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以此片献给《淮北杨氏宗亲会》
成立五周年
(电视专题宣传片解说词)
淮北平原,沃野千里。
四千多年前,皇帝后裔商汤十一世祖相土建城,发文明之滥觞;俯拾皆是的秦砖汉瓦,展示着这里的楚风汉韵;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珍藏着古老中国的水墨音色;孕育了颛孙子张、桓谭、东晋三戴、竹林七贤的嵇康、刘伶等一代又一代古圣先贤;《广陵》绝唱、《梅花三弄》从古老的相山濉水流出,成为国乐千古之精华;隋唐大运河柳孜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淮海战役主战场双堆集,总前委刘伯承、陈毅、邓小平在这里摆兵布阵、号令三军;“珍藏实窖、诚待天下”的口子酒,声传千秋,名扬中外。今天,能源之都、运河故里、红色圣地、中国酒乡、幸福之城的魅力淮北,正展开腾飞之翼,催生新的希望。
“弘农”世泽 “四知”家声
《淮北杨氏宗亲会》五周年回眸
淮北,位于安徽省北部,居苏鲁豫皖四省交界,辖濉溪、相山、杜集、烈山一县三区,总人口220万,其中杨姓6万余。杨姓,一个千古望族,韶始炎黄,彪炳春秋,兴盛历代,享誉华夏。帝王将相名载史册,英烈豪杰世代传颂,屹立于世界人群之首端。杨姓的渊源演绎,在绵延近3000年历史长河中,宛如一部浩瀚的长卷,螽斯振振、瓜瓞绵绵、“弘农”世泽惠,“四知”传家远;世代子孙以“诗书继世、礼仪传家、清白自守、心怀天下”为己任,继往开来,弘扬广大,其前途光明灿烂。
一、宗亲联谱
鉴史志而知兴替,鉴谱典而知行止。
淮北,6万余人口的杨姓,可谓衍流广泛、族派庞杂,支系纷繁、居所散乱、代远年湮、史料佚没不彰。由于世异支疏、人代散殊、各支系无谱可依。一字多辈、一辈多字、上下颠翻、混而倒置,同宗同族歧而胡越的现象已明显显现。修谱明系、睦族展亲已为族之众望。前人有谱易续,前人无谱难修。从2011年底,历经策划动员,方案制订、协调联络、挖掘整理、登记造册、编纂审校等程序,耗时两年多时间,《淮北杨氏族谱》于2012年12月举成。宗亲以修谱为荣,以入谱为尊,不计奔波之苦,不惜案牍之劳,一部六册七卷,含近半淮北宗亲的族谱,如见先人,聚若同堂。忠烈、贞贤、孝道令人起敬,名位、名望、儒商灿若繁星,其勋隆隆,其德昭昭,其风泱泱,其趋势浩浩荡荡。
二、宗亲联谊
家为国之基。人有其家、家有其族、族有其宗。
2012年4月,以“崇尚亲情、追宗溯源、固本茂枝、传承祖德、加强凝聚、共谋福祉”为宗旨,以“尊重、联络、团结、帮助、启迪、思进”为工作方针,组建成立了“淮北杨氏宗亲联合会”。5年来,第一届常务理事会按照《淮北杨氏宗亲联合会章程》、《淮北杨氏宗亲联合会会员代表大会制度》等工作规则,在会员代表和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下,宗亲们相接以礼,相恤以恩,先后开展了文化寻根、省内外宗亲联谊,认亲寻祖、祭祖,经济协作牵线搭桥、维权接待,扶贫助弱、安抚、助学等活动。众宗亲踊跃参与,积极奉献,不忘祖德,不舍亲谊,以血统维系族众,以亲情温暖族人,诠释了淮北杨氏“忠厚兴隆远,诗书显耀常;爱仁敦信义,和悦颂祯祥”二十字新昭穆真谛内涵。
三、宗亲联网
不断修纂族谱,记载先人,这是一幅有形的图,崇尚祖宗,膜拜祖宗,这是一张无形的网。这幅图,这张网以统宗族、敦本源而传后世,以此以统之、以系之、以聚之,在维系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着潜在的作用。创建网络平台。伴随着时代的步伐,网络平台架起了家人沟通的桥梁、联络的纽带。2015年以来,我们先后建立了“淮北杨氏宗亲网站”、“淮北杨氏宗亲微信群”、与湖北、山东、江苏、安徽等各省市杨氏宗亲跨平台沟通交流、扩展人脉、传递信息,分享杨氏宗亲的血脉情谊。宗亲联谊互动。天下杨氏一家亲,我姓杨我自豪、我姓杨我骄傲、我姓杨我奉献的呼声传遍大江南北,响彻长城内外。先后受邀参与东南亚、安徽、湖北及中华杨氏总会等系列活动,凝聚宗亲、弘扬宗谊,我们延续着杨姓的浓浓血统,我们跳跃着杨姓的延绵脉搏,我们传承着杨姓的千古美德。 参与公益活动。以杨姓人的责任与担当,积极创建、参与“天下淮北人”等社会公益组织活动,引导、启迪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正能量来关爱社会、服务他人,塑造着杨姓人美好心灵、形象的永恒。
如歌的岁月,岁月如歌。5年来春风化雨,5年来花香果红。“淮北杨氏宗亲联合会”沐浴着民族复兴的春风,凝聚着中华强国的魂魄,高举着杨姓艳丽的旗帜,传承着“忠孝仁义”的精髓,与善同存,与爱同行,并将共铸明日的灿烂、辉煌。
总策划:杨恒仁
策 划:杨 浩、杨嗣安、杨 杰、杨 伟
制片人:杨 浩
撰 稿:杨 杰
制 作:皇宫影视
配 音:浩然
总监制:杨恒仁、杨 浩
供稿:杨杰
责编:荆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