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强调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按照教育优先发展的理念,推动好教育高质量发展。今天召开的全省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着力在提高质量、推动均衡、促进公平上下功夫,努力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基础教育。
“德育为先、全面发展、面向全体、知行合一”。要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就要要深化教育改革,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高质量课程体系。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着力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高质量的基础教育,要有高质量的课程体系作为“供给”。要牢记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宗旨,突出强调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突出德育,提升至于,强化体育,加强美育和劳育,提供高质量全面的课程体系,加强对儿童的少先队组织教育,引导并培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高质量的教育离不开高质量办学,打造高质量的课程建设体系,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核心。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设计者和研究者,教师要对未来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具有高尚的的道德情操,博学多才具有扎实学识,怀着一颗仁爱之心。要引领教师建立终身学习的重要理念,加强读书学习,给教师搭建思想碰撞的交流平台。要引领教师立足课堂主阵地,把功力下到课堂,把功力下到学生身上,与学生共成长。要研究教师成长评价机制,推进教师成长梯队的模型研究,搭建成长脚手架,推动好老师成长。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遵循教育规律,系统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坚持问题导向,回应党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问题。坚持科学有效,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坚持统筹兼顾,针对不同主体和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教育,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坚持中国特色,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高占位教育评价需要信息化智能化的评价方式,以降低评价成本,提高评价有效性。要立足孩子终身发展为目标,每个学段都要向下向上学段展开研究,把基础教育学段放在孩子的六十年发展放在去研究评价。评价是促进教育内“循环”的有效方式,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高质量发展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高质量的教育发展是满足人民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的发展。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要有高质量的课程“供给”满足高质量的需求,高水平的的教师“配置”满足高质量的投入,高占位的的评价“循环”推动好高质量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