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校生
小说 /文赵君山
1971年我到济宁一中上初中,因家庭住址离校太远,无奈成了住校生,学校免费为住校生提供的宿舍叫红楼。好在我并不孤单,因为班里还有两名同学也是住校生,其中一位姓付,有个小名叫狗蛋,是他奶奶给起的,说是名贱好养,家在六四农场,是我们班的时任班长,为人仗义敢当;另一位姓孟,家在市郊李营,是班长的同桌,因戴着一副高度近视眼镜,学习成绩又特差,人送外号懵子。
红楼系清末直隶州兴办“新学”时所建,是上百年的老建筑,楼高四层,通体红砖,不加粉饰,是老济宁一中的标志。据班主任马老师介绍,当年红楼一楼是教研室,二楼是教室,三楼是大礼堂、四楼是学生宿舍。一栋楼竟是座集办公、教学、礼堂、宿舍为一体的学校,曾孕育出著名词作家乔羽、外交部副部长张德广、中国人工喉之子杨仁中教授等名家,闻之这些无不令人啧啧称奇。
但我那时的红楼却显得破败不堪,一楼至四楼由木梯相连,因缺乏维护维修,楼梯及扶手老化严重,卯榫处有许多脱节,楼梯板中部下凹明显并多处开裂,人踏上去“吱吱嘎嘎”怪声不断,必须沿楼梯一边小心翼翼上下,否则就有踩断楼梯,拉折扶手,崴脚栽跟头的危险!
四楼共有学生宿舍八间,左四间是女生宿舍,右四间是男生宿舍。男宿舍里的床全是草席大通铺,可供10余人同时就寝,床板硬得硌人。门口墙面钉着块写有《住校须知》的木牌,四周墙壁到处是往届住校生五花八门的涂鸦,米黄色天花板上隐约可见几首不知何年何月出自何人之手的胡侃歪诗。木地板磨损严重,有些条板裂隙较大已经变形,人走上去颤颤悠悠吱嘎乱响。东墙面开有一扇高3米、宽1米半圆顶西式落地大窗,窗外由铁栅栏封闭。不远处有颗一搂粗的桧树拔地而起,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令人疑惑的是,红楼的二楼三楼左右房间均被铁栅栏封闭不予使用。一楼左边房间也是铁栅栏封闭,只有右边部分的房间尚在使用。从外至里依次是校医务室、文体器材用品室、化学教研室实验器皿及化学试剂存放室、生物教研室人体器官及动植物标本存放室、杂物杂品储藏室。其中标本室是吓哭过女生的神秘恐怖之地,平时没人敢去那里。
做一名住校生有几大难处:首先是吃。在那个尚不富裕的年代,住校生一般要带够一周吃的粮菜。学校有食堂,中午和晚上免费为住校生蒸米饭、热饭菜。当时父母每周供给我3斤粮票和5元菜金,别小瞧这区区5元钱,当年一毛钱可买一个大肉包子,或一盘豆角炒肉丝,或一碗红烧鱼。若省着点花还有结余,用来买零食吃或接济一下懵子。班长家庭条件也不错,但他是回族,只吃校食堂的饭,不敢吃食堂的菜,他吃的菜是自带的辣椒酱、咸菜疙瘩这类东西。懵子家庭条件困难,每星期回家都会背来一筐子粮菜,粮食通常是烙饼、咸卷、窝头,菜嘛?与班长吃的差不多,偶尔也带几个咸鸡蛋解解馋。冬天尚好,赶上天热粮菜都发霉了,蒸一蒸硬着头皮也得吃。春夏季住校生常患急性肠胃炎,有的成了医务室的常客,这与吃霉变食物有密切关系。
其次是睡。夜晚的红楼像是一个巨大的音箱,人走在楼梯或地板上无论多么轻柔总会发出奇奇怪怪的声响,让睡觉的人格外厌烦。由于宿舍是顶楼,没安风扇,夏天宿舍里潮湿闷热,蒸得人汗流浃背头昏脑胀。若遇雷雨天,每记炸雷都令整座楼为之颤抖,隆隆地轰鸣声在红楼内激荡回复经久不衰,让人根本无法入睡。冬天宿舍里不准点炉子,就像处于冰窖中,冷得牙巴骨子“嘚嘚”作响。呼啸的寒风灌入红楼,二楼和三楼的一些破门窗便“砰砰”震响,相贯的过道也会激发出阴森低沉如泣如诉的“呜呜”声,让人听得头皮发麻心惊肉跳,想睡而不敢睡。
更让人尴尬的是红楼里没有厕所,宿舍里也不准用马桶、夜壶等排泄容器。你要想常驻红楼必须要有坚韧的“憋功”才成,特殊情况实在憋不住也只好跑下楼先解决了内急再说,由于动静过大扰了人家的好觉,轻则招来一通不讲情面的咒骂,重则可能会挨顿揍。所以在熄灯铃响前男女住校生都要上趟厕所,清理完个人大小便再上楼休息,尽量避免起夜扰人,减少不必要的纠纷。
一些住校生忍受不了这份折磨,宁愿每天起早贪黑跑十几里的地也要回家,这倒让期初拥挤的宿舍空闲了不少。此后红楼里传出个鬼故事,竟吓跑了大部分住校生。故事是这样的:民国时期有位女生在三楼礼堂的钢琴座位上割腕自杀,鲜血沿楼板缝隙洒落到二楼教室内,让课堂里的师生极度恐慌。关于她的死有人猜测是为情而死,但情人是谁,没人知道;也有人说她是住校生,受不了这份苦抑郁而死,但她家庭殷实,不像是缺钱弃市之人。后来警方也介入此案调查,勘察了自杀现场,询问了有关人员,找不到他杀的任何证据,便以自杀草草结案。从那时起人们传言红楼闹鬼,深夜礼堂不时会发出“嗒嗒嗒”的高跟鞋声,钢琴突然莫名的敲响以及疑似女人“呜呜呜”的哭泣声。可众人冲进礼堂四处查看,并无异常发现,令人百思不解。我仨也通过班主任马老师了解到五十年前红楼确有位女生自杀,但自杀动机不明,案子一直未破,家属曾抬尸大闹过学校及警局,后因战乱爆发不了了之。马老师对红楼闹鬼之说不置可否,她反问我们:红楼里闹鬼你信吗?我仨面面相觑,谁也没作回答。红楼里的住校生,
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