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环卫工人王凤丽
张文峰
2020.12.18
十八扫街道,
豪情上碧空;
如挥描彩笔,
似练绣花功。*
疏挖沟渠底,
细挑路隙中;
犹思娘激励,
"代表"*映旗红。
注:(1)王凤丽说″我用绣花的工夫一点一点地去除污渍"。(2)王凤丽曾当选广州市人大代表。
作者简介:
华琴之,本名张文峰。副编审。诗人,音乐家,书法家。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会长,中国散文诗研究会常务理事。已出版小说、散文、诗词著作共九种。
转:
广州寻梦30年!天河环卫三所王凤丽:在这个城市,只要你肯努力,一定会被看见
信息时报
2020-01-07 20:15
近日,在“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广州千场大宣讲林和街专场活动中,天河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环卫三所的王凤丽以《努力的价值》为题,分享了她在环卫岗位上奋斗的故事。从事环卫工作30年,她发扬“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的奉献精神,扎实履行“城市美容师”的职责。

王凤丽(左四)在“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广州千场大宣讲林和街专场中分享自己的故事。
30年前,她怀揣梦想南下打工
30年前,王凤丽18岁,她从河南老家一路南下来到广州寻梦,本想参军入伍的她成了一名环卫工人,而且一做就是30年。“正如你们所说,‘理想很丰满 ,现实很骨感’,这并不代表现实一直‘很骨感’,恰恰相反,我这30年,过得‘很丰满’。”她这样说。
王凤丽回忆,30年前南下打工的年轻女孩,不是进了鞋厂,就是进了电子厂,而拿着扫把扫大街的,不是阿姨,就是大妈。“可是当时,我到广州20多天了,工作仍然没有着落。一听环卫局招人,我就硬着头皮去了。” 王凤丽最初的“地盘”是广州大道和广州大桥片区,每天早上3点半起床,4点左右出门,5点到岗作业。从早到晚,至少要清扫四遍。结果上班第一周,王凤丽的手上就长满了血泡。一起扫地的阿姨们都说她坚持不了一个月就会走人。可是王凤丽并没有放弃,很快,她的手掌就磨出了厚厚的老茧,皮肤也晒成了古铜色。

王凤丽(右一)和同事在清理河涌垃圾。
倔强如她:扫大街也要扫出名堂来!
王凤丽坦言:“如果我告诉你说,我从一开始就爱上了环卫工人这个职业,那肯定是假话。”当时的她,满心的无奈和委屈,因为别的女孩子都可以穿高跟鞋、漂亮衣服,脸上化着精致的妆,而她整天穿着运动鞋,与扫把为伍,垃圾为伴,每天还要趴在地上拔石头缝里的杂草、清死角位的烟头。夏天时,从滚烫的柏油路面蒸腾而起的热气,会穿过鞋底涌遍全身,一双脚被蚂蚁和虫子咬得都是包……“所以那时候,我每天上班都是大草帽、大口罩,全副武装,生怕别人认出我来。”她说。
母亲听说王凤丽在广州扫大街时又生气又难过,她告诉王凤丽,千万不要告诉亲戚朋友,免得找不到男朋友。王凤丽生性倔强,听了妈妈的话,她反而心中憋出一股劲来: “我就扫大街了!我还要扫出个名堂来!” 有一天清晨,当她坐在刚刚清扫干净的马路边,看着在晨曦中渐渐苏醒的城市,一个念头在她脑海里闪过: “这个城市的美好,也有我的一份功劳!
不断学习,做技能满满的环卫工人
王凤丽说,看到城市道路因自己的双手而变得干净整洁的那一刻,她突然意识到,她已经爱上了环卫工人这个职业,爱上了这份职业给她带来的简单的快乐和成就感,也爱上了这个城市,爱上了这个城市的清晨和黄昏,爱上了这个城市的生机与活力。充满激情的王凤丽开始自学电脑、会计,拿本科文凭,在环卫系统的运动会、诗歌比赛、歌唱比赛中崭露头角……她说,就算做一辈子的环卫工人,她也要做一个有文化的环卫工人。
渐渐地,她的“地盘”从广州大道扩展到天河路、黄埔大道、体育东路、体育西路。一年后,她升职做了班长;又过了一年零八个月,她被调到了会计岗位;又过了五年,她获得了广州市优秀城市美容师,成了天河区环卫局第一个入党的临时工;2014年,在这个城市努力奋斗了25年的她当上了环卫所所长;2016年,她还当选为广州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最重要的是,她在广州组建了家庭,扎了根, “我热爱这个城市,因为在这个城市,只要你肯努力,一定会被看见,只要你愿意奋斗,一定会有回报。” 王凤丽说。
都市头条岭南作家编辑:

池朝兴,广州市城管执法局退休干部(正局),广东五星志愿者,都市头条认证编辑,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学会、中国诗歌网、广东省作家协会、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广州市海珠区作协文创委委员,广州市荔湾区作协理事,华夏精短文学学会会员、签约作家,等。
2019 世界华语诗王争霸赛亚军获得者;中国新诗百年征文大赛100位城市文学影响力诗人;“龙盟爱心梦影回廊”诗词歌赋优秀作品百强铜奖获得者。出版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诗歌著作《金色的阳光》,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