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懵子和班长摆弄铁笼商量放置何处的时候,我跑到食堂买了五个白面馒头、双份土豆炖猪肉和一碟合锦菜,招呼他俩到宿舍来吃。为了增强诱惑力懵子掐了一角馒头做诱饵,抱起铁笼向红楼一楼储藏室走去。几个下楼要去食堂打饭的住校生看见铁笼好奇的追着懵子问:这是个啥东西,干么用?懵子装聋作哑笑而不答。就在接近生物标本室大家神经绷得紧张时,蹑手蹑脚跟在他们背后的班长突然鬼声鬼气地说:干嘛用,捉鬼呀——!这拖着长音的恐怖话语一出口,吓得那几个住校生“嗷!”了一声扭头就跑,慌忙中你我身体相撞,碰得手中碗勺叮当作响,引起懵子一阵子哈哈大笑。
根据猎捕黄鼠狼的经验懵子将铁笼安放在储藏室门洞旁,这是耗子出没之处,便利耗子自投罗网,然后才上楼共同吃饭。面对眼前犒劳他的饭菜,饿极了的懵子毫不客气,一口气吃了两个大白面馒头和双份土豆炖猪肉,打着饱嗝拍着肚皮高兴地与过年差不多。
吃过晚饭懵子迫不及待地跑去查看铁笼,诱饵尚在没有猎物。班长说天还没黑,耗子出窝还早,我们便到操场玩单双杠一直到天黑,回楼查看铁笼,没有猎物。熄灯铃响前,再去查看铁笼,没有猎物。懵子有些着急,他换了个放置点,将铁笼安放到一楼楼梯处,这是耗子上楼去的必经之路,但午夜已过依然没有逮住耗子。班长乐观地认为昨夜耗子窝头尚未吃完,今夜不会出洞寻食了,松弛下来的班长竟呼呼睡着了。我也困得实在熬不下去了,不由自主地进入了梦乡。睡梦中我看见懵子提着一只耗子的尾巴炫耀地在我和班长身边手舞足蹈,那耗子如钓钩上的鱼拼命挣扎,试图弯过身子咬懵子的手指,可懵子一抖擞它的尾巴,那探起的鼠头立即低垂下去,懵子得意的嘿嘿发笑,耗子急得张牙舞爪,气得吱吱怪叫,看着真让人解恨!……。
皎洁的月光笼罩着红楼,静得落根针都能听得到,似乎一切都在沉静的酣睡。但有一个人没有睡,此时的懵子微闭双眼躺在床上,他的一双耳朵正监听着捕鼠铁笼的细微动静,经验告诉他,狡猾的耗子同他一样也处于警醒及窥探之中。
猛然间我被一阵嘈杂的声响所惊醒,抬头一看班长和懵子不在房间内,宿舍的房门大开,楼下传来“砰哧!砰哧”的击打声和凶狠的咒骂声。我去摸手电筒,手电筒不在,赶忙套上衣裤,蹬上鞋子就往楼梯口跑,却看见班长打着手电筒正往楼上走,紧跟其后的懵子手提着已经变形的铁笼,里面有只体型硕大滴血的死耗子。被吵醒的住校生在各自的宿舍门口探头探脑,有人还大声呵斥,但看到赤膊的班长都缩回去了,这届住校生都知道班长打架凶狠,是个惹不起的主。班长对着宿舍过道高喊:住校生都听着,红楼里的鬼耗子,俺们今夜逮住踩死了,不会再出来作怪吓人了,大家放心地休息啦!
进入房间,懵子提着铁笼对我说:与它耗了一夜终于在五更头把它逮着了!这家伙凶得很,隔着铁笼撕咬我,没法下套子活捉它,幸亏班长赶到用脚把它踹死了。班长不以为然的说:总算为红楼住校生除了一害,明天就提给张老师看,偷油贼咱给他逮着了!
早操间时分,班长将铁笼及死耗子丢在张老师面前,说到:深夜骚扰我们的偷油耗子逮着了,用得是捕捉黄鼠狼的铁笼!张老师惊讶万分,他说:逮耗子我也就顺嘴一说,没想到那么快当真就让你们逮住了,不简单!厉害呀!他吟了句“自古英雄出少年”并竖起大拇指夸奖再三。然后蹲在地上鼓着泡泡眼仔细观察:这是只非同一般的耗子,通体黢黑,毛发粗硬,牙长爪利,躯干足有茶杯口粗细,从头至尾一尺多长,最奇特的是尾巴尖处有一个玻璃球大小的黑色油泥疙瘩,用木棍捅捅还挺硬。张老师沉吟了一会儿,猛然一拍大腿说:哦,我明白了!他挑起尾巴上的疙瘩球对班长说:你说的那个“咯哒”声定来源于此,耗子拖着它上下楼梯,跑来跳去,击打着楼板就会发出“咯哒”响声。回去你用根绳子栓个石子在楼梯及楼板上拉拉试试,应该就是这种动静。而这个泥球是耗子用尾巴偷油吃形成的,当甏里的油变浅时耗子就会把尾巴伸到甏中蘸油吃,吃完后在地面爬行尾巴尖就会黏上点尘土,日积月累泥球越滚越大就形成了今天这个样子。不愧是老师分析的头头是道令人佩服!班长捻起耗子尾巴说:死耗子丢垃圾箱算了!张老师摇手道:慢着!笼子拿走耗子留下,待会让生物教研室的谢老师来瞧瞧,他见了定会惊喜,说不定会有点标本供体费赚呢!他笑眯眯的在我们眼前做了个数钞票的滑稽动作。
几天后张老师把这件事告诉了班主任马老师,马老师在班会上就我们设法捉耗子除四害,维护学校财产安全,保障住校生睡眠休息的事迹做了表扬!猎手懵子一下子成了全班同学的焦点,大家围着他问这问那,有些同学想看看大耗子及铁笼子,还有些同学想让懵子讲讲铁笼捕鼠原理,更多的同学是想听懵子深夜捕鼠的惊险故事…。面对这突如其来七嘴八舌的提问,不善言谈的懵子磕磕巴巴难以应对,只得喊了一句:都问班长去,是他领着俺们干的!大家立刻转而包围了班长。马老师拍拍手让同学们安静,她说:我看让小孟同学写篇专题作文,登在咱班的黑板报上,供大家一块学习欣赏如何。好!全班爆发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懵子认真对待班报写作任务,晚饭后便挑灯夜战,由于是捕鼠亲历者,因而作文写得主题明确线索清楚内容
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