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野上奔跑的家风
文/吴贵忠
生长在一个农耕民族
打小,就种自己的田
读孔子的书
在田野上追赶
泰伯留下的家风
穿适合自己体格的衣服
行如风
坐如钟
睡如弓
站如松
忠于自己的民族
江山需要时披上甲胄
最后,倘若能活着回家
就一门心思躬耕脚下的泥土
让每一粒粮食
都长出孝道
对先人孝
对父母孝
对长辈孝
孝成一种至礼
行为举止上的礼貌,文明
仪,形式上贴近自然
干净整洁利落
即使一不留神
出现在异域仰视的天空
也必须活成一条中国的龙

蒙面
〈一〉
不是所有的蒙面
都丑陋得不敢
让人观看
美丽的新疆姑娘
走入梦里楼兰
其实是风沙
如刀似剑
真的,苦不堪言
〈二〉

向池心
扔进一粒坚硬的石子
顺星光的柔软
撕破水底的天
不上流年给月亮蒙面
真不想让月亮
被淤泥欺骗
可莲花说
是我管得太宽
人家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私奔
躲进了污浊中间
不想人们看见
那张被爱戴了几千年
其实是被人用旧了的脸

老屋

故乡的吊脚楼
是我童年的老屋
那里面,有我
多大行李箱
都装不走的幸福
翻过高山峡谷雪山草原
总有一抹微风斜雨渲染
柳摇竹随芭蕉荏苒的江南
在天涯的月光里孤单
离开老屋的日子
随脚印,长出一路
比春草还要茂盛的思念
青石板铺就的路面上
映照着母亲拾柴禾往返的影子
木门木窗黛瓦青砖
是长年无法陪伴我
走过天涯的遗憾
比我还老的老屋哟
象一把斑驳的油纸伞
紧绷的骨架下是琥珀的故园
听父亲说,是我自己
哭喊着要来人间
少年时攀上的第一个高度
是父亲坚实温暖的双肩
儿时的阳光
一直在老屋的顶端
风雨也只在屋后房前
从未淋湿过我那一身
母亲深夜洗净烤干的衣衫
走过漫漫红尘之后
归来已不再是少年
那些温暖的陈年往事
被父亲带去了天堂
只留怀念在人间

冬日心事

真的
我真的不需要雪
那种千篇一律
无生命的白
无意识的白
无力冷漠苍白
用穷白的修辞
真的不需要雪了
而这世界
总有一些人
拥有比劳山道士
更出神入化的神功
让世界一窝蜂
沧白得比苍白还要残酷
我只需要一抹阳光
那怕没有什么温度
陪我走过最后的冬日
埋进春天的泥土
在我坟前
种一支牡丹也行
敢伸出傲骨
敢无视武则天的那种
敢比雪香
敢比雪红

北风吹

一个北风吹过的清晨
我登在墙角
将自己抱紧
等一位自带阳光的古人
呼啸的北风
吹过曾经
那些开过花的山林
连那些枯草
都捂起耳朵
不让冷却后的心
再一次冻疼
这时候不宜想起夏天的睡眠
那时我还是一块石头
无论扔进那条河流
都会水花四溅
热血奔腾
时常想起
天生寒骨的高人
象冬天的油菜与小麦
在北风中隐形
偶尔一阵北风吹过
也能悠闲地回头转身
给冰冷的土地一记长吻
自己却永不结冰

公交车站牌

从城镇
走入乡村
野蛮惯了的小河
呼啸的山林
得按规矩上下车了
阳光下,风雨中
乡村,在当代城镇文明中
受孕当代文明
公交车站牌
吞吐委屈
冬夏秋春
从来都默不作声
我也只是一名过客
扶一把小孩,老人
让文明与感激
都从这里回家或者启程

秘密

保持足够的欣喜
常常出现在一个预置区域
口中念念有词
心里忐忑不定
世界上
却没有绝对的秘密
就连一只风牛马不相及
熊猫的黑色眼眶
也隐藏不住它自身的活动轨迹
今夜,没有秘密
只有大自然和我在一起
捕捉一些
不可捉摸的意义
我来了,
怀着从不敝开的脾气
把秘密建成自己专属的殖民地

一个人

在雪花与雪花之间
寻觅能养活
百合花的温暖
听说,开花的温度
最适宜生存
也适合清醒
北风向夕阳施加压力
黄昏抚摸的黑夜
在梦里结冰
我一直忍着
像大山一样不想出声
孤独中
千百次考问水成冰
眼睁睁看着自己
身体成了灵魂的赝品
眼泪不断消失
飘雪的戈壁上
今夜,只有我
浩浩荡荡的一个人
看孤烟笔直上升


吴贵忠,男,土家族,一九六四年十月初十日出生。
现居住在湖北省建始县官店镇王家坪村3组,
年轻时在军营踩着直线加方块的韵律开始现代诗歌创作。想来已坚持了三十余年,目前双腿残疾,行走严重受限。但我坚信,我还可以希望地活着;只要我用血汗将遗憾填满,就能爬过苍茫的雪源,一定能拥抱一个温暖的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