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一:在三楼红色展览馆
一群喷着火焰的长辈
只有躺在玻璃橱窗里,才能
安祥入睡,讲解员的声音
放大着红忠字、红绸带、镰刀斧头
远去已久的回响,也无法唤醒
一片倒在田间地头,休息的百姓
再次站到墙上,讲解粮食
与害虫的关系,可以触摸到
那骨头、青筋、心跳。欢庆与荒凉
如一个国家的过往
那个对着向日葵微笑的人
怎么看都像是祖父
我走在人群最后,是希望他
能突然转过身,对我
调皮一笑
之二:龙泉古街
江南周庄,泡在宋词的流韵中,水灵灵的
燕山下王府井,覆盖边塞的烽烟,略显苍凉
龙泉古街,是从圣贤门的后花园中走来
每个台阶,都能辨出时光的脚步
来自明清或者民国的
良民,坐,请上坐,南泥壶中流出的
可冲刷你的一路风尘
小商铺的门窗,是红松木做的
每件物品,都有着十二生肖的眉清目秀
逛街的客人,不小心
就会与它们打成了契约
长命锁戴在胸前一挂,就会
伴你安度一生
这些莲花的、大鸡的、马匹的红灯
早就向不同朝代的将军,许了终身
这种问候、安慰、祝福,可再三使用
是共守太平岁月的约定
太阳倒在寨子崮的怀中,睡了
红灯亮得耀眼,我的影子在地面上
晃动。一只流浪狗,被城市拱楼谢绝,
而家的大门,至五更天,才为归来的浪子敞开
之三:李家庄印象
石门坊山谷,正身披红叶穿越大雪
李家庄楼群,正排成浪漫派的诗句
据说,母亲曾是一片红叶的伴娘
有着红色纯正的基因,和最旺盛的
繁殖能力,每一片叶子,都在传递
她的喜悦与叮咛
红腰鼓、红铁牛、红鸳鸯
那是她如影随形的儿女。六十年后
守护江山的人,播下一萝萝种子,仍饱满似火
大红灯笼,最易迎着风雪升起
它照亮青石柱上龙的舞姿
也照着征人还乡的脚步
照着农人穿越
一条狭窄的胡同
迎面而来的阳光、流水和季节
仍残存当年的口音与姿势
而丰收的粮仓,打开来
不只是救济粮、债务的
账簿
诗人说,只有走进红色融化一次
才能为骨头增加一些钙质
商人说,在这里的每一笔交易,利润
虽不丰厚,但却让众多人的钱袋
鼓起
之四:敬老院里,新角色
走进这扇大门,每个人
都必须扮演新的角色
是赵匡胤,就能去楚河汉界对弈
是张旭才能笔走龙蛇
福与寿,盛气凌人地站着
抚慰一天天矮下去的兄弟姐妹
颐养天年之地,总有特殊的风水
雷声总是当头奔来,雨总是说下就下
谁没有虎啸龙吟的当年
反刍着月光,可以重去西山,垒砖砍柴
炉火再红,也是送他们一步步远去
面容再甜,也喊不出亲人的姓名
幸亏,有心人植树于院内
白玉兰,任风雪拍打,也不愿离开枝头。
呆呆站立于窗口的
是埋名于乡村的刘氏,或赵氏
再温热的手,也无法牵他们,去登
大团圆的舞台
只要那些树,尚在风中抖动
青梅,能学花朵灿然一笑
竹马,可挥龙爪激动一舞
之五:喊一声尹家老弟
总有人频频回头,泰然自若之象
赠你一脸的诸葛孔明
那只领头雁,火把的接力人
兆友老弟,与谦逊与仁义平辈
与华西村的书记拜了八字
只有循着风,去倾听他的声音,有节有律
仿佛一台永动机安置于胸中
不急不躁,永不疲惫
他善于躬身,绕村挖一道水渠
山外的活水,源源不断地流来
他勇于登高,社区工地的楼房建成
最后一片瓦,他安放得平平整整
幸福的风车,转个不停
那是太阳能发电的齿轮
昼夜不歇
输送着光与热的能量
之六:赴十二八宴席
儿女们,都去了江湖打渔摸蟹
没有人送来请柬,
也要去赴宴
身穿蓝印花裙的村姑
手托青花瓷碗,
煽起一缕春风
那报菜名的声音,牵起你的手
游遍了沂蒙山的青山绿水
黑色的酒坛,是祖传五代的容器
解去新娘的红色纱巾
一股豪气、霸气、帝王之气
就冲进你的五尺愁肠
迷起双眼看弯弯的乡路
恍然战车驶过,佩剑的王侯是你
傲笑江湖的大侠也是你
都来了,贾僧,贾官,贾郎
真熙凤,真龙妹,真由美,同围一张圆桌
陌路过客,舌上的味蕾轻轻一转
就打开一间洞房,你可以与君执手
也可再述一下白头偕老
厨师不问天下大事
只用火焰,重新打造客人的胃口
斑斓、清脆、柔顺,
谁在酒令中伸对了指头,谁便是宋江
让他们作揖或叩拜
直到,好饮的女人,灿烂成一束桃花
直到,贪杯的汉子,哈出一脸的李逵
之七:社区里的毛主席塑像
一个空荡荡的大院
塑像立起来,花草才有了依托
随意望一下东院,五米九高的老人
给人以宁静与安心
在村庄的中心站久了,面容与神情
已与老百姓十分相似
一个国家是他的代表作
人们愿意喊他为父亲
天降灾难,有人过去双手合十
地有不测,有人过去喃喃自语
世界乱套,便说老人若在世会如何如何,仿佛
离开人间久了,已真的成为神灵
他站立之处,那片天空,似乎更蓝一些
(2020年12月19号)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