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吕晓蓉
《那年那月那日》散文,我以时间为线索记叙了我童年、少年的成长历程。以细腻的手法,真情流露那段艰难岁月的喜与悲的心路。全文釆用一明一暗线贯穿全文,明线:我的成长史,体现一个幼稚天真的小姑娘慢慢成长为一个能独立生活,热爱学习,坚强自信的少女形象。暗线:侧面描写了大姐的优秀品质,她懂事、勤劳、能干、智慧,还有良好的思想品质,能不顾个人安危在冰凉河流中救同伴。这些都是闪光点。
岁月悠悠,韶华易老。每当回首自己走过的路程,那年那月那日所刻骨铭心的记印却不能忘却,我把它写出来,一是对自己成长的回顾,二是感恩那些爱我、帮我、陪我一路走过来的亲人、邻居及我的同学们之深情!是他们众多的爱让我度过了那寂寞艰难的求学岁月,是他们的关怀大爱健全了我凄楚又美丽的人生!而我也以感恩之心回报我的亲人、朋友、同学!回报这个有爱的社会!在我的教育生涯中,我又把心中的爱献给了我的学生,培养了一批批幼苗花朵,而无愧我得到的爱,无愧人生!
——题记
一
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李白在《将进酒》写道: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这些千古绝唱都是叹惋时间如流水走得那么匆匆,未来得及回头多想,岁月便稍纵即逝,青丝变白发,人生易老矣!
但在时间的河里,那些曾经壮阔的波谰及风平浪静时的涟漪却令人回味……
我的人生如一条河,在沧桑的河床上,有过惊涛的洪流从我身上汹涌而去的余悸;有过白雪皑皑覆盖下的静美;有过秋天红枫点缀下的绚烂;有过夏日阳光灼灼的闪耀;有过春天百花映衬下的甜美!
我的人生长河里有许多的浪花,每一朵浪花里都有着一个或喜或悲的小故事,那年那月发生的故事仍珍藏在我的脑海里。
打开一朵浪花,我记起了我的童年。那年那月在一个清月的夜晚,父亲出门后,从此再没回来,从此我们的这个家就散了。母亲一直在乡村学校教书,根本没有时间来管我们在城里的几姊妹的生活,而这个家就由当时十四岁的大姐当家做主了。大哥呢,他比大姐大四岁,就是这个家的主要劳动力了,他承担父亲未了的责任,要去做工挣钱帮助母亲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开资(运动一来,大哥大姐都停课了)。
大哥与大姐一个主外,一个主内,就这样挑起了这个家的重担。
在家里二姐与我就理所当然地听大姐指挥了。常言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大姐成熟早,她很坚强能干地挑起了这个在风雨中摇曳中的家庭重担。她每天负责我们四姊妹的吃饭问题,清晨起来首先给我和二姐(两个都正在读小学)做好早餐,招呼我们吃了,又送我到学校后,她才回去吃我与二姐剩下的饭菜,然后就忙家务。下午,我与二姐放学回来,大姐又开始忙晚餐了。
记得那时粮食很紧张,粮食局是按人口,按年龄大小凭户口供应粮食。大哥每天要做工,又正在长身体,要比我们三姐妹吃得多,因此常导致吃饭紧张。这时期,大姐就去附近山上开荒种红薯,用红薯拌饭吃。而我呢,过去父亲在时,一直被娇惯,现在要吃红薯当饭了,我吃不下去,常常哭鼻子。大姐心痛我,就只安排我一个人特殊化,给我盛没红薯的饭吃。
那时,大姐还发明了餐票,她用一些厚纸片剪成一张张小方片,在方片上写上一两、二两的数字,再分别发给大哥、二姐及我,说要“定量供应”。
星期天,大姐还带我去看她在山上开垦的菜园。在她的菜园子里,一畦畦蔬菜,郁郁葱葱,排列整齐,里面有青菜、萝卜、辣椒、葱、蒜等等各种蔬菜。每当看到大姐这些辛勤劳动成果,我在心里暗暗地佩服着大姐,佩服她勤劳与智慧!佩服她十几岁的人有如此管理家务的能力!
这样的日子过了一年多时间,在上海工作的伯父伯母深知我们失去父亲的日子太艰难了,他们与我母亲商量,决定帮助母亲收养一个。派谁去呢?母亲就挑了二姐去上海了。
伯父早年就读中央黄浦军校,毕业后又赴美国留学,1953年响应党中央召唤回国参加祖国建设,还受到了周总理的接见。文革运动时期,因伯父是国家重点高科技术人才,受到保护,未遭遇牵连。当伯父听到他弟的死讯时,顿成泪人,他悔之又悔,他后悔当初没有把弟弟带在身边工作。(伯母在信中说的)
二姐在上海伯父家生活学习两年后,上山下乡运动的春风已吹到了小县城,我们家也要派一个去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当时大哥是维持我们这个家的主要劳动力,妈妈要将大哥留下,就选择了大姐去。这时城里的这个家又没人照顾我了,然后,母亲又把二姐从上海接回来,好让我与二姐有个伴。唉,当时母亲真不易啊!为我们四姊妹操劳,真是煞费苦心了。
上朵浪花是充满苦涩的记忆,这下去寻找朵欢快点的看看!生命的河流不息,也就有浪花朵朵,我在浪花中逐渐成长!
当年,大姐下放到本县边远山区洞头山村劳动去后。第二年,大哥也下放到另一个农场劳动去了。县城里的家只剩下二姐与我在一起生活了。母亲呢,她仍然在她热爱的山庄,每天教孩子们读书。没有大人在家的日子里,我也慢慢长大了,懂事了,也学会了煮饭、洗衣等家务劳动。那年那月,我们小县城里煮饭是烧柴火的。每到星期天,二姐就带着我去附近山上砍柴,二姐也挺能干麻利,她砍的柴大根又直,捆绑在一起很整齐光滑,又好背回家去。而我呢,没二姐大的力气,也不会砍柴,只好找些小树枝,一些曲曲弯弯的小柴,捆绑一起很绷松,不好背在肩上,我就将它的拖着走下山去。
平常,我和二姐一起做饭。二姐负责炒菜,我负责烧火,一顿饭下来,我的小脸就成了花猫脸。
我还学会了洗衣服。每到星期天,大清早,我将自己换下来的衣服装在小竹篮子里带到巫水河去浣洗,(我家离巫水河很近)那清清的河水像镜子一样能照出我小小的影子;那水冰凉冰凉常把我的心浸透;那河岸边的柳枝常把它的柳辫抛到了水上,随着微风荡漾……
每次我洗完了衣服,总要驻足在柳树下,放飞下自己的心情。我望着远方,在遐思着未来的梦!然后,我再折几根细柳枝,将它们编织成一个小环戴在头上,蹦蹦跳跳回家去。
那段时间与二姐相处久了,因为我们年龄相距不大,她只比我大三岁。两个都不懂事,因而时常吵架。二姐她没像大姐那样照顾我,性格也没大姐温和。她常常命令我扫地、洗碗。当我偷懒时,她就骂我。
记得有一个星期天上午,二姐又与我吵架了,我骂了她是恶婆。结果,她就冲到我面前打了我一个重重的耳光。我也不服气,虽打她不赢,我就下阴手,当她去洗衣盆低头洗衣服时,我走到她背后也给了她一际耳光,回头跋腿就向外面跑去,结果,二姐拿了把菜刀猛追上来,幸好,被住一个大院里的家族大人看到后,连忙把二姐拦了下来,夺了她手中的菜刀,并严厉地指责了她的不对。后来,一位同族叔叔还把这事写信告诉了上海的伯父伯母。(父亲去逝后,伯父就像父亲那样关心着我们。)然后,伯父在回信中严厉批评了我与二姐,并教育我们要爱学习,相互友爱。
然而,就从那一架后,我与二姐感情再没以前亲密了,心灵上留下了阴影,以至长大后我就与大姐亲,与二姐疏。
童年时光,就这样在懵懵懂懂的学习与琐碎的家事中过去了。
到了我读中学的那一年,二姐也高中毕业了。她也积极响应毛主席提出的″知识青年要到广阔天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号召,随着浩浩荡荡的知青队伍,下放到城步南山牧场开垦荒地去了。
这时县城的家里就只有我一个人坚守了。母亲考虑到我还小,不放心我一个人在家里学习与生活,就与我商量是否愿意跟她转学到农村中学去读书?那时我心里是十分矛盾的,在我内心里是多么想与妈妈天天在一起呵!在妈妈的身边是幸福的!但我又舍不得放弃城里条件好的中学,何况我还有一批在小学一起升上中学的同学们。在矛盾中,我经过了激烈的思想斗争,最后我毅然决然地做出了决定:我要在城里中学学习!我要学会自立!学会坚强!妈妈向我投来了赞许的目光,夸我说:“好孩子,妈妈支持你的决定。
妈妈细心地告诉我一个人在家里要注意的诸多事项,我认真地听妈妈反复句叮嘱 一一记在心里。妈妈还说每月从她五十四元的工资里抽十五元钱给我做生活费开资。
那个暑假过后,新学期开学了,妈妈又将要去山村教书去了,在妈妈与我分别的那一刻,妈妈是一万个的不放心,走几步又回过头来看着我。我看到了妈妈的眼睛红了,分明在强忍着泪水,妈妈是不放心我一个人在家啊!这时,我也忍不住了,终于哭了起来,但我内心还是坚强地稳住自己,边哭边对妈妈说:“妈妈您放心地去学校吧,我会照顾好自己的!”这时,妈妈才放心地迈开步子走了。
从那天与妈妈告别后开始,我就从此踏上了人生独立生活的道路。初中高中四年的独立生活锻炼了我的意志,学会了坚强,也学到了生活中的不少本领。然而这四年伴随我的也有过许许多多的难忘!
难忘这四年中,我的同学们对我的挚诚帮助与纯真的友谊。
同学们得知我一个人在家生活时,有好几个与我家住得近的同学就与我商量:放学后到我家里来陪我一起做作业,预习功课,组建一个课外学习小组,并选我当小组长(因为我学习成绩优异)。其中有一位同学,就住在我家隔壁。她说:“我晚上陪你睡觉,这样你就不寂寞了。”我当时激动得眼眶都湿润了。
她就使我在孤独的日子里却不孤单;在没有亲人陪伴的日子里却有了亲人。他们的真诚,他们的纯洁无瑕,他们的善良与友谊都深深地扎根在我的心中!
难忘这四年中,我的家族亲人及邻居们对我悉心的照顾。我住在一个老式的大四合院子里,这里的住户是本家,是老太祖宗生息繁衍下来的亲人。(到现在已是第五代了)他们都知道我们家的处境,知道只我一个人在家里学习与生活时,这些长辈们是时常关注我的。当早餐来不及吃时,会有隔壁的三奶奶给我送来馒头、包子;当下午放学后,肚子咕咕叫了,回到大院子里会有五婶喊我吃中餐剩下的油茶;当我做晚饭不会炒菜时,会有九婶、八婶来手把手地教我炒菜。
难忘的四年中,我的闺蜜,我的同学,她们一直坚持陪我度过每一个寂静的夜晚!那位女同学每晚都准时来到我的家,陪我做作业,预习功课。有时,我与她还去老街上走一走,玩一玩。当没有作业的晚上,我俩就一同去剧院看戏。我与她一起看戏中还有许多小秘密呢!
记得那时,县城里文娱活动较少,大人们大都消遣方式也只看看电影或看场戏剧。看戏是要买门票的,我们小孩子肯定买不起,我与闺蜜就去钻空子,在排队进去的大人身边尾随着,拖着他们的衣着边进去。有时门卫看得紧,不准我们进去,我与闺蜜就走到大街上去撕大字报,整块地撕下来,将它垫到剧院后墙边的下水坑里,我俩就从那坑里爬进去看戏,看到那些红睑花脸在台上叽哩呱哩地唱,似乎心灵得到了满足感。
看完戏后,我俩还要在街上逛一逛,我用妈妈给我的零花钱买些零食回到床上吃,把东西放到床头,我俩边吃边聊看戏的情节,有时还兴奋得一大晚上睡不着。
也有很多个夜晚,我俩望着窗外的月色畅谈人生,互相问将来你想做什么的人生大问题,那时我心中有无数个对未来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幻想……
现在每每想起我的初中高中这四年时光,虽是一个人的独立生活,其实却并不孤独,我是在同学们真诚陪伴下,在纯洁友谊中成长的,在亲人们的关爱下成长的。
在我成长的长河里,在那时间的朵朵浪花中,有一朵最闪烁的浪花一直在推动我前行!她关心我、爱护我、鼓励我!这朵浪花是我人生路上的携手者,她就是我的大姐。
说起大姐,我的这一生除了感恩父母生我养我之恩外,第二个要感恩的就是我的大姐了。大姐比我大六岁,母亲一直在乡下教书,没有时间关心我的生活起居。而大姐在我身边朝夕相伴,她如娘亲一样把爱献给了我,她用最细致的体贴关怀我,使我幼小的心灵在受到失去父爱的打击下,得到了大姐如母亲般的温暖,是大姐的爱使我没有零落成泥!
大姐十六岁那年就下放到边远山区劳动,花季年华啊,就下乡到那寂寥的大山深处,每天与当地农民们日出而耕,日落而归,多么不易啊!
大姐下放后,一年时间里也偶尔回到城里住一二次,买些生活必需品等等。每当大姐回来一次,她总要带回一些大山里的馈赠品:腊野兔、野鸡等,还有很多农产品。这些东西都是城里少见的美食,也是我与二姐的最爱。
大姐回家每个夜晚都是陪我睡,我就要求大姐给我讲她在大山里的故事。她把她在农村里的喜乐哀忧都讲给我听,她高兴时我和她一起高兴,她讲到她摔跤痛苦时我与她同时流泪……。
大姐讲他们几个知青刚下到大山里,生活还是受到当地农民伯伯们的极大照顾,他们住在生产队大队部。第一年是国家无偿提供粮食,(就是说吃国家饭)第二年就要凭工分在生产队分配粮食了,所以每天都得出工,并且风雨无阻。
我的大姐在农村近五年时间,天天与农民们在一起劳动,学会了从扯秧苗到插田到打谷子的全套农活。
大姐还说:有时为了挣最高分(10分),她还和男青年一起上山去砍楠竹。有时为了赚些零花钱用,还深更半夜起来和男劳动力起程,借月色去山上背楠竹,赶到邻县的早晨交易市场去卖。
当大姐娓娓道来说到这里时,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个幻影:
明月当空,寂静的大山,一队青年男女背着沉甸的楠竹,一个个汗流满面,奋力地在林海中穿行……
我的大姐真不简单,她有很多本事呢!在学校里是优秀学生,在家里是管家能手,在生产队里是劳动模范,她还有个绝技是会游泳,而且水性特好!
说到游泳,大姐曾给我讲了她一次掉进河里的故事。
那是大姐下放农村的第二年春节后,大姐与一个同村女知青一起返乡。那时从县城到达大姐下放的村庄有五、六十里路程,当时还未完全通车,客车只到达公社,还剩下一段路,还要过一条较宽的河。可是,河上又没架桥,当地老百姓是靠自己撑一张木排往返。那几天连续下了几天雨,河面水位高了,当大姐与同伴一起到时,发现河面水波汹涌,她们犹豫了,但没办法,也只有硬着头皮过河。她们俩先把行礼放到木排上,然后自己站上去,两个人同时使劲划水,也许用力不匀,水面波浪又大,一股激流冲来,木排在左右摇晃着,她俩又要护着行礼,一下慌了手脚,俩人都掉进了河里。大姐敏捷地先救起了同伴,把她拽到了河对岸上,然后又划着水回来,潜水下去,把掉进水里的东西捞了上来。
哈,大姐说到这里,脸上就露出了自信骄傲的神态,好像她的这一个故事就是她人生中的一次壮举,一个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我呢?就用无比羡慕的目光望着大姐,心里是油然地佩服!
啊!我人生的长河里,波光粼粼,浪花朵朵!我为这些不起眼的浪花而骄傲!不管这浪花的味是苦涩的,还是甜蜜的;不管它曾经在淫雨霏霏时是多么暗淡无色,但它也有在阳光照耀下的金光闪烁!我爱我人生河流中的朵朵浪花,因为它们丰富了我的人生!
2020-12-09于苗乡山城

吕晓蓉,笔名雨露,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人,城步第四民族中学退休教师,县作协会员。本人热爱文学,笔耕不辍,有散文、诗歌、通讯作品在省市多家媒体发表。
【点评精选】
每个人都有自己难忘的童年和少年。作者的小时候是那年那月的特殊时期,犹如一条河,在沧桑的河床上,有过惊涛的洪流从我身上汹涌而去的余悸;有过白雪皑皑覆盖下的静美;有过秋天红枫点缀下的绚烂;有过夏日阳光灼灼的闪耀;有过春天百花映衬下的甜美!
作者留恋那"我的人生长河里的许多浪花,每一朵浪花里都有着一个或喜或悲的小故事,那年那月发生的故事仍珍藏在我的脑海里。”
她朵朵浪花里的故事,真实而令人同情,快乐而令人对她的大姐敬佩和对陪她孤独同学的佩服。
冰心老人曾说,童年似一杯浓浓的咖啡,暖到你心窝,童年似一杯淡淡的茶,让你回味;童年似暴风雨的彩虹,五颜六色,炫丽无比;童年又似那晚霞后的余光,那么让人怀念;又似那弯弯的小路,让你成长。
是的,作者的成长的朵朵浪花,虽微小,小到无浪可惊,无迹可寻,但它们也无疑是历史长河的一笑一颦、一哭一泪。风儿不可能将这温馨的回忆给吹掉,雨儿不可能把这一件一件感人的旋律掩没,只有可爱的阳光将它照射,将它升华,将它保存……
世界上唯有童年的回忆是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的。童年、少年岁月,即使艰苦,也是幸福的回忆。因为这些岁月不可能被复制,不可能再来一次,谁能挺过来,谁就能成长起来。
作者挺过来了,还由衷地感到幸福。她感慨:"啊!我人生的长河里,波光粼粼,浪花朵朵!我为这些不起眼的浪花而骄傲!”
"我爱我人生河流中的朵朵浪花,因为它们丰富了我的人生!"
我们的作者雨露,是阳光下一朵美丽耀眼的浪花。(点评:吴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