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冬至杂感【回文诗】
文/夕阳(鲁国元)

〖其一〗
正文:
時逢冬至息干戈,鲁国君王把祖祭。
沸沸高汤煮燕窝,熊熊烈火蒸魚翅。
文官落座静听歌,武将登场迷学戏。
孔子施仁已着魔,春秋战事多無義。

回文:
春秋战事多無義,孔子施仁已着魔。
武将登场迷学戏,文官落座静听歌。
熊熊烈火蒸魚翅,沸沸高汤煮燕窝。
鲁国君王把祖祭,時逢冬至息干戈。

〖其二〗
正文:
楚国兵锋直指東,顷公欲走却無路。
从来不见岱宗躬,此刻犹闻沂水怒。
衣冠百世向扶風,俎豆千秋朝曲阜。
转眼江山一度空,陈规总把君王误。

回文:
陈规总把君王误,转眼江山一度空。
俎豆千秋朝曲阜,衣冠百世向扶風。
此刻犹闻沂水怒,从来不见岱宗躬。
顷公欲走却無路,楚国兵锋直指東。

【注: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现代天文科学测定,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这天之后,太阳又逐渐北移。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现在,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孔子和朱熹都不敢面对齐盛鲁衰的历史实事,更没有勇气承认这种盛衰的根源,就是以孔子儒学和管子齐文化的不同所导致的。管子开创的开放的齐文化,促成了齐国的由弱到强,强盛先秦,而孔子墨守成规的儒文化,导致了鲁国的无所作为,由强变弱,并早早地被吞并消亡。鲁国的短命,说明它没有像孔子所言“仁者寿”,也不是像朱熹所言“有常故寿”,不得感叹:“人亡政息”。 儒教是亡国之道,孔子儒教就导致了鲁国的灭亡。这是历代儒家子弟都不敢面对的历史和事实。】

(公元二0一九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农历十一月廿六日】〖冬至〗于江苏苏州)

https://m.booea.com/news/s_174590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