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句:遮天雪幕画朱梅 何人执笔(王瑞祥)
遮天雪幕画朱梅 何人执笔
盖世云端题墨款 泰岳为梯(鞠录兴)
遮天雪幕画朱梅 何人执笔
破晓银光迷老眼 今日多情(王德强)
遮天雪幕画朱梅 何人执笔
拂岸烟波惊白雁 独我吟怀(唐广才)

遮天雪幕画朱梅 何人执笔
遍地春潮皴素卷 五岳题图(薛兆东)
遮天雪幕画朱梅 何人执笔
盖地芦丛飞白鹭 细雨随风(李义功)
遮天雪幕画朱梅 何人执笔
醉梦徽宣狂大草 立地抒情(张悦胜)
遮天雪幕画朱梅 何人执笔
漫野银辉亲老树 群鹊登枝(刘中明)

遮天雪幕画朱梅 何人执笔
亮翅鹤群旋碧落 舞趣横生(张建华)
遮天雪幕画朱梅 何人执笔
满目花丛淹碧草 春雨题红(刘会平)
遮天雪幕画朱梅 何人执笔
戴月冰场迎奥运 利箭出弦(宋廷林)
遮天雪幕画朱梅 何人执笔
拔地珠峰绷墨线 舍我其谁(李焕刚)

遮天雪幕画朱梅 何人执笔
入海龙居寻异宝 探客惊心(周思明)
遮天雪幕画朱梅 何人执笔
落地霜鸦描墨竹 青女题诗(王培章)
遮天雪幕画朱梅 何人执笔
万户门楣腾紫气 犍丑呈祥(孙进熙)
遮天雪幕画朱梅 何人执笔
遍地禾苗穿绿服 哪个裁衣 (吴焕勇)
遮天雪幕画朱梅 何人执笔
万里松风撩翠竹 三友生情 (王海云)
遮天雪幕画朱梅 何人执笔
出海扁舟惊白鸟 激浪飞鱼(王启亮)
遮天雪幕画朱梅 何人执笔
伏地尘埃呼列祖 晚辈哀伤(韩德春)
遮天雪幕画朱梅 何人执笔
列岳歌钟敲犷曲 百谷传音(王瑞祥)

【联评集锦】
联评:
鞠录兴
遮天雪幕画朱梅 何人执笔(王瑞祥)
拔地珠峰绷墨线 舍我其谁(李焕刚)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上联以“梅花欢喜漫天雪”成句。大雪飘飘银装素裹,“梅花犹有花枝俏”的意境出现在视野中。作者展开了充分想象,即景把它喻作一副美丽的画面,妙不胜收。此联是问句,作画人是谁呢?这么大手笔,非凡人所能及。这就给下联加大了难度,我们是顺着它的意境跑呢,还是另立意境。不管怎样,要想与上联打个平手也非易事。
“刺破苍穹惊碧落,相伴天日星辰。”下联在上联的大意境下没有附炎趋势,而是自立门户,选择珠峰测量立意。一根“墨线”上绷天下绷地,尾句“舍我其谁”,我非自我,而是写出中华之豪气,历害哈。从上下联意境看,似有隔景之嫌,欲斧之,忽然想起珠峰雪冰之雄伟……。没必要再评下去了,哈哈。

联评:
王瑞祥
遮天雪幕画朱梅 何人执笔(王瑞祥)
盖世云端题墨款 泰岳为梯(鞠录兴)
上联用夸张的手法描绘鸿雪朱梅的景色。大雪中红梅若隐若现,就像有人以“遮天雪幕”为纸在作画,动感十足。
下联的气势更是雄壮,借“泰岳为梯”,云端“题款”,好大一幅《鸿雪寒梅图》。
李白诗《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有句“峨眉高出西极天,罗浮直与南溟连。名公绎思挥彩笔,驱山走海置眼前。”这是何等的手笔!下联不仅未回答上联的提问“何人执笔”,还另辟蹊径,给搬来了好高一架“梯子”,这种胸襟、意境,非“斗酒”不能至。还需要点出“画人”吗,自在如心吧!

联评:
王瑞祥
遮天雪幕画朱梅 何人执笔(王瑞祥)
破晓银光迷老眼 今日多情(王德强)
上联以“遮天雪”为幕,巨笔画梅,气势宏大,粗野。有一种傲气。
下联并没有过多地关注上联的粗野,而是以破晓雪停,朝阳初现,素野银光为着笔点,以“迷老眼”点出,红尘俗世、功过浮沉也抵不过这大自然的馈赠之美。这是一种淡然、一种豁达,一种真如。最后以“今日多情”结尾。“多晴”更“多情”!正如唐刘禹锡诗《竹枝词二首·其一》中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之韵味。
上下句一雪一晴、一刚一柔、一阴一阳,完美地体现了楹联对句“对”与“联”的真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