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第三届桦甸肇大鸡山冰雪节开幕前夕
文/ 王鹏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旅游作为新型旅游产业形态,对转变农村发展方式、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而全域旅游贵在做好区域特色文章,近年来,吉林省桦甸市整合旅游+产业资源,夯实全域旅游支撑点。以我市八道河子旅游特色小镇为例,依托景区优势,借力特扶东风,做活山水文章,带动村民致富,“旅游+生态农业”风生水起,形成了以“雾凇冰雪、自然山水、休闲养生、历史文化”为核心的四季、全域旅游产业格局。
2020年12月20日,中共八道河子镇党委书记张伟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强国吉林学习平台发表了题为《桦甸市八道河子镇党建引领“卖”风景》的署名文章,全文对八道河子镇“党建+”引领全域旅游发展作了全面系统的概述,八道河子镇党委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动力推进旅游向全景全业全时全民的全域旅游转变,在谋划和推进本土全域旅游中,始终贯穿“党委定向谋思路——党旗一线提干劲——党群一心强基础——镇企合作建联盟”的理念,以党建为引领,下大力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自然生态和区位优势,以规划为先导,着力整合旅游资源,打造精品旅游线路,丰富旅游要素,发展壮大旅游产业规模,促进“旅游+”与众多产业相互融合,走上了以旅游为新增长点和工业化、商业化、产业化、服务业多元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如今,八道河子镇党委政府已将名峰山庄、枫雪部落景区、森林慢谷景区打造成了集旅游、生活度假、休闲体验、健康养生等为一体实体性的全域旅游发展综合服务中心,让乡村旅游项目一年四季不重复,带活了产业发展,激活了乡村资源。仅2020年已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旅游带动农产品销售额近800万元,示范区为新开河村提供了180个就业岗位,村民每人年增收入少则五六千元,多则六七万元,实现了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双丰收。一组组数字、一项项成绩,见证着八道河子镇旅游业前进的铿锵脚步,书写着八道河子镇旅游业进入全新发展时期的辉煌篇章。
吉林省古诗词学会会员,桦甸本土作家高天云发表在桦甸发布的《文旅桦甸丨水墨画卷晕染桦甸北门要塞》一文格调清新,回答了桦甸旅游的本质,告诉人们旅游是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旅游发展的最高境界,文章以四个版块《名峰度假村、枫雪部落、森林慢谷、夜幕下的北门要塞》提纲挈领,在流光溢彩间将景区历史传奇与发展进程娓娓道来,多角度、全方位反映了桦甸市八道河子镇的悠久历史与厚重文化,对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名胜古迹的特点做出理性的概括,以全媒体多平台的融合传播达到良好宣传效果,让各色看点玩点精彩不断,让桦甸北门要塞——八道河子旅游名镇声名远播,吸引更多域外人士来体验山水之乐。
全域旅游火力全开,文旅融合风头正劲。时值第三届桦甸市肇大鸡山冰雪文化节的开幕,八道河子镇“为雪筹谋” 燃起东北冰雪经济发展“一把火”。全力用好“白色”。变“冬闲”为“冬忙”,把冰雪风光、冰雪民俗、冰雪健身、冰雪文化等“冷资源”转化成“热经济”。为了能让游人对此次冰雪文化节有更深刻的全方位、多感官印象,八道河子镇设置了冰雪观赏、雪地运动、传统民俗表演及体验项目、品农家餐饮、森林慢谷冰钓、直播活动名峰生态度假村祈福项目等多项旅游品牌,进一步提升游客的参与度和体验感,极大地扩充了冰雪旅游的文化含量,一幅“全域风景、步步皆景”的美丽画面在八道河子镇正加速铺展。景区吸引力更大了,影响力更广了,旅游贡献率更高了,老百姓的幸福感更强了,干部群众的精气神更足了。景区建设如火如荼。
中国桦甸,山水名城。搭乘政策快车,文化旅游迎来腾飞契机,文旅融合发展已成为当前桦甸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我们已经清晰地看到在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中,文化可以更好地走向“远方”,旅游也就更有“诗”意。八道河子镇的成功实践证明了:旅游与文化融合程度愈深,旅游产品文化含量愈高,旅游产业链愈长,附加值愈大。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吉林桦甸,通过活化地方文化、特色文化、民族文化等文化资源,积极融入景区建设,推动文化与旅游的加快融合发展,一定能够实现以文促旅、以旅彰文,不负“诗和远方”。
下一步,我将在冰雪节实地采风归来创作有关冰雪节的组诗,以旅游文学助推冰雪旅游业发展,为建设八道河子冰雪经济强镇"添砖加瓦"。在此,我同桦甸市作家协会全体会员一道共同预祝中国·第三届桦甸市肇大鸡山冰雪文化节取得圆满成功!!!
【作者简介】王鹏。吉林桦甸人,桦甸市作协副秘书长,迄今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 《文学百花苑》《文化艺术报》《山东散文》发表散文、诗歌若干篇。
(责任编辑:静川)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