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梦楼记》
文/关敏仪
2018年的8月25日,我万分荣幸地被邀请来到福建省福州长乐市,参加一个重大的揭幕仪式。那就是中外闻名的诗人张诗剑会长和他的夫人、大作家陈娟理事长,在他们家乡举行的一个双梦楼落成典礼活动。本人有幸见证了这个喜悦欢心的时刻。陈娟是民国著名侦探陈可友之女,著有长篇小说《昙花梦》,同时被搬上银幕,深受观众喜爱。
早上,这里还飘着微风细雨,一洗近日炎酷的气候。当离开酒店到达会场时,天色放晴,一派瑞气祥和的景象。九点半,仪式正式宣布开始。首先由将军诗人之称的岳宣义少将上台致词。他首先赞扬了张氏伉俪为了家乡、为了文化建设所作出的巨大贡献。随后统战部和福建省领导人逐一上台发言。与会者情绪高涨,纷纷鼓掌致意。
张会长伉俪的亲朋好友也专程从远道回到家乡,参加这次揭幕仪式。每个人都怀着兴奋和赞叹的心情。我看到现场的气氛,张会长夫妇为家乡文化事业作如此的付出,心里感到由衷的敬佩。
在各首长致词完毕后,大会进入嘉宾赠送纪念品这一环节。我大开眼界,因为有机会观摩各大名家的书法墨宝和文章诗词。我也送上一幅对联,由香港著名书法家刘英烈老师亲笔书写:「壹馆落成永志文坛金凤凰,双梦圆满长念诗界好鸳侣。」
这个盛会使我获益良多!接着,我们去香港著名作家陈娟女士的父亲、陈可友先生的故居参观。那里所有的陈设,皆经过妥善的修复和整理。陈可友先生在民国时期有十大探长之首的称谓果然名不虚传。相片中的陈可友先生,面容威武而英俊。他深遂的眼神和烱烱的目光,令人一望,便会产生由衷的敬佩!我久久注视着他,好像窥见到了他当年的英姿。我此时的心里是多么的激动和高兴。在参观的人群中,不时能听到一阵阵赞叹声。民国时期十大探长之首,果然名不虚传。参观活动在一片赞叹声中圆满结束。
【今音评论】
人以群分降风险
自立、自省、自勉是散文《双梦楼记》的技术手段。一个文学新人,能够有机会随香港著名作家张诗剑夫妇回福建长乐,参加双梦楼揭牌仪式,这是一件幸事。很多文学新人,都想在老一辈的、品学兼优的作家影响下走上文坛。然而,在这篇散文里面,看到了夫妇都是著名作家的靓姿。
双梦楼的落成典礼便是一个见证。见证在文学道路上的梦想成真;见证了文学事业对有益人性的扶助。对作者而言,参加这样的一次典礼活动,也是一次扶助。这篇《双梦楼记》在思想层面上所达到的清静,就是一个有着说服力的例证。
比如,清是指心境的专注。现在专注于用文学来陶冶性情的人,或许已经尝到了甜头,那就是排斥不利的因素,和沉淀有害的成分的能力已经形成。这篇文章能够站在一个专注的角度,用叙述的语言把它描绘出来的过程,是一种辨别事物能力的证明。
比如证明认识的五段结构;证明开阔眼界的情趣所在;证明文学能够助己的事实等。在用段落进行证明某种激情需要延续的过程中,出于真心和自然。又于是,这篇文章同时还出现了鉴别与选择这样一个学习目的。这个目的在文章中所体现出来的暗线是,自立、自省、自勉。
比如,自立于第一段尾的“有幸见证。”以立的姿态来显示“幸”与“证”确信和自信。又如自省是指第二段,先由触景生情开始,然后再通过视觉的扫描效应,用心来感受,于是,只有身同感受的人,才会在第二段当中,能够用七个分句来进行段落内的层次上的划分,而这种划分的依据却是反映出视觉的概括和条理能力。
视觉就是心窗,因此,自省这样的说法,究其通道,是这样来的。就这篇文章的出处现在清楚了之后,同时文章的势头也就反映出来了,这是有感而来的。感,是指作品和作者的双向结构,这样的结构比较隐,一般不易被人发现,而在发现之后才知道这种能量和能力,也是在文章客观具有的。
比如在文章的第五段就是如此。如此一段民国名侦探陈可友的历史,终于从封存中,向我们走来。他的神态,动作,表情,姿势,在文章中虽寥寥数语,但已经深入到读者的心中,同时也包括在我的心中。欣赏。
