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件事可以形容,挺有趣的。有一次我去山东济南开会,会后主办单位招待我们去登泰山。大巴一路盘旋而上。到半山腰,导游给我们介绍,说大家向窗外看。一望下去,整个泰山是郁郁葱葱,都是松树林。他说泰山本来是光秃秃的,自从建国以来,我们政府决定要绿化泰山,所以每到春天的时候,从东北采集松籽──不要看一棵松树那么大,它的籽是很小的,一小片蝉翼中,有一个黑点,它会飞的──用布袋装著,一个布袋里面应该有几千万上亿个松子吧,载满整个飞机,飞到泰山顶上,顺著微风细雨撒开了,漫天遍地的散散整个泰山。这其中,一万颗种子也许只有一颗可以发芽成苗,机率虽小,但是经过二三十年、四五十年,整个泰山就绿化了。
这叫──遍地撒种。我们推广读经,就是这样推广来的(鼓掌)。不过呢,我们推广读经和撒松树种子并不完全一样。松树种一万颗里面,只有一个存活,其他九千九百九十九个都死掉了。而我们读经,撒下去的一万颗种子,只有一个家庭、一个孩子读经,那对其他人是不是没有作用呢?不然。他只要听过我们介绍过一次读经,乃至于听过“读经”这两个字,就在他的生命中种下种子,种在阿赖耶识里面,他将来就会发芽,如果他这辈子不发芽,我们可以等他下辈子。(众笑,鼓掌)各位,你的孩子在读经吗?如果在读经,你一定会想要去介绍给别人,这每个人都是一个推广中心呀,我们一直做读经的推广,并不是因为没有人做,而是因为这本来就是我们的意愿所在。我们不是要打破什么,也不是要成就什么,大家的心里都一样,只想把好的东西介绍给好的朋友,介绍给亲人,这就是在推广。我是抱著这样的心理,遇到人就讲,但是大家要么当耳边风,要么直接和我唱反调。各位,请问你这时候伤心吗?你若伤心,表示你对读经教育推广的诚意还是不够的。他听不听,那是求之在外者,你只做你的,就可以了,那是求之在我者。所以你不要管人家听不听,你就讲吧,当你以这样的态度做这样的事,你就尽了你的诚意了,你当下就满足了。所以,不以成败论英雄。我当时的推广就是这个心情,一直到现在都是如此,遍地撒种,做了十年。
——摘自季谦先生2013年8月14日千人行书院讲座《只要你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