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鲁河畔风景美 杨家湾前白鹭飞】
诗经故里文化传媒总第1054期

铁裕,云南人。笔名:一荒玄,系《散文悦读》专栏作者,《作家前线》、《世界作家》、《霖阅诗刊》等多个平台的特邀作家。96年开始散文创作,先后在《柳江文学》、《华商时报》、《合肥日报》、《中央文献出版社》、《清远日报》、《边疆文学》、《昭通作家》、《昭通文学》、《昭通日报》、《鹤壁文艺》、《文苑》、《乌蒙山》、《中国青年报》、《作家驿站》、《作家前线》、《世界作家》、《世界作家园林》《网易》、《凤凰新闻》、《首都文学》、《作家》、《江西作家文坛》、《湖南写作》、《当代作家联盟》、《中国人民诗刊》及各文学公众号发过诗、文二千余篇、首。

昭鲁河畔风景美
杨家湾前白鹭飞
铁 裕
今天,晴空万里,一碧如洗。昭通山野徒步群划定的徒步路线,几乎与河相关。那就是沿途将走过利济河、碑天河、昭鲁河三条河流。这是一次富有诗意与激情的行走,我欣然前往。
早上8点多钟,群友们在昭阳区第五小学前集合,待群友们到齐后,各小组长开始清点人数,然后哨子一响,开始徒步。

我们沿利济河行走,堤岸上,风景秀丽,空气清新。昔日的利济河水清澈、透明,鱼儿嬉戏在水草间,虾子游动在卵石中。天上的白云宛若坠入水中,云影荡漾于涌动的水波上,别有一番情趣。而两岸柳树成荫,景色怡人。只因该河风景清秀,被文人学士取名为"利济浮光″,因而被列为昭阳八景之一。
今天的利济河,虽已没有昔日清秀、娇美,但经过修整,在河边修建了河滨公园,树木苍翠,空气清爽,已成为昭阳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不一会儿,我们就到了碑天河。这条河不算大,但却很美,它清澈、碧绿、恬静。河水不紧不慢的流淌着,真是盈盈一水,柔情依依。虽已深秋,水草依然茂密,树木悄然肃穆。静谧中,它默然铺张着那醉人的蓝绿。苇草在秋风中轻盈地摇拽着,一如那温柔的箭镞,悄然射向远古的岁月,射向水天一色的苍茫和广袤的时空。
因此,碑天河给人一种神秘、幽静感。使人只想涉足,只想亲吻。孤寂时,总想去观望它,亲近它。远望它,是那样的绿,绿得像一条涌动的绸带;近看它,是那样的清,清得如一面修长的银镜;亲近它,是那样的美,美得像婷婷玉立的佳人。我想:若是在月光下观看,月华倾泻,水面定然会悠荡着弯弯的月牙,一定会显得更幽静、更温柔、更神秘。而当碧空万里,娇阳普照时,那些大小峰峦悬垂,倒映于涌动的碧水中,则岩影波光,相互辉映。

正当我兀自冥思,任思维如脱缰的野马,在深远的时空纵横驰骋时,不觉已行走在昭鲁河的堤岸上。这条河比较大,也比较宽,犹如一条彩色的绿带,从辽阔的田野中穿过,向着远方奔泻而去。虽然河水不是那么清澈、透明,但它却也显示出它的单纯、质朴、粗犷、豪放之美。河水以一种柔和、文静的姿势流淌着,在阳光下荡漾着粼粼碧波,仿佛在静张着那明澈的眼睛,凝望着秋山的秀色,空旷的田野;凝望着广袤的天宇,悠远的岁月;凝望着纷繁的人境,变幻的风云。

群友们边走边拍摄这美好的风光,边张开双臂,拥抱昭鲁大河。而我却独独的在想:无论是溪水、泉水、河水、江水,都是以一种流动的形式存在;不管是井水、池水、湖水、海水,皆是物种起源的摇篮;只要是水,都在孕育着生命,滋润着大地。虽然万物是如此的繁复,而来源却又是如此的简单。
是呵,水仿佛是与生俱来的一种天然的液体,至始至终,永不分离。你看,我们生命的胚胎,是在羊水中孕育的;当婴儿呱呱坠地,吮吸的第一囗食物,就是母亲的奶水;在生活中,我的们无时天刻离不开水;当我们离开人世后,躯体又会还原成另一种水。

正因为如此,我们就应当学会节约水、爱惜水、保护水,就应去参悟″上善若水”的哲理。我们的心灵当如水一样纯净、澄明;我们的胸怀当如水一样博大、精深;我们的历史、文明,当如水一样源远流长;我们当大智若愚、心怀至善,能以超然的心态在喧嚣、浮躁中寻找一片净土;能在纷繁的乱世中找到自己的归所;在恶语中伤中洗净自己的双耳;能在物欲横流中与山为邻,同水为伴;能在纸醉窗迷、灯红酒绿中脱身而出,超然物外,宁静致远,淡泊明志。
正因为水与人息息相关,难解难分,因此,历代的文人骚客才留下了许多咏水吟河的诗句: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夏完淳)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辩仙源何处寻。(白居易)
潇湘月浸千年色,梦泽烟含万古愁。(韩 溉)
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李 白)

是的,水呈现的是一种灵性的和谐,一种淡定的心境。你看那河流的状态,有的细腻、平静;有的轻荡、淡泻;有的奔放、汹涌。只因它们是河,因此,它们总是以舞蹈、奔流、狂放的姿势,挥洒自己的一腔情怀,以一种象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
古希腊有个叫泰勒斯的哲学家说:"万物都是从水中来的。空气是呼吸的水;江河是流动的水;云朵是飘飞的水;植物是站起来的水;人和动物是行动的水;石头和金属,在一定的高温下,也会还原成液态,它们是静默的水"。
我们随时在吃水、用水、看水、涉水,可有几个知道水的性质、水的意志、水的情感、水的胸怀呢?又有几个人像水那样:″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为不争,故无忧"呢?昔日,古人以铜为镜,而今,人们以水为鉴。我想:如果每个人都能让明澈、晶莹的水,漂洗我的心智和良知,那该多好呵!

我边走边想,不觉已到杨家湾。我抬头一看,只见杨家湾背后的山野连绵起伏,橫亘雄浑。苍翠的群山向两边闪开,从而形成一个椭长、幽静的湾道,将村落环抱在怀中。那种湾,是真正意义上的湾,它湾得委婉、含蓄;湾得自然、洒脱;湾得优雅、飘逸。这是大自然的一个杰作,是一幅活脱脱的山水画卷。
在山湾中,昭鲁大河从中蜿蜒穿过,向着远方奔泻而去。在河的两岸,一些漂亮的小别墅取代了昔日的茅棚、瓦房,构成一道独特的乡村风景画。而在山湾以外,却裸露着一种苍凉和厚重。那幽幽古意,被风从远古吹拂而来,在耳畔盈盈响着,使人如痴如醉。
而令人惊喜的是,在杨家湾,我有幸看到几只白鹭在缓缓的飞翔着。那姿势,是那样优美;那神态,是这般可爱。多么可爱的小生灵呵!飞得那样自由自在,那样超凡脱俗。

过了杨家湾,我们走了一段路程,就到了小梨园。这个小梨园,并非只是栽着青嫩、细小的梨树而得名。其实,园中的梨树都已苍老、弯曲,历经百余年沧桑岁月了。
那些梨树形态各异,有的枝叶已经稀疏,虽然仍有黄梨悬挂,却已显得老态龙钟;有的梨树的枝桠如粗糙、锋利的毛笔一样伸向天空,仿佛在迎天狂草着似水流年、峥嵘岁月;有的梨树默然无语,痴痴的仰望着天宇,似欲将心中的情怀倾诉;有的梨树如那相濡以沬的老夫老妻,相依相偎……整个梨园就像一幅轻笔淡墨构勒出的山水画,清淡、古朴、恬静、幽深。
看着看着,我想起古人吟咏梨树的诗句:
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苏 轼)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白居易)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 殊)
离开小梨园,又途经白泥闸,最后到了乌蒙古镇。群友们自行分散,分乘各路公交车回家了。我回望来路,感慨不已:人生之路坎坷不平,然而无论怎样艰辛,都是用这双勤劳的脚,一步一步丈量过来。
是呵,漫漫人生路,有几多困惑,几多离愁;有几多风雨,几多坎坷。然我愿意穿过悠悠岁月的行程,带着生命的执拗,风雨无阻的行走着。虽然这一生不一定辉煌、伟大,但也要走得无怨、无悔。

图片由作者提供 音频源自网络
投稿请加主编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