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
到井陉县考察井陉窑及面塑、剪纸、泥塑手工艺制作
12月16日下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到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考察调研井陉窑保护利用和南张村面塑、井陉剪纸、井陉泥塑等手工艺制作技艺。河北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路皓,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杨荣国,井陉县委书记刘玉渭,副书记郝英鹏等领导陪同调研。
在秀林镇南横口陶瓷水镇,潘鲁生认真听取了井陉窑相关情况介绍,先后实地观摩了陶瓷展示中心、3号和4号古窑遗址、马家大院、井陉窑博物馆、井陉窑体验中心,亲自动手体验了传统手工制陶拉坯,对井陉窑的文化艺术价值给予了高度评价,对我县井陉窑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在文化中心,潘鲁生主席观摩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张村面塑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井陉剪纸、井陉泥塑展演,并与泥塑艺人仇润林、郝翠林,剪纸传承人栾瑞花,泥塑传承人马爱林进行了交流。
潘鲁生主席指出,作为河北四大名窑之一,井陉窑无论是历史地位,还是文化地位,都非常突出,是井陉“三千年文化长廊”极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井陉要在保护的基础上科学开发、有效利用。要融入产业,形成辐射效应,带动当地群众在参与古窑再创过程中实现增收致富;要突出特色,深挖内涵、广拓外延,依托古窑文化创建自身主打文旅品牌,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走好精品文创路。
刘玉渭书记表示,潘主席此行不仅为井陉窑未来发展提出了真知灼见,而且为井陉文旅融合发展全域旅游指明了方向。井陉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进一步打开思路,梳理全域旅游发展路径,放大真山、真水、真文化的优势,擦亮好山、好水、好风光的品牌,依托自身特色文化,走出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尽快让“二百里山水井陉,三千年文化长廊”的生态资源优势、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富民强县的发展优势、产业优势。
中国民协活动管理处干部楼一宸、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中国民艺研究所教师陈义磊、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干部张林,井陉县秀林镇党委书记赵建忠、县文旅局局长王建军、文联主席马佶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井陉窑文化研究会会长、河北华秀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长印海廷陪同参加了调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