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365》新媒体记者 田树兵 胡均星 通讯员 王汉中 陈少峰 李俊 湖北武穴报道
记者从第十二届“湖北学校文化论坛”宜昌市五峰县传来消息。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湖北省中小学学校文化研究会联合有关学术机构组成专家委员会经过严格评选。武穴市育才高中荣膺 “2020湖北省学校文化建设百强学校”奖牌向党和人民报喜!
这块奖牌,墨香的文字每天都让我们聆听育才人“自强不息、争创一流”拔节的声响。“办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风雨兼程摘取了黄冈市教育教学23块特别优秀奖和优秀奖。“守正创新、卓越发展”一路相伴“让每位学生都能实现成功”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人文养心,教育文化魅力无限的新育才......
“习惯是人成功的核心。”如何打造红色文化,以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彰显人文特色。瞧,该校坐落于大别山麓武穴市城区中心地带,地理位置得天独厚,门开栖贤路,北靠永宁大道。学校将文化渗透到具体形态物质载体之中,逐步深化“承红色基因、扬‘弘毅’精神”党建文化品牌建设。
“守正创新,卓越发展”是育才人继承红色基因,将教学楼命名为“弘毅楼”、“知行楼”、“博雅楼”等。弘毅楼,“弘毅”语出《论语·泰伯》“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和朱熹“弘,宽广也;毅,强忍也”。
可以说,该校的红色校园文化激励着育才学子抱负远大、意志坚定、怀爱国心、立报国志;激励育才教师立德树人、匠心炼魂、精心育才;激励育才党员敢为人先、宽宏坚毅、创新创优。知行楼,“知行”语出明代哲学家王阳明《传习录》“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取其“知行合一”的之意,意寓师生知识和行动的统一;博雅楼,“博雅”语出《后汉书·杜林传》“博雅多通,称为任职相”,意寓师生学识渊博,品行端正。
更可贵的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时代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责任有担当的青年,使红色文化与校园文化成为一种天然的教育结合。以“红色党建教育具象化”为核心理念,开设“思政道德大讲堂”,传承红色基因;利用班牌、黑板报、宣传板、红歌将红色文化融入班级文化。
把文化渗透在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地方,使学校处处充满浓郁的红色气息的同时,让学生切身感受红色精神深沉的内涵与厚重的力量,引导学生传承爱国精神,关爱集体、遵守规则、树立大志、学会生活,唱响红色教育主旋律。
在记者看来,该校在推进红色文化建设中,积极挖掘红色校本资源,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将红色文化融入年级管理、年级文化建设中,分层分年级推进,逐步形成高一“红色文化+行为习惯养成”、高二“红色文化+理想信念”、高三“红色文化+拼搏奋进”等文化主题,进一步弘扬“红色”精神,用实干、能干、会干书写育才党建的新篇章。
从某种角度讲,制度文化:制度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是全体师生共同的行为准则,决定着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和品味,以及校园文化的先进性、科学性和人文性。“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起完善的规章制度、规范师生的行为,才可能建立起良好的校园文化,保障校园内各项工作的开展与落实。
多年来,育才高中十分重视校园制度文化的建设,育才人经常学习理论文章,开展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研讨会,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育才校园读本《文明班级评选方案》、《创建和谐偏安校园实施方案》、《文明处室评选方案》、《师德教风建设实施方案》、《学生公寓内务管理规定》、《规范寝室、文明寝室评比办法》等多项规章制度。
这些规章制度,衍生出育才高中五大办学文化。坚持政治建设文化,要求育才人践行党指导方针,立德树人,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接班人。
这一本本美文,打动和鼓舞了育才师生的读书激情。管理文化,领导管理、班主任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形成了“四位一体”教育密码。
从“六大行动到书香校园,从理想课堂到卓越口才”育才人把办学思想融入安全教育文化全过程。同时强化责任意识,建立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人人参与、人人有责。
多年来,该校把后勤保障文化纳入师生人性化、选择化、多样化和个性化之中。加强监管,推行校委会、工会监督管控后勤工作,保障师生的饮食卫生、生命财产安全;适合教育文化,秉承“办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的办学理念,以“适合教育”为指导思想,为学生发展创造最适合的条件。
另一方面,为充分激发挥广大教师的积极性,该校注重制度创新。在常规教学管理目标基础上,实施新的的评价方案,使教学评价更加公平公正;推行新的备课组考核办法,使备课组评价更加科学,使一大批优秀教师在工作中勇于进取,追求卓越,脱颖而出。
特色就是卓越。一是人性化。简单地说,教育的人性化就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在课程目标和课堂目标上,进一步推动课程改革,丰富校本课程;进一步有序推进课堂改革,打造一批新制度下的高效课堂。
二是选择性。这里的选择性与人性化相辅相成。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因此育才高中形成了长效制度机制,坚持不懈的围绕规章制度,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内容,使校园各项工作推动办学水平和办学品味的提升,实现育才高中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多样化。特色文化,办学成绩是学校发展的灯塔,学校的综合评价,高考成绩最能体现学校的办学实力。校友柯敢攀考于考入北京大学 、朱正旺考入南开大学(2005年考入清华大学研究生学院)、朱丽芬考入清华大学。
四是个性化。该校破除“生源决定论”的消极思想,大胆提出“不求人人升学,但要个个成才”的办学宗旨,勤奋务实为武穴人民培养人才,为“北、清”两大高校输送人才。此外,学校还为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上海同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中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985名校输送了一大批优秀学生,同时也为211高校输送了数以千计的优秀学生,8名学子考取飞行员。
“一路耕耘,一路辉煌。”该校高考升学率呈飞跃式发展,连续23年荣获黄冈市“教育教学质量特别优秀奖和优秀奖”同时,艺术教育特色丰富多彩,该校坚持“大家不同,大家都好”的文化建设模式,开办音乐、美术、体育、播音主持等专业特长班级,实现了由升学“独木桥”向“立交桥” 的转变。
值得一提的是,该校心理教育特色成亮点。在关注学生心灵世界,研究学生心理问题,疏通学生心理障碍,以丰富多彩的活动释放压力,激活了学生创造潜能。
在文化系列活动中,育才高中强调多样性的结果必然指向个性化。众所周知,该校的文化系列活动包括“书法、绘画和摄影展览、中英文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校园歌手赛、“白鹤”艺术节活动等,以及各类节日文化才艺类节目演出。
近年来,该校获得的一系列荣誉,全国素质教育示范学校、中央教科所研究性学习基地实验学校、国家“十二五”重点课题心理教育示范学校、湖北省中学整体改革实验学校、湖北省高中办学模式改革试点学校、湖北省德育改革试点学校、黄冈市文明单位、黄冈市示范高中、市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等都是师生的心血和汗水的结晶。
作为学校文化的核心载体,育才高中推进的学校文化活动主要分为文化活动课程和文化系列活动。在文化活动课程方面,育才人形成了鲜明和可持续的文化特色。
“教育的个性化是幸福完整教育生活的重要途径。”该校本课程特色,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着力打造高效课堂,开发了29门校本课程以及10门校本教材,有力地保证了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站在文化的深度思考教科研。同时该校以行政为主体,教科室、教研组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教研模式,形成了校、室、组三级教科研网络,创办自己的教研刊物,提升教师科研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从而提升办学档次。
记者观察:武穴市育才高级中学紧贴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秉承“自强不息,争创一流”的校训,“办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的办学理念,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努力创办教学理念新颖、教学方法先进、教学环境优美、教学质量一流的学校。学校重点打造”红色文化“”制度文化“”特色文化“”课程文化“四位一体校园文化,教育文化魅力无限。一批又一批学子的梦想在武穴市育才高中这片沃土梦想成真,每一位育才人正用自己的远见和智慧,托起全省学校文化建设百强校的金色奖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