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纪念毛主席诞辰127周年!
冬至已过,新年在望,又到了一年中的12月26日。
127年前,就是在这样一个北风凛冽、万物肃杀的冬日,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毛泽东呱呱坠地。
或许也正是因为出生于冬日,毛主席一生从不惧于任何艰难困苦,越是难熬的时候,他越是抬头挺胸、迎难而上,也因此,他才能带领着中国人民一次又一次地跨过险境。
值此毛主席诞辰127周年之际,一起跟着小编欣赏主席诗词中大气磅礴、霸气十足的冬,感受伟人的风采和胸襟。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北方的冬天风光壮美,千里被冰封冻、万里内雪花纷飞。登上长城眺望远方,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曾奔涌不息的黄河也因被冰冻住而失去了往日的气势。被白雪覆盖的群山仿佛一条舞动着的银蛇,雪白的高原远看好似一只正在奔跑着的白象,他们都跃跃欲试,想要和老天爷比试比试,看谁更高。等到天空放晴的时候,红日裹着白雪,大地就会变得分外妖娆。
祖国的大好河山如此美丽,从古至今让无数的英雄豪杰竞相为之倾倒。只可惜秦始皇和汉武帝输了几分文治的能力,唐太宗和宋高祖在文采上稍逊一筹。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更是只知道拉弓射雕。这些英雄都已经过去了,若要看风流人物,还得看今天的人们。
卜算子·咏梅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风雨送走了春天,飘飞的大雪又迎接春光归来。悬崖已经结下了百丈冰柱的时节,依然有一种花俏丽地盛放在寒风中。梅花虽然清香悠远、花朵儿娇艳,但她从不与春天的百花一起争奇斗艳,只在冬末春初时把春天的信息送到人间。等到漫山遍野山花烂漫时,她只是默默地在花丛中欣慰地微笑着。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
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
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
在雪地里行军,天上地上都是白茫茫的一片,天寒地冻,内心更是急躁、迫切。抬头就是险峻的高山,狂风漫卷红旗,直指前方险要关隘。赣江风雪交加,这次我们要去哪里?命令昨天已经下达,十万工农红军誓死拿下吉安。
五律·张冠道中
朝雾弥琼宇,征马嘶北风。
露湿尘难染,霜笼鸦不惊。
戎衣犹铁甲,须眉等银冰。
踟蹰张冠道,恍若塞上行。
清晨,天空武器弥漫,战马在呼呼的北风中嘶鸣。雾天霜重,露水打湿了黄土地,森林里甚至听不见寒鸦的叫声。军服上沾上的露水因为天气寒冷而结成了冰,衣服犹如铁衣一样又重又硬,战士们的眉梢染上了霜,眉毛结成了银色的冰。在张冠道中缓慢地前进,恍若在塞北行走。
如梦令·元旦
宁化、清流、归化,
路隘林深苔滑。
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
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
宁化、清流和归化三个地方的山峦道路狭窄又险峻,密密的森林幽深而昏暗,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长满了青苔。今天正是新年的第一天,我们又要去哪儿呢?到武夷山下啦,道路宽阔,内心无比轻快,只见风卷着红旗,这样的情景如画一般。
七律·冬云
雪压冬云白絮飞,
万花纷谢一时稀。
高天滚滚寒流急,
大地微微暖气吹。
独有英雄驱虎豹,
更无豪杰怕熊罴。
梅花欢喜漫天雪,
冻死苍蝇未足奇。
雪压低了冬天的云朵,白絮似的雪花飘往大地,万紫千红的百花一瞬间就全部凋谢了。高远的天空乌云滚滚、寒流湍急,大地严密地一丝暖风都无法渗透进去。在这个万物肃杀的时候,唯有英雄豪杰愿意站出来驱逐豺狼虎豹。面对着漫天大雪,梅花凌寒盛放,散发出阵阵幽香。严寒杀不死梅花,只会冻死那些软弱的苍蝇。

冬日苦寒,但毛主席笔下的冬天却格外豪迈壮美、振奋人心。
诗词里,天地是寒冷且辽阔的,而战士们是坚韧和不屈的。
最后,
致敬伟大的毛泽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