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彭城 湖北宜昌人 注册中医 《诗歌中国》免审会员 曾在医疗卫生系统专职行医,因工作需要先后在自然资源局、《三峡日报》集团就职。现辞职经商,爱好业余创作。
本人热爱学习,待人热忱。诚邀天下志士为友,畅享快意人生!

投稿:
《山乡美味》
彭城
几年前,在恩施做饮料市场时。忆及偏远小山村偶遇一农家小院的买卖,至今难忘!
那是距离宣恩县椒园镇约二十多分钟车程的一个小村庄,散落地居住着几户人家 。因为山路崎岖,过路来往的车辆禁不住要在这个小盆地停留休憩一会儿,喘口气、渴了喝口水、给爱车加水、找洗手间......,一个约在六月(农历五月)间的那天晌午,我们途经路过这里时旁边停留几辆中巴客车,好几十人在一家小院门前排着长队,院里几位约莫三十多岁的少妇正在忙碌着。正好我们也需要休息调整一下,选好路边的一块空地停好车,下车后我随即走向人群。原来这里有一种“包谷粑粑”的特色小吃“据说远近闻名,原来人们争先恐后的在这里排着长队,就是为了品尝“包谷粑粑”的美味。负责售卖的是位打扮时尚的少女,听说正是这户人家的孩子。
我挤进人群前去点了几份,然后找了个靠边的位置坐下与同行的伙伴们分享分享这大山间的美味。剥开浅绿色的粽子叶,淡黄色“包谷粑粑”释放出诱人的鲜香直钻鼻孔,沁入心脾,掰下一块细细品尝,味道的确不错,入口细嫩滑腻、回味甘甜,那四溢的芳香仿佛长留唇齿边,让我一直留念至今。
食毕,我不禁和约一米六几个头的中年老板娘攀谈起来,老板娘是位很地道实在的农村妇女。她向我们介绍:她家做“包谷粑粑”十余年了,不仅仅是在恩施州远近闻名,甚则远在武汉的食客也专程驱车到她家品尝,食客通常吃完后还会再买一些带回家让家人、亦或赠送给邻里亲朋好友品尝这深山中的美味。因此,她家的“包谷粑粑”现做现卖,供不应求。主要食材是精细包谷面、糯米粉、白糖等,按比例调配好加水揉匀,经初步发酵后再用粽子叶包裹好即蒸熟而成。当时每个“粑粑”售价七毛,每天至少要卖一万四、五千个以上,遇上生意忙时每天可卖到两万多个。家里雇请了六、七个当地留守在家照顾家庭及小孩的少妇负责包裹制作经过调配发酵好的面粉。另外雇请了一位壮实老汉负责锤炭(铜炭)拖炭烧锅炉,用高压蒸汽蒸熟的“包谷粑粑”其鲜香味更浓郁爽口。
这样的小买卖也不可小觑呀!我初略的估算了一下, 这家小院仅此一项每月也有几十万的销售额。生意不在大小,即便是偏远的小山村,小买卖依然也是可以做成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