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收藏家段鸿波
黄 原
在新乐市收藏界,段鸿波这个名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谓是耳熟能详,赞佩不已。他不仅对收藏情有独钟,而且尊老爱幼,热心社会公益,年纪轻轻,就已成为中国收藏家协会的会员。

段鸿波出生在新乐市小牛村,这是一个文物古迹遗址众多的古村落,村里有雄伟壮观的韩氏祠堂,那是名门望族之地:皇宫近卫,文官武将,朝廷命官,仁人志士,应有尽有,不一而足。小牛村西南方向有一座级别较高的古墓,精美的汉白玉雕像突显出文物古迹的丰富,也引领激发了段鸿波先生骨子里对古董文化的喜爱。韩氏祠堂也叫韩家庙,与段鸿波老家前后排,几岁就在庙里玩耍,后来在庙里上幼儿班。大殿房梁上柱脚上精美的图案,山门两旁的石兽,体积很大的记事碑文,深深的熏陶着他,感染着他。以前孩子们没有娱乐设施,村西边那古墓的几个大石雕成了他们的玩耍地,他们几个孩童在石雕前徜徉、嬉戏,石雕艺术的精美程度深深的烙印在他幼小的脑海中,渐渐让他对于古董艺术品的喜爱收藏产生了浓厚兴趣。

于是,他一发不可收,看到老百姓家老物件都想淘过来,从民俗到老字画,瓷器老紫砂,文玩杂项,奇石红木、奇石美玉,尽收眼中。渐渐的眼界开阔了,鉴赏水平也提高了,古董圈子越来越大。后来,他成立了新乐市第一个收藏协会,广交藏友。随着阅历的加深,他的藏品等级也越来越高,明清时期字画几十副,最珍贵的有古代郑板桥的对联,曲阳县令郭芳春的条幅,尤其珍藏有近代著名爱国将领、书画家丛德滋烈士的精美水墨作品一幅。丛德滋烈士是毛主席为其烈属颁发的中国第一个烈士证;中国第一版解放日报四个字就是丛德滋烈士题写并担任总编,他留下的字画作品非常少。段鸿波淘到这件宝贝也是非常具备戏剧性。刚淘到这幅画,鉴定为民国时期的作品,都不知道作者是谁,也不知道作者的履历。但是,段鸿波对字的鉴定有独特视角,他深知字如其人,画风犀利,便感觉此画不俗,尽管没有落款,只有一个黄豆大小方章,但段鸿波还是毅然买下此画。买下后,他约请了两个中国书法家会员挚友,在品茶赏画之时,仔细鉴定章的痕迹,确定为丛德滋水墨画真迹,其作品的珍贵程度不亚于任何一个书画名家。丛德滋烈士是段鸿波最崇拜的一个革命者,于是,就把他的作品当作了无价之宝,永久珍藏。
大家都知道,段鸿波捡漏是好手,这源自于他的博学多识,更为厉害的是他有一套自己的鉴定经验,他从北京的一些玩字画的大收藏家手里也能淘到宝。他手头的一件青铜双耳狮头宝炉,底款有玉堂清玩四个字,此炉宝光四射,精致典雅,就是从北京藏画的朋友那里以极低的价格淘来的,后来藏画的朋友几次想要回购,可见其藏品珍贵程度。
他还藏有一件长方型紫砂笔洗,这件藏品捡漏的故事也挺有意思。此笔洗出自紫砂名家蒋永西之手。蒋永西,字岩如,别名蒋荣熙,为民国时期宜兴著名镌刻艺人。那天,段鸿波去一个藏友家淘宝,转了一圈没有中意的古董,正在失落之中,突然看到藏友家的八仙桌上有这个笔洗,里边满满都是孩子的铅笔橡皮,藏友也没当回事,在家放了好多年了,当成了实用的文具用品。段鸿波仔细观察东西不俗,字体刻画的淋漓尽致,力道强劲,简简单单的几叶兰花超凡脱俗,凭他的直觉这笔洗是名家之作,于是,经过协商,便以很低的价格就淘到了。另外还有一件藏品:和田玉佛印,这方印体积硕大,字体流畅,边框四面刻有西泠印社四个字。他知道吴昌硕为西泠印社第一任社长,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宗旨。此佛印包浆厚重,一看就是大家之作,并且是名家们收藏鉴赏过的宝物,后他果断出手接下此印。铲地皮的藏友们对段鸿波很是佩服,说他一出手就是漏。每次他淘的宝贝,都有全国好多藏友跟踪追问,看看能不能转手自己。
他的红色收藏也是价值不菲,罕见的毛主席像章,精美的琉璃毛主席立像,各种罕见孤品的纪念章。
奇石收藏也是他的强项,他的第一块新疆玉龙河画面奇石,淘来的时候也是凭借自身敏锐的观察力,新疆玉龙河的奇石似玉般的透,整个画面就是水墨画,绵延的山脉中一只神似狼的动物在飞奔,与服装品牌七匹狼的图腾神似。近段时间又收藏了玉龙河的奇石,一只鸭子奇石,神似大黄鸭原型。他的藏品包罗万象,还有传世玉器、陨石狗头金、五彩宝珠就不一一介绍了。

段鸿波作为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他的愿望就是不忘初心、追根溯源,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在家乡建立公益性博物馆,建一个全国最大的古董交易市场,让每一个普通人都能看到文物的文化价值,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作者简历:黄原;原名黄六拴;河北新乐市木村乡木村人。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新乐市作协副主席。1987年以来,先后在《太行文学》、《诗神》、《河北文学》、《长城》、《新观察》、《电视文学》等刊发表小说、报告文学、诗歌、电视剧本等多(部)篇。出版长篇两部,电视剧本合集一部(与人合作)。曾获全国百家期刊优秀作品奖;“中国潮”报告文学奖;《河北文学》优秀作品奖;石家庄第一、第二届文艺振兴奖;河北省第二届“金牛”文学奖等。
编辑:孔建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