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艺传承 剪下生辉
——赏读高级教师王孝同的剪纸书法艺术
文/徐学胜 摄影/王树芳
王孝同以书法为蓝本的剪纸艺术,是把书法与剪纸进行了巧妙结合,既保留了书法原有风格的用笔、用墨、结体的神韵,又准确把握原书法作品所表达的含义与运笔风格。其美妙之处是运用剪纸形式来体现经典诗词书法的完美,融入了剪纸韵味后的书法,把书法中的运笔“飞白”以剪纸的手法体现得淋漓尽致,从而赋予书法作品新的生命和意境。
其剪纸艺术是以红底做衬托,增添了吉祥和喜庆的氛围,不但集中体现了多重艺术美学元素,也是创新和发展了民间剪纸艺术。这从他的册页《毛泽东肖像》、《毛泽东诗词——沁园春 雪》、《金陵十二钗》、《《大展宏图》、《咏梅》、《三国演义开篇词》等可窥一斑。这种剪纸书法既可作为艺术品珍藏,又可悬挂厅堂,既可馈赠亲朋,又可供佳宾欣赏,实为我国书坛一大景观。
王孝同自幼酷爱书法,尤擅篆、隶。他几十年潜心研习,临池不辍,以传统名家碑帖为师,并广征博采、转益多师。其隶书先习《曹全碑》、《乙瑛碑》、《礼器碑》,后学当代书法名家王祥之的隶法。其用笔方圆兼备,结体古朴凝重、个性鲜明,颇具艺术感染力。其篆书作品大胆泼辣、豪放遒劲,禅气清雅、韵味十足。其章法特点是以水墨的线条、点画艺术风韵,构成富有神采生动的书体形式,产生了大美的效果。其书作结体则恰当地采用了轻重、疏密、虚实、繁简、开合有致的辩证统一关系,达到了致广大尽精微的审美意境。
孝同剪纸书法艺术独具一格,其运剪所形成的点、线、面,各具情姿,相映生趣。

(资料图片)
特别是笔墨的浓与淡、干与湿、巧与拙、曲与直、长与短、伸与缩、动与静、徐与疾、方与圆、润与涩、枯与荣、肥与瘦、断与续、藏与露、刚与柔、强与弱等技法的多种态势,呈现出排兵布阵、长枪大戟、万马奔腾、奋勇向前的昂扬气势,令人感到了作品的灵动与神韵而荡气回肠。
另外,王孝同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教育艺术家,涉猎钢琴、葫芦丝、葫芦烙画、笛子、陶笛、声乐和体育教学,成绩卓著深得师生爱戴。
徐学胜:《羲之书画》杂志副主编,《中国书画报》特约记者、书画评论家,临沂市美协理论委员会主任,兰山区作家协会顾问

王孝同艺术简介:
王孝同,1963年出生于山东临沂,高级教师,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海峡两岸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华文化研究院院士,中国王羲之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兼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华文化艺术推广联合会理事,临沂市书协会员,临沂市民间艺术家,东蒙书画社社长。
书法擅长篆隶,隶书师承于祥隶创始人王祥之老师,篆书得益于中书协书法导师崔胜辉老师,对经石峪、金文略有研究;葫芦烙画、雕刻艺术受教于山工艺非遗传承专业培训班。对音乐、剪纸等艺术十分喜爱。快手、抖音、百度,搜姓名王孝同可查看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