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安身立命】
诗经故里文化传媒总第1048期

铁裕,云南人。笔名:一荒玄,系《散文悦读》专栏作者,《作家前线》、《世界作家》、《霖阅诗刊》等多个平台的特邀作家。96年开始散文创作,先后在《柳江文学》、《华商时报》、《合肥日报》、《中央文献出版社》、《清远日报》、《边疆文学》、《昭通作家》、《昭通文学》、《昭通日报》、《鹤壁文艺》、《文苑》、《乌蒙山》、《中国青年报》、《作家驿站》、《作家前线》、《世界作家》、《世界作家园林》《网易》、《凤凰新闻》、《首都文学》、《作家》、《江西作家文坛》、《湖南写作》、《当代作家联盟》、《中国人民诗刊》及各文学公众号发过诗、文二千余篇、首。

浅说安身立命
铁裕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此诗是无门慧开禅师所作,对于人生在世,如何做人,要怎样才能安身立命给出了一个很好的答案。他以春花秋月、夏风冬雪之四季的自然更替,说明了人若能顺其自然,则心无挂碍,正确对待人生中的许多不如意,许多失落,许多伤感。我们生老病死的过程,也就是自然循环的过程。
何谓安身立命?语出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僧问:‘:学人不据他时如何’?师云:‘汝何什么处安身立命?’”
其意为:安身,在某处安下身来;立命,精神有所寄托。也就是说,一个人只有在生活有着落之时,才不致于四处漂泊、奔波;也只因有了着落,才谈得上精神的寄托。如果两者都具备了,才有条件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才有物质基础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才会有安稳的,或是美好、壮丽的人生。

如何安身立命?有三条古训,我们可以借鉴,可以灵活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来,古为今用:
一、心可逸,形不可不劳;形不劳,则怠惰易蔽;
二、道可乐,身不可不忧;身不忧,则荒淫不定;
三、逸生于劳而常休,乐生于忧而无厌。
古人认为,如果没有,也就没有失去;如果自己没有付出,那就不存在有什么可惜的。因此,只有能够安身立命,才能做好自己;只有安身立命,才能有所追求;也只有安身立命,才会更好地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不懈的努力奋斗。如果身不能安,命不能立,,你连最基本的生活都难以维持,如何干一番伟业?又如何有静好的人生?
据说,鬼谷子是安身立命的先哲楷模。他屏弃了世俗的喧嚣与浮躁,浮华与虚名,长期隐居于世外。鬼谷子虽然不以外界来往,但他却留下了传世的谋略,以及《本经阴符七术》,《关令尹喜内传》,成了道教祖师之一,兵法大成者;纵横家、教育家。他的处世之道,启迪着无数的后人。
除了鬼谷子外,老子、庄子、列子、荀子、墨子、孟子等人,都师承鬼谷子,力求在纷攘的世间安身,在无为之中立命。
在当今社会,靠什么安身立命?那就是靠自身的实力、智慧、能力、心性、见识、经验、手段。所有这些,就是我们在世间安立命的基础与根本。

鸟巢禅师诗云:
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事一同。
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在梦中。
离开故乡,无论是何方,都是天涯尽处;
飘若浮萍,不管是哪个,都难安身立命;
心若不安,流离更迷茫,哪能寻取功名;
智者明理,无天时地利,谁能够得安稳。
要想安身,必须懂得立命的智慧与精神。《省心录》中有十大经典名句,就是教人学会安身立命的智慧。
一、犯而不较:受到侵犯而不计较;
二、屈己者能处众,好胜者必遇敌;
三、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四、邪正者治乱之本,赏罚者治乱之具;
五、如今休去便休去,若觅了时无了时;
六、和以处众,宽以待下,恕以待人,君子也;
七、耳不闻人之非,目不视人之短,口不言人之过;
八、木有所养,则根本固而枝叶茂,栋梁之材成;
九、费千金为一瞬之乐,孰若散而活冻馁几千百人;处渺躯以广厦,如何庇寒士于廛之也;
十、礼义廉耻,可以律己,不可以绳人。律则寡过,绳人则寡合,寡合则非涉世之道。故君子责己,小人责人。

要想安身立命,除了较好的经济基础外,还得有一种迎和世俗的本事。不然,脾气太左,既安不了身,也立不了命。
被称为诗仙的李白,虽然他的双足游遍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他的诗歌生动了整个唐朝和流传了千百年;虽然他吟出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虽然他豪情奔放“飞流直下三千尺,凝是银河落九天”。可是,生性耿直、放荡不羁的他却是一生的坎坷、多舛、清贫。
那个身无半文,心忧天下的杜甫,纵然蛰居于草堂,依然弹奏着千古绝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虽然他“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忧国情感在奔涌;虽然他在困穷之中,还在忧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可是,他难以安身,只能在穷困中漂泊一生。
那个亡国之君李煜,虽然被称为古词坛“南面王”;虽然他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文学家;虽然他有着淡淡的忧伤“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流”;可悲的是,他已成为亡国之君,他只能“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他只能“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他面对的是河山破碎,沦为阶下囚。他虽然有着那剪不断,理还乱的家国愁肠,可又有什么用呢?只有那缕缕愁,深深恨。

苏轼,虽然才华出众,满腹经论,只可惜上苍赐给他的不是绝佳的政治平台,不是很好的生活环境,而是辗转沉浮,大起大落的经历,是艰难、凄凉的生活。虽然他吟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虽然他向世人启示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哲理;虽然他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气。然而,命定的他只能面对残酷的现实“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悲惨结局。纵然他才华横溢,有多豪迈,有多激情。然而,面对上苍给他的宿命便是:随波逐流,到处飘零。
辛弃疾,虽然被后人称之为铁骨铮铮的民族英雄,慷慨悲壮的一代词人;虽然拥有雄心壮志“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是,任你“醉里挑灯看剑”;任你“众里寻他千百度”;任你“疾水向东流”;也不管你词意如何婉约,怎样清新,但却无法在乱世之中安身立命。
另外,还有屈原、李清照、文天祥、岳飞、陆游、罗贯中、曹雪芹、蒲松林等等,谁无真才实学?谁无壮志凌云?可是,你只能“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你只能“河山破碎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你只能“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你只能“卷帘西风,人比黄花瘦”。通过这些诗人的经历、遭遇,我们就知道安身立命,是多么的重要。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你如何干一番宏伟事业?你又怎能取得功名?

在当今社会,如果不勤奋劳动,善于学习,巧妙的处理好复杂的关系网,就很难安身立命。
要想安身立命,就要像老子说的那样:
一、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二、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三、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庄子也说:“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不以世俗处”。
其意是说:要能够与天地精神独自往来,但又不傲视万物,不说是非,与世俗和谐相处,才算得道之人,也才能以此安身立命。
人生难得心安,而心安又必须先有安身之基础。儒道释是安身立命的最好的学说。我们可学儒家修身、佛家养心、道家知命。
世事太喧嚣,在人生的路上,如果没有一定的毅力、恒心,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处世的哲学,就谈不上安身立命。

图片音频源自网络
投稿请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