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川船头寨,上天恩赐给世人的土家博物馆
本期驻利川特约通讯员:任茂盛
摄影师/任茂盛 编辑/杨歌
人们常说: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相结合,就会显得更厚重、更绚烂多彩。在利川市谋道境内,就有一座“土司皇城”船头寨。

船头山寨风光奇
物华天宝举世稀
这里地势险要、风景优美、空气清新。山上有茂密的植被、潺潺的流水、天然的岩居、险峻的卡门;山下有层层梯田、香糯的“贡米”。探秘天然的“土家族博物馆”船头寨位于利川市谋道境内,与重庆龙驹接壤。山顶平坦而两头高翘,俨然一艘巨大的游船遨游于九天云海之上,山形如船,名船山;古人结寨山顶,名船头寨。

灵山秀水出人杰
乱世枭雄霸王立
船山先民崇拜老虎,叫“虎”为“罗”,所以,当地居民至今称该寨为支罗虎头寨。船头寨所处的位置地势险要,四面悬崖,并被三重山崖包围,有“铁壁三层盘古寨,螺峰四面护雄关”之说。山寨共占地30余平方公里,船头寨衙门坪东西长约8公里,南北宽约3公里,山麓到山顶垂直高差800米,顶峰海拔1400余米。据《利川县志》记载:黄中的父亲黄俊是龙潭安抚使司,明朝嘉靖三十三年,朝廷巧立罪名将黄俊逮捕入狱。黄中是一个有勇有谋的人。见父亲被捕,立即巧妙周旋,最终将父亲营救出狱。目的达到后,黄中立即揭义旗,修衙门,设关隘,练兵勇,在船头寨聚义,自立为土司皇帝。自嘉靖三十三年起,黄中与朝廷抗衡十年之久。嘉靖四十四年,朝廷调集数十万兵力围剿船头寨,明军在船头寨重兵围攻数月而不克。这时一人进入山寨,弄舌鼓簧,自为人质,诱骗黄中下山议和。黄中中计,下山被囚。士兵见主帅被俘,立即起兵救援黄中,终因敌众难挡,山寨被破,黄中在发配边关途中死亡。

改朝换代风云替
七十二卡匿古迹
时间已过去了500多年,昔日的辉煌和壮丽已不复存在,只留下元明支罗遗址及卡门一座。(遗址由旧寨坝、衙门平、老城墙、天子殿、武台衙门、城隍庙、禹王宫、马道址、鸟经寺、状元坟、杀人坳等组成)。黄中称帝时,船头寨有72座卡门,门前道路有的盘绕如惊蛇、有的壁陡似天梯。向南边的卡门进发时,一路上,翠竹青青、树木葱郁、稻香阵阵,让人流连忘返。卡门不大,但地理位置险要,选址重在防守,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里是船头寨的第三道防线。沿卡门下面一条悬崖边的羊肠小道前行,路边有小小的飞流,清清的山泉,远方更有雄奇的景观。岩洞寨一石高耸,人头寨遥望古今。

雄关漫道色不改
乡旅开拓新天地
神秘的船头寨堪称土家山寨之王,是一部土家山寨的通史,也是天然的“土家族博物馆”。这里岩屋奇特,民居多样,宗祠林立,石刻精湛,牌坊壮观,墓葬神奇,墓碑辉煌。以它为首,鱼木寨、女儿寨为辅的土家山寨群落,构成了举世无双的山寨奇观和土家文化。冬暖夏凉岩居人家上船头寨的路,原来有三条。其中一条路是最为险峻的一条,沿着318国道在崇山峻岭间穿梭。穿森林、过草地、越田埂、跨石阶,一路蜿蜒向上,时而林荫中漫步、时而阳光下前行。登高望远,318国道如玉带缠绕在沟壑纵横的大山深处。远眺,蓝天白云下的鱼木寨雄伟壮观。穿过茂密的竹林,跨过潺潺溪流,一座悬崖下用条石建造的农居赫然显现。远看这个“岩居”好似一个吊脚楼,走近一看才发现,这是一个依托岩洞修建而成的房屋,轻轻敲击石壁,“咚咚咚”之声在山中回荡。整个房屋与天然岩洞浑然一体,俨然是深山里的桃花源。那农居,电线等现代设施一应俱全,屋旁还有石水井、牛圈、薪柴、花草。木质楼房四周翠竹摇曳,树林葱茏,那一棵棵笔直挺拔的树木,像是守护“岩居人家”的侍卫。密林深处不时吹来阵阵山风,凉爽怡人,让人忘了一路的疲倦。岩居不远处,有一口清泉,泉水汩汩,掬一口水井里的山泉,清凉甘甜,沁人心脾。继续前行,便来到著名的“手扒岩”。手扒岩也是一处险要,在悬崖绝壁上凿上阶梯以供落脚,再凿一个小洞供手抓,然后一步一步慢慢上下,岩壁高约8米,垂直壁立,胆大的人在过手扒岩时也免不了战战兢兢,终于顺利通过,也是心有余悸。一路穿村过巷,终于来到船头寨。从观景台眺望,依稀可见山下黄中当年开科取士的龙水文庙和飘带般萦绕的公路。头寨除了这些自然风光和历史遗迹,还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

船头寨传说为玉帝仙船,因向往人间美景,偷偷来到世上,被玉帝发觉后,用支罗锁锁于群山之中。有名的支罗锁,船从远望去,真如铜锁形状,屹立山头。据说,清道光岁贡张宗颜路过此处,欣然作《船山石锁歌》。支罗贡米美名扬从支罗锁同一脉线向下延伸,有一座小山丘,山丘脚下常年渗出一股清泉,不管天干还是天涝,这泉水始终川流不息,常年滋润着脚下的七块小田(约一亩),人们称为支罗田。支罗田里产出的稻米远近闻名。明朝嘉靖初年,龙潭抚司在船头寨设立支罗峒后,峒主每年将新米当作贡品呈给皇帝,普通百姓一粒不敢尝。
《利川史志》记载:支罗贡米米粒细长完整、晶莹如玉、口感滑润细腻、香味浓郁、回味悠长,有温中益气养气胃之功效,为明清时皇室宫廷贡米。支罗一带的米则因贡米而出名,古时专门设支罗米行,凡支罗米,均价高一等。如今,已很难品尝到正宗的支罗米,还在播种季节,便被人高价订购。到了收割季节,订购人便来到田里,现场将“水谷子”收割后买走,就连这“水谷子”的价格通常也比其他水稻高出十倍左右。关于支罗贡米还流传着一个美好的传说。

相传很早以前,在岩洞里住着一户勤劳的人家,他们起早贪黑,却赶上了天旱,地里庄稼颗粒无收。当一家人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白胡子老汉投梦给这家主人,让他们天亮后到屋边的一个小洞里去掏,就会掏出米来。天亮后,这家人果然从洞里掏出米来,掏出来的米不多不少,刚好供一家人吃一天。可是一家人衣食无忧后,渐渐懒惰起来。春天,村里到处犁耙水响忙耕种,这一家人却在晒太阳,看到别人秋后丰收了,又开始眼红。于是,他们找来钻子和铁锤,把出米的洞口扩大,想多掏出些米,结果米没出来,却出来一股清泉。一家人又回到缺粮挨饿的日子。这时白胡子老汉又来到他们的梦里,告诉他们要勤劳不要贪心,如果在这股泉水下游开田种地,定会丰衣足食。听了梦中老人的一席话,这家人开始挖土造田,终于又过上了好日子。

船头寨虽然地势险要,但这里的先人们仍然在千山万壑中开出层层梯田,繁衍生息。就是著名的支罗梯田,也是摄影师们青睐的拍照胜地。

编后语:小贴士本文试图通过对位于利川市谋道镇的船头寨的自然风光和历史遗迹的描述,讲述那一段鲜为人知的土家山寨的历史。同时也向各位读者推介该地美丽的自然风光。这里岩屋奇特,民居多样,宗祠林立,石刻精湛,牌坊壮观,墓葬神奇,墓碑辉煌,犹如天然的博物馆。无论是从重庆还是武汉方向来的游客,都可以在利川火车站下车,再乘坐到谋道的班车,便可到船头寨。

个人简历任茂盛
利川谋道人 土家族 1961.1生 毕业于湖北大学化学系1981.9——1992.10 在利川市第二中学任高中一级化学教师、团委书记 。1992.10——利川市环境保护局(2018年机构改革更名为恩施州生态环境局利川市分局)任高级工程师、宣教室主任。长期从事环境宣传教育工作。主编了《利川市中小学生生态环境知识读本》《农村环境保护宣传画册》《农村环境保护知识手册》等。是湖北民大化环学院兼职副教授、利川市委党校外聘教师。 中国职工摄影家协会会员、利川市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摄影作品及宣传报道、散文、游记分别在中国法制报、湖北日报、马蜂窝旅游网站、恩施日报、恩施晚报、利川新闻网登载。2019年还被评为恩施日报优秀通讯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