丈夫无尽的思念
像滚滚的湘江水呀日夜不休
“足疾已否痊
寒衣是否备
念我远行人
何日再重逢”
这笃情的诗句
这行云流水般感怀动容的挚烈情感
是妻子杨开慧写给丈夫毛泽东的
可是这蘸着血浸着泪的诗文却在杨开慧遇难52年之后
在毛泽东逝世六年之后
才被世人发现
是在湖南板仓杨家老宅的泥砖墙缝里
1927年8月
毛泽东离开湖南去指挥秋收起义,
她孤身一人
带着三个孩子
苦苦等待
孩子在问爸爸什么时候回来开慧在想
润芝啊你有没有棉衣可御寒
他们呀
把思念亲人的苦打碎了
默默吞咽在心里
白色恐怖
日夜寝食难安
开慧深深知道敌人不会放过自己
她夜夜油灯下含泪披衣
把对丈夫的爱与牵念写成诗文书信
装在青花囍字的瓷坛里
藏在老宅的泥砖墙缝中
等啊等,等待丈夫毛泽东回来见到它的那一天
可是那一天最终没有到来
1930年10月
杨开慧在板仓被捕
威逼利诱
敌人让他宣布与毛泽东脱离夫妻关系
倔强的开慧对敌人没有屈服
她连连呼喊
“死不足惜
只要润芝革命早日成功”
一个月后
开慧的血染红了三江四水
染红了板仓山上那满山的杜鹃
领袖毛泽东啊
一直到去世也没有读到开慧的诗篇
可毛泽东却没有一天不把开慧思念
夜深人静 泪千行 难以眠
他挥笔写下
“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好一个骄字 力重千钧
深深地爱
浓浓的情
尽在一字中间
尽在——一字——之间
一个国家
一个开国元勋
夫妻间的爱情之火啊
就这样
静悄悄地燃烧了半个世纪
朋友 请你告诉我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爱情
这是怎样的一对夫妻
朋友 请你告诉我
我们的老一辈革命家
为了新中国献出了生命
到底为了谁
到底……为……了……谁
诗人简介
蓝波,1965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播音专业。上学期间师从张颂先生。工作后拜在殷之光先生学艺。北京语言学会朗诵研究会会员。现任北京朗诵艺术团编导。
多年来,在著名朗诵艺术家,北京朗诵艺术团团长殷之光先生的带领下,与《北京晨报》《北京娱乐信报》《北京青年报》等单位合作,成功地策划了不同主题,不同风格的朗诵会400余场,很受欢迎。2013年起与西城区文化委员会联袂,又将中断49年的首都文化品牌《星期朗诵会》重返舞台,至今已成功策划演出了400多场,好评如潮。
闲暇之余,笔耕不辍。现已编《朗诵365》《山高水长一一献给人民朗诵艺术家殷之光先生》《放歌新时代一一红色诗歌朗诵诗集》《骨笛声声》《京腔京韵咱多情》《布衣謌一一朗诵诗自选集》《虎头山人爱歌唱》等46本。
朗诵嘉宾简介
张松松:中国教育电视台、环球旅游频道制片人、主持人,被中国职工电化教育中心聘为全国职工艺术培训专家。在近两千场综艺晚会、音乐会、朗诵会中担任主持人或朗诵演员,两次应邀在清
华大学举办朗诵讲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