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岭油果树一一山桐子
文/牟新宇
自古常言道:“高山生名木,深山出瑰宝”。庚子年9至10月份,我们木本油料植物考察组在宝鸡西秦岭海拔1200多米的地方,率先发现了在当地濒临灭绝的秦岭油果树一一山桐子。山桐子是助力国家粮油安全的优质高产木本油料树种,是华夏大地土生土长的植物瑰宝,被誉为“中国的油橄榄树”,具有极高的发展前景和开发价值。
山桐子,属大风子科山桐子属,落叶乔木,阳性树种。树高可达10-15米,树皮光平,树体通直,主杆美丽修长,叶大而茂盛,秦岭南北4-5月,黄绿色的锥形花序散发着芳香,下垂圆锥状果穗长达15-40Cm,每穗结果90-350粒,秋天鲜红色葡萄般的小圆浆果一串串挂满枝头,任凭风吹雨淋,其红色不改,不易脱粒,挂果期可达百天,光彩照人的红果令人赏心悦目。山桐子耐旱、耐贫瘠,适应性强,并具有抵御零下14度低温和40度高温的抗性。在PH值为5-
7.5的土壤中均可生长,更适宜在荒山、荒坡、荒滩栽植。山桐子具有天然的抗病虫能力,在岭南区域很少发生病虫害,在岭北不发生病虫害。该树栽植后一般3年即有少量挂果,5年生后逐渐进入盛果期。山桐子是天然的药食两用植物,开发山桐子产业对弥补食用油短板的我国来说,堪属百年不倒的朝阳产业。
山桐子寿命可达百年,结果期可达五十年。一株成年山桐子树可年产果20~50kg以上,生长健壮的树可达200kg以上。其干果含油率高,果肉含油率为43.6%左右,种子含油率22.4%-25.9%,平均含油率为36.3%,种一亩山桐子等于种3.5亩油菜效益。
山桐子油脂肪酸含量高,硬脂酸2.95%,油酸8.3%,亚油酸61.2%
,亚麻酸2%,棕榈酸13.61%,其有益成份比普通木本和草本油料含量都高。
山桐子油,是健康食用油中的佼佼者。它所含不饱和脂肪酸比例高达70%以上,因为人体不能合成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必须从膳食中补充,被称为必须脂肪酸。如果缺乏将影响前列腺素合成、精子生从能力、胆固醇运转受阻及线粒体合成等疾病。同时种子油对心血管有明显的保健作用,对高血压、冠心病等疗效好,是制造“益寿宁”、“脉通”等药物的主要原料。
山桐子食用油有别具一格的保健功效。它增强人体的抗氧化与免疫力,促进人体发育,调节血液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防止动脉硬化,请除人体自由基,促进脂肪氧化分解,促进人体蛋白合成。其全面的人体良性调节作用,对保障人体健康大有益处。
山桐子油所含亚油酸成份,具有降低血脂、软化血管、促进微循环的作用,可预防或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能防止人体血清胆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积,并抗衰老,抗癌,改善人体新陈代谢,减少皱纹的产生,保持精、气、神活力,从而使人延年益寿。
山桐子油是除食用外,还可生产生物柴油和润滑油,是良好的生物能源油。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为了人民的健康,为了杜绝转基因油与地沟油严重危害,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为了实现总书记把饭碗端在中国人自己手的指示精神,广大人民群众及有识之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充分利用我国山地广袤的自然优势,在优生区大力发展山桐子类木本油料产业势在必行。



牟新宇,国家级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老科协专家;陕西省老区建设促进会农业专家委员会特聘专家;陕西继续教育大学特聘教授;高级农技师。长期来在杨凌农业示范区从事特色种养业和沙漠改良与盐碱治理工作。业余时间在杨凌文艺、四季文学、美文周刋、武汉文学、西府文学、周原文艺及北京上海头条、西银头条网络平台发表过百篇文章,是执着的农业科普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