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文/席雪辉)
今天--2020年12月21日,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发表“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指示52周年纪念日,也是“知青”纪念日。
1968年12月21日,毛主席发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伟大号召。第二天,人民日报发表了《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长篇社论。继而,全国范围内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热潮,上千万有志知青怀揣“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革命理想,告别父母家人,毅然离开了喧嚣的城市,义无反顾的奔赴农村牧区插队落户,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加上此前下乡的数百万知青,共计1700多万知识青年,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代新型农民。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初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期,兴盛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期,终结于70年代中期。特别是1968年开始的全国范围内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中,数以千万计的初、高中各年级学生纷纷响应党的号召,豪情满怀、斗志昂扬、带着理想和憧憬,奔赴农村、牧区和生产建设兵团,在广阔天地里发扬了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战天斗地,度过了短则几年,长则十数年甚至终生的艰苦卓绝的岁月,用青春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青春之歌。
虽然地域不同,工种不同,但有着相同的命运和共同的经历,从而造就了一个共同的群体——“知青”。同时也使“知青”成为了一个时代的印迹符号,深深地镌刻在一代人的心中,永不磨灭。
2020.12.21
于呼和浩特
作者简介:
作者文学简介
席雪辉 别名 查日斯,笔名 冰雪。辽宁人,蒙古族,大学学历。自幼热爱文学,喜欢写作。偶尔也涉猎主持、朗诵、摄影和硬笔书法等。尤喜欢徜徉在文学海洋里演绎精彩。从上世纪70年代起,常有拙作散见报端:
曾在《人民日报-内参》《内蒙古日报》《中国改革报》《中国医药报》《世界华人艺术》《华北民兵》《老年世界》等以及《中国阴山作家网》等报刊、杂志、网媒发表诗歌、散文,调查报告等各类文章数十篇。其中,长篇调查报告《关于“内蒙古察右中旗金盆乡村民吸毒严重”的调查报告》一文刊登在《人民日报-内参》,且受到了时任国家某部委领导的高度关注与赞赏;长篇《开发区大有希望》发表在《内蒙古日报》理论版。
人生信条:"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