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秋雨特别多,一天,好不容易盼来了雨后的晨曦,空气湿漉漉的,沁园小区的广场上积了一点薄薄的水,晨练的拳友只好分散开,自己寻找稍微干一点的的地方练拳。
小广场是按舞池样式设计的,除围墙外三面有台阶,有点像鹰城广场的露天舞场。我选了一个靠南的台阶旁,刚开练不久,有一位送小孩上幼儿园的母女沿着台阶走过,飘来几缕熟悉的清香,我疑是少妇身上洒的香水,但人已远去,香气仍在。我听一位年轻的女拳友说过,香水越好留香越长。看身着便装的少妇匆忙的样子,大概不会在早上珍贵的时间里“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香从何来?我刚做完“金刚捣碓”,一直腰,闻到这香又多了几分浓郁,不禁贪婪地深吸了几口。一抬头,看到台阶外一棵伞型的绿树上布满了星星点点的小黄花。“文富,桂花开啦!”一位女拳友高兴地喊了起来。
桂花是中国木樨属众多树木的习称,是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质坚皮薄,叶是长椭圆形而端尖对生,花生叶腑间,花瓣四裂形小,其品种很多,有金桂、银桂、月桂、丹桂等。它和女贞同属,鹰城的园林工常把它们杂种在一起,除了孕花和开花时容易区别外,平常如果不注意观察,很容易混淆。
桂花是我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集绿化、美化、香化为一体,很受大家欢迎。桂花清可绝尘,浓能远溢,尤其在中秋月圆之时,举酒赏月,闻桂花思乡,听箫笛悠悠,“观”嫦娥曼舞,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有一种羽化飘逸之感。
古人留下了许多歌咏桂花的诗词,如唐皮日休“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宋姜夔“空山寻桂树,折香思故人。故人隔秋水,一望一回颦。”还是女词人李清照总结得最好“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休,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我爱上桂花是1964年10月,看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电影中“八月桂花遍地开”之后。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苏区的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建立了红色政权,群众欢天喜地,载歌载舞地唱起了“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迎风摆,敲锣又打鼓呀,张灯又结彩呀,红色政权建起来。……”从此,每年入秋后我就特别关心起桂花来了。
过去,绿化少公园少,人们整天都在为工作和生活而忙碌,根本没有闲心雅致去欣赏那些花花草草。即便有几棵野生的桂花,抛家傍路,任其自开自落,孤芳自赏。现在农村向城镇化发展,城市在向公园化发展,绿地、公园到处都是,美化得一个比一个好。一年四季都青翠欲滴,鸟语花香。桂花树因其抗旱耐寒,野生性强,常绿养眼,花期长便于管理,所以,在我国除高寒地区外种植很普遍。桂花不但有祛痰止咳、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的医用价值,还能用来泡茶泡酒,入菜制作食品,伟人的一句“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更加增添了我对桂花的喜爱。
喊我看桂花的七十多岁的女拳友,和我的母亲都是浙江人,她的母亲已九十多岁了,而我的母亲早已仙逝。这两位母亲都喜欢桂花,中秋节恰又是我母亲的生日,每当桂花开时我们都会不约而同地采摘一些,拿回家插在花瓶中,寄托思念。
国庆节我和老伴到新城区去游玩,艳阳高照,湖波粼粼,湖滨广场上有许多游客在那里观光。还有一群身穿中国红长裙的大妈在合唱《我和我的祖国》。金风送爽,桂花飘香,中秋喜逢国庆,天时地利人和,好一派盛世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